環(huán)境科學導論_水處理微生物學基礎與技術應用
本文關鍵詞:水處理微生物學,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水處理微生物學基礎與技術應用
《水處理微生物學基礎與技術應用》分為水處理微生物學基礎、水處理工藝與過程的微生物學原理及技術應用和水處理微生物實驗技術三大部分。在系統(tǒng)介紹水處理微生物基礎知識的同時,,突出了微生物技術在水處理中的應用,將微生物學基礎知識、微生物技術與水處理密切地結合起來,同時詳細介紹了分子生物學新技術、新方法及其在水處理微生物研究中的應用。
《水處理微生物學基礎與技術應用》內容的廣度和深度不僅適用于高校給水排水工程專業(yè)本科生以及市政與環(huán)境工程專業(yè)研究生的教學用書,同時可供供水廠、污水廠相關工程技術人員以及從事環(huán)境微生物研究的工作人員參考。
第一篇 水處理微生物學基礎
第1章 水處理微生物學的研究對象和任務
1.1 微生物的定義、分類和命名
1.2 水中常見微生物的類型及特點
1.3 水處理微生物學的任務
第2章 微生物的營養(yǎng)與代謝
2.1 微生物的營養(yǎng)
2.2 微生物的代謝
2.3 微生物的代謝調節(jié)
第3章 微生物的生長與水微生物生態(tài)
3.1 微生物的生長
3.2 水生微生物生態(tài)系統(tǒng)
第4章 微生物的遺傳變異與基因工程
4.1 微生物的遺傳與變異
4.2 基因工程原理及其在水處理中的應用
第二篇 水處理工藝與過程的微生物學原理及技術應用
第5章 典型水處理工藝與過程的微生物學原理
5.1 好氧生物處理原理與過程
5.2 厭氧生物處理原理與過程
5.3 廢水的生物脫氮除磷原理與過程
第6章 生物相的觀察與應用
6.1 活性污泥的生物學監(jiān)測
6.2 活性污泥的生物相觀察與控制
6.3 活性污泥中原生動物的特征與作用
6.4 給水生物預處理工藝中生物相的變遷與作用
第7章 水處理運行管理中微生物技術的應用
7.1 污水處理廠的啟動與微生物培養(yǎng)馴化
7.2 微型生物指示與污水廠運行評價
7.3 絲狀菌污泥膨脹的成因與控制措施
第8章 水的衛(wèi)生細菌學及水中微生物的控制
8.1 水的衛(wèi)生細菌學
8.2 水中微生物的控制
8.3 飲用水的生物穩(wěn)定性
第三篇 水處理微生物實驗技術
第9章 微生物觀察與分析
9.1 顯微鏡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態(tài)觀察
9.2 細菌單染色與革蘭氏染色
9.3 微生物常用染色方法及染色液的配制
9.4 細菌熒光顯微計數法
第10章 微生物菌種分離與培養(yǎng)
10.1 培養(yǎng)基的配制與滅菌方法
10.2 微生物的分離與純化
10.3 水微生物分離培養(yǎng)常用培養(yǎng)基
第1l章 微生物檢測
11.1 細菌總數CFU檢測法
11.2 大腸菌群MPN檢測法
11.3 可同化有機碳(AOC)的測定方法
11.4 生物可降解溶解性有機碳(BDOC)的測定方法
第12章 微生物分子生物學檢測技術
12.1 聚合酶鏈式反應技術(PCR)
12.2 變性梯度凝膠電泳技術(DGGE)
12.3 熒光原位雜交技術(FISH)
參考文獻
本文關鍵詞:水處理微生物學,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3353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dxkc/133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