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哲學》(第六章)翻譯實踐報告
發(fā)布時間:2020-08-21 04:07
【摘要】:隨著世界各國文化交流的日益頻繁,外國文學作品的閱讀熱情日漸高漲,文學翻譯的地位較以前有很大的提升,其重要意義也日益凸顯。為了鞏固專業(yè)知識基礎,進一步掌握翻譯理論和方法,全面完成學業(yè)任務,筆者認真研究、仔細撰寫了此翻譯報告。本論選取日本哲學家岸見一郎撰寫的《幸福的哲學》一書的第六章“如何生活”為翻譯文本,翻譯后撰寫了翻譯報告。該書于2017年2月由日本講談社出版發(fā)行,全書共分為六章,本報告僅選其中的一章作為翻譯版本,翻譯章節(jié)大約一萬一千字。目前為止,該書未發(fā)現(xiàn)譯本。在翻譯界,中英翻譯中常常使用的“功能對等”翻譯理論在中日文本之間的翻譯過程中的運用并不廣泛,該理論在日漢翻譯中的適用性還需要進一步摸索和論證。本論選用上述文本的初衷是現(xiàn)階段在國內(nèi)外學術界用阿德勒心理學和古希臘智慧來研究“幸!钡恼軐W問題并不多見。文本在寫作手法、技巧、表達方式、表現(xiàn)形式以及內(nèi)容的內(nèi)涵與外延方面的研究論述都比較新穎、獨特,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通過對文本的翻譯,一方面有利于譯者拓展專業(yè)知識領域,積累翻譯詞匯,提高翻譯水平;同時也可以梳理日本現(xiàn)代心理學、哲學的發(fā)展狀況,多維度地體現(xiàn)中日思維的差異。本論中,筆者首先敘述翻譯報告的寫作背景和意義。其次,對作者以及該文本的主要內(nèi)容、特點、翻譯難點等問題進行闡述。本報告重點采用的翻譯理論是“功能對等”翻譯理論,對該理論的創(chuàng)立、其核心內(nèi)容和其在中國翻譯界的現(xiàn)狀進行了說明。最后,用實例分析法,研究在翻譯中遇到的代表性問題,探索“功能對等”翻譯理論及其翻譯方法在日漢翻譯中的適用性。最終分析出功能對等翻譯理論在日漢翻譯中的積極作用以及應用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指出翻譯過程中須靈活采用、融會貫通多種翻譯理論和翻譯技巧。
【學位授予單位】:內(nèi)蒙古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H36
本文編號:2798903
【學位授予單位】:內(nèi)蒙古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H3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李田心;;奈達翻譯理論的多維度思考——不存在“奈達信息翻譯理論”[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本文編號:27989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lxszy/279890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