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體制——美國總統(tǒng)大選敗選演說的話語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8-06-14 10:18
本文選題:美國大選 + 敗選演說; 參考:《學海》2017年04期
【摘要】:"敗選演說"不僅僅是一場演說,而是包含了一整套由已經(jīng)公開或私下接受的規(guī)則所控制的選后流程,實際上囊括了私下認輸、公開表態(tài)與公共演說三種成分。作為一種與競爭性選舉相伴隨的政治傳統(tǒng),"承認敗選"從私人禮節(jié)轉(zhuǎn)變?yōu)楣彩录?從話語修辭升華成政治儀式,背后是對美國選舉制度危機的應(yīng)對與歷史教訓的總結(jié)。南北戰(zhàn)爭后,敗選者的公開認輸成為慣例,敗選演說、媒體報道與公眾參與成為西方民主表演文化中的一環(huán)。這與其說是一種既定規(guī)則與程序,不如說是一種儀式性的演出,一種維系政權(quán)和平交接與政治生活良性運轉(zhuǎn)的傳統(tǒng)。而它所致力于灌輸和培養(yǎng)的政治價值,除了對民粹的防范與對黨爭的馴化之外,更著力于對共同體層面統(tǒng)一的維持。所以敗選與勝選是一種組合,前者功能只有后者加以確認才得以實現(xiàn),而也只有在這種儀式性的互動中,競選活動才算圓滿結(jié)束。
[Abstract]:It is not only a speech , but a complete set of post - election processes controlled by rules that have been open or privately accepted . As a political tradition with competitive elections , the recognition of defeat is a tradition of the crisis of the American electoral system .
【作者單位】: 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
【基金】: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guān)項目“中國話語體系建設(shè)與全球治理研究”(項目號:16JZD008)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D771.2;H313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6條
1 Nikki Mung;;2008 U.S.Presidential Election Party[J];英語沙龍(實戰(zhàn)版);2009年01期
2 ;美國大選年(英文)[J];大學英語;2000年10期
3 王玨;;2000年美國大選[J];英語知識;2000年09期
4 汪春;;美國大選俗語(上)[J];英語自學;1996年08期
5 ;美國的變革已然來臨[J];英語文摘;2008年12期
6 ;[J];;年期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陳宇航;2016年美國大選新聞翻譯實踐報告[D];安徽大學;2017年
2 田雨;評價理論視角下的美國大選辯論策略分析[D];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0170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yingyulunwen/201705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