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非語言交際的差異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4-25 04:34
人類交際有語言交際和非語言交際兩種形式,共同構(gòu)成人類交際不可分割的整體。在日常交際中,人們往往只注重語言交際,忽略了交際還需要依靠非語言符號。而且,到目前為止,非語言交際的研究主要還是集中在多使用英語的國家的非語言交際行為規(guī)范上,主要的研究也多集中在非語言交際的基本知識、西方早期理論的介紹以及亞洲與西方國家的非語言交際的研究對比上,對中日非語言交際之間的差異進行的系統(tǒng)性研究尚不多見。本文運用對比語言學相關(guān)理論及研究方法,在中日兩國非語言層面進行共時的、雙向的對比研究。作為對比分析依據(jù)的材料是從非語言實際使用及相關(guān)經(jīng)典著作中收集來的實例資料。以中日日常交際中最基本、最常見、最重要的非語言符號為研究對象,從非語言交際的四個范疇,即體態(tài)語、副語言、客體語和環(huán)境語言等四個主要方面進行中日雙方平行的雙向?qū)Ρ。全文主要由四個部分構(gòu)成。第一部分闡述了三個方面的內(nèi)容。首先提出問題,主要論述本篇文章研究的目的和意義;其次介紹了到目前為止國內(nèi)外關(guān)于非語言交際的先行研究;最后是闡述了本篇論文的立場和創(chuàng)新點。第二部分闡述了非語言交際的定義與分類,非語言交際的特性、作用以及非語言交際與語言交際的區(qū)別。第三部分是...
【文章來源】:哈爾濱理工大學黑龍江省
【文章頁數(shù)】:5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目的和意義
1.2 前期研究
1.2.1 國外研究現(xiàn)狀及分析
1.2.2 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及分析
1.3 立場和創(chuàng)新點
第2章 非語言交際概述
2.1 非語言交際的定義與分類
2.2 非語言交際的特性
2.3 非語言與語言交際的關(guān)系及其作用
2.4 非語言交際與語言交際的區(qū)別
2.5 本章小結(jié)
第3章 中日體態(tài)語的異同研究
3.1 手勢
3.2 姿勢動作
3.3 面部表情與視線接觸
3.4 本章小結(jié)
第4章 中日副語言的異同研究
4.1 沉默
4.2 話輪的轉(zhuǎn)接
4.3 非語言聲音
4.4 本章小結(jié)
第5章 中日客體語的異同研究
5.1 物品表現(xiàn)
5.1.1 身體表現(xiàn)要素
5.1.2 身體裝扮要素
5.1.3 個人所有物要素
5.1.4 環(huán)境要素
5.2 服裝及其作用
5.3 本章小結(jié)
第6章 中日環(huán)境語的異同研究
6.1 空間語言
6.1.1 身體接觸
6.1.2 對人距離
6.1.3 領(lǐng)地觀念
6.2 時間觀念
6.3 本章小結(jié)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所發(fā)表的碩士論文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副語言的語用功能探析[J]. 孫麗娟. 黃岡師范學院學報. 2009(04)
[2]面部表情語略說[J]. 夏云珍. 咸寧學院學報. 2006(04)
[3]沉默——日本人的非語言交流[J]. 李朝輝. 思想戰(zhàn)線. 2006(01)
[4]論日本人的非語言行為[J]. 王巖. 社科縱橫. 2005(05)
[5]非語言表現(xiàn)與日本民俗文化[J]. 張漢英. 日本學刊. 2000(03)
[6]Privacy·體距學·跨文化交際[J]. 王軍. 外語教學. 1998(02)
[7]表情認知論札[J]. 張浩遜. 南通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4(04)
碩士論文
[1]中美非語言交際的差異研究[D]. 蘇文采.廣西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158711
【文章來源】:哈爾濱理工大學黑龍江省
【文章頁數(shù)】:5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目的和意義
1.2 前期研究
1.2.1 國外研究現(xiàn)狀及分析
1.2.2 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及分析
1.3 立場和創(chuàng)新點
第2章 非語言交際概述
2.1 非語言交際的定義與分類
2.2 非語言交際的特性
2.3 非語言與語言交際的關(guān)系及其作用
2.4 非語言交際與語言交際的區(qū)別
2.5 本章小結(jié)
第3章 中日體態(tài)語的異同研究
3.1 手勢
3.2 姿勢動作
3.3 面部表情與視線接觸
3.4 本章小結(jié)
第4章 中日副語言的異同研究
4.1 沉默
4.2 話輪的轉(zhuǎn)接
4.3 非語言聲音
4.4 本章小結(jié)
第5章 中日客體語的異同研究
5.1 物品表現(xiàn)
5.1.1 身體表現(xiàn)要素
5.1.2 身體裝扮要素
5.1.3 個人所有物要素
5.1.4 環(huán)境要素
5.2 服裝及其作用
5.3 本章小結(jié)
第6章 中日環(huán)境語的異同研究
6.1 空間語言
6.1.1 身體接觸
6.1.2 對人距離
6.1.3 領(lǐng)地觀念
6.2 時間觀念
6.3 本章小結(jié)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所發(fā)表的碩士論文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副語言的語用功能探析[J]. 孫麗娟. 黃岡師范學院學報. 2009(04)
[2]面部表情語略說[J]. 夏云珍. 咸寧學院學報. 2006(04)
[3]沉默——日本人的非語言交流[J]. 李朝輝. 思想戰(zhàn)線. 2006(01)
[4]論日本人的非語言行為[J]. 王巖. 社科縱橫. 2005(05)
[5]非語言表現(xiàn)與日本民俗文化[J]. 張漢英. 日本學刊. 2000(03)
[6]Privacy·體距學·跨文化交際[J]. 王軍. 外語教學. 1998(02)
[7]表情認知論札[J]. 張浩遜. 南通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4(04)
碩士論文
[1]中美非語言交際的差異研究[D]. 蘇文采.廣西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1587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lxszy/315871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