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日語中漢字的衍變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淑梅,于天yN;論漢字在日文中的演變與發(fā)展[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5期
2 張彩紅;日本人與其使用的文字[J];山西教育學院學報;1999年04期
3 潘潔敏;日語現(xiàn)代表記法諸問題[J];廣州師院學報;1998年08期
4 遲叔昌;;錯別字逸話[J];日語學習與研究;1982年04期
5 張海明;漢字在日語中的應(yīng)用與發(fā)展[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6 王鋒;論日本文字的歷史發(fā)展及其書寫系統(tǒng)的構(gòu)成[J];世界民族;2002年04期
7 徐伊宇;從漢字視覺審美心理看英語品牌的漢譯[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8 孫衍國;;從日本文字的形成和發(fā)展看日本文化——淺析日本文化的開放及混種性[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09年01期
9 吳旭東;日語的淵源及發(fā)展的歷史背景[J];日語學習與研究;1995年02期
10 徐璐;論日語中漢字的衍變[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傳彪;;對漢字語境下后現(xiàn)代解構(gòu)主義的質(zhì)疑[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2 張躍軍;;從《比薩詩章》中漢字的使用看其對中國文化的表現(xiàn)[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3 黃有福;;古代朝鮮文(訓民正音文)[A];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二輯)[C];1993年
4 譚林;許書豪;;論文撰寫漫議[A];中國首屆“海峽兩岸俄語教學與研究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2005年
5 董素芬;;簡評德范克的《ABC漢英詞典》[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四屆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6 金春笙;;論譯詩神似——管窺丁尼生《鷹》的兩篇譯文[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6年
7 張洪飛;;淺談中日同形詞——販賣與“尒X頡盵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6年
8 劉坤坤;曾東京;;從《漢語熟語英譯詞典》看漢英熟語詞典的編纂[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七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9 郝蕊;;外來詞撼動不了漢語——日本外來詞輸入帶給我們的啟示[A];新規(guī)劃·新視野·新發(fā)展——天津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shù)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天津?qū)W術(shù)文庫》(上)[C];2011年
10 袁宜平;;科技術(shù)語的零翻譯[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八次全國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楊耀青;日本漢字能力古城受檢[N];西安日報;2008年
2 唐堯;“A”“G”之爭[N];語言文字周報;2010年
3 張汝清;把握中英文的不同之處[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1年
4 安福秀邋謝辛 謝敏;全民英語之惑[N];人民日報;2007年
5 崔];漢字對日本文化的影響有多大[N];中國民族報;2009年
6 屠岸;譯事七則[N];文藝報;2011年
7 王向龍;走在漢英并行的路上[N];中國質(zhì)量報;2003年
8 全國政協(xié)外事委主任、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院長 趙啟正;誤解:中國人與外國人之間[N];北京日報;2009年
9 ;像保護眼睛般重視母語[N];中國文化報;2003年
10 本報記者 曹植勤 實習生 侯少華 鄧芳;越南語里的中國文化[N];南寧日報;2008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萬玲華;中日同字詞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2 佐藤芳之;日漢同形異義詞研究[D];北京大學;2010年
3 覃勤;日傳悉曇文獻與漢語中古音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4 鐘智翔;論緬語語音的歷史分期與歷史發(fā)展[D];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2007年
5 百順;日蒙機器翻譯及相關(guān)技術(shù)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12年
6 阮廷賢;漢越語音系與喃字研究[D];復(fù)旦大學;201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小榮;論漢字在日語中的變遷與作用[D];天津師范大學;2002年
2 金相圭;韓國自創(chuàng)成語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3 安定恩;中韓常用漢字詞比較分析[D];黑龍江大學;2012年
4 郭大為;論漢字在日本的變遷與本土化[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5 李文嘉;《古事記》中漢字語意的受容現(xiàn)象[D];山西大學;2011年
6 楊易文;常用漢字表聲母j、q、x漢字與日語吳音、漢音的對照研究[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7 王曉蘭;漢字“理”在日本的傳播與意義變遷之研究[D];浙江工商大學;2012年
8 中山舞;漢語和日語中的同形字比較研究[D];蘇州大學;2011年
9 楊雪;《類聚名義抄》“シ”旁漢字和訓的考察[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10 姜綱要;漢字與英語單詞對比研究[D];揚州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5726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lxszy/2572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