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葉假名韻類考
發(fā)布時間:2017-05-03 07:20
本文關鍵詞:萬葉假名韻類考,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上古時代的日本曾借用漢字來表記本國語音,這些被借用之漢字稱為萬葉假名。因此,萬葉假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日語的音韻體系。本文從切韻體系的反切下字、《廣韻》韻目以及《倭玉篇》假名注音等三個方面對《廣韻》中出現(xiàn)的萬葉假名的漢字原音進行梳理,以考察萬葉假名的元音體系及其演變過程。 關于萬葉假名韻目的分類,其依據(jù)主要有伊呂波、五音、八元音等。其中伊呂波與五音分類法相差不大,八元音分類法則認為五音體系的“亻”“工”“才”三段假名存在著兩組不同的韻,并將其分為甲、乙兩類。 八元音的現(xiàn)象最初為江戶時代的國語學者石X\龍磨所發(fā)現(xiàn),但當時并未引起廣泛的注意。后來由橋本進吉、大野晉等學者再次發(fā)現(xiàn)并提出此論說。八元音說雖被認為是日本國語學界較為權威的學說,但通過對萬葉假名進行分類,并與漢語中古音韻體系的韻類、韻目進行對照,發(fā)現(xiàn)其甲、乙分類與漢字原音仍存在諸多不一致之處。 有鑒于此,本文以傳統(tǒng)的五韻學說為線索,對萬葉假名韻目的實態(tài)進行了考察。我們發(fā)現(xiàn),在《廣韻》的韻目及《倭玉篇》中陽聲字與陰聲字區(qū)分明顯,但在五韻體系中,陽聲韻的漢字被省去韻尾而歸入與其韻腹相對應的五十音體系當中。此外,根據(jù)反切下字而分成的數(shù)量眾多的韻類,在《廣韻》中可歸為一個韻部,且《倭玉篇》的注音將發(fā)音相近的韻目歸到一個音節(jié)上,由此可看出其韻類不斷減少的傾向。
【關鍵詞】:萬葉假名 廣韻 反切 韻類 假名注音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工商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H36
【目錄】:
- 摘要2-4
- 要旨4-7
- はじめに7-12
- 一 問題提起7
- 二 先行研究の概觀7-12
- 第一章 反切下字から見る萬葉N蠲臥俠唷篰冊稀環(huán)辭兇⒁簸蟯à筏,
本文編號:34256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lxszy/34256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