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日漢詞典的釋義原則和方法
[Abstract]: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views on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the interpretation of words in Japanese and Chinese dictionaries. In order to achieve accurate interpretation, the general principle is that the semantic equivalence between the source language and the target language must be ensured, that is, the semantic denotation is equal and the meaning is the same. Pragmatic functional compatibility, etc. The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words in Japanese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bove principles, and the original word form should not be simply translated in order to avoid misunderstanding. However, for the culture-limited words and the words which are easy to cause the meaning of the target language, the method of annotating or limiting the semantics of the target language can be used to solve the problem.
【作者單位】: 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日語系
【分類號】:H366,H366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紀玉華,吳建平;語義韻研究:對象、方法及應用[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3期
2 吳建平;雙語詞典的性質(zhì)、釋義與例證──兼評《語言大典》[J];辭書研究;1994年04期
3 黃欣;比較《新英漢詞典》和《英漢大詞典》對部分文化局限詞的處理[J];辭書研究;1997年01期
4 張德鑫;漢英詞語文化上的不對應[J];世界漢語教學;1995年01期
5 張后塵;雙語詞典質(zhì)量標準與質(zhì)量保障對策[J];現(xiàn)代外語;1996年02期
6 洪波;對外漢語單語成語學習詞典編纂的幾個問題[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03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劉軍懷;;雙語學習詞典例證的質(zhì)量芻議[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七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2 于海江;;《英漢大詞典·補編》的難點與可行性[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三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8年
3 游淑芬;;值得推薦的一本工具書——1995年新版《漢英詞典》[A];第二屆全國雙語詞典學術研討會暨福建省辭書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C];1996年
4 章宜華;;雙語詞典釋義性質(zhì)和內(nèi)容的再思考——外漢雙語詞典的認知語義結構暨譯義模式的構建[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6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專輯[C];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張春新;《漢俄教學字典》:理論構建與編纂實踐總結[D];黑龍江大學;2004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居祖純;對《漢英詞典》的意見和建議[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1980年01期
2 鄭述譜;也談有關雙語詞典的幾個問題[J];外語學刊;1980年02期
3 示言;略談то есть和что правда,то правда[J];外語教學與研究;1980年01期
4 董遵章;關于“揸”“掐”釋義的異議[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06期
5 陳中繩;從“腰酸背痛”說起[J];辭書研究;1980年02期
6 周鍾靈;略論《現(xiàn)代漢語詞典》的釋義[J];辭書研究;1980年01期
7 趙克勤;談《辭源》釋義[J];辭書研究;1980年01期
8 錢劍夫;;關于“櫪”、“羹”兩詞釋義的商榷[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0年04期
9 李蔭華;漫話英語詞書[J];外語學刊;1981年02期
10 ;英漢采礦礦物及有關名詞釋義大辭典正在編審中[J];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1981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建國;;語文詞典釋義中的“等”字用法[A];中國辭書論集1997[C];1997年
2 胡中文;;漢語詞語的表達色彩與語文辭書的釋義規(guī)范[A];中國辭書學文集[C];1998年
3 王楠;;《新華字典》釋義的修訂[A];中國辭書學文集[C];1998年
4 李爾鋼;;論語文詞典的?圃~條及其釋義[A];中國辭書論集1999[C];1999年
5 章宜華;黃建華;;當代詞典釋義研究的新趨勢——意義理論在詞典釋義中的應用研究[A];中國辭書論集1999[C];1999年
6 鮑克怡;;語詞詞典中?菩g語的選詞與釋義[A];辭書編纂經(jīng)驗薈萃[C];1992年
7 巢峰;;?圃~典釋義十法[A];辭書編纂經(jīng)驗薈萃[C];1992年
8 汪耀楠;;語文詞典的義項[A];辭書編纂經(jīng)驗薈萃[C];1992年
9 蘇寶榮;;專科辭典的知識性釋義和語詞性釋義[A];辭書編纂經(jīng)驗薈萃[C];1992年
10 胡昭摂;;切忌望文生訓[A];辭書編纂經(jīng)驗薈萃[C];199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潘峰;漢語辭書中的另類[N];中國教育報;2000年
2 ;自學英語如何選擇和使用詞典(上接330期)[N];中國成人教育信息報;2000年
3 ;商業(yè)銀行表外科目釋義[N];中國證券報;2000年
4 ;商業(yè)銀行特殊會計科目釋義[N];中國證券報;2000年
5 ;2000版ISO9000族標準釋義[N];中國質(zhì)量報;2000年
6 ;現(xiàn)代經(jīng)濟倫理學釋義[N];光明日報;2000年
7 鄭述譜 《俄漢詳解大詞典》編委、黑龍江大學博士生導師;從《大俄漢詞典》到《俄漢詳解大詞典》[N];光明日報;2000年
8 ;著名學者評《俄漢詳解大詞典》[N];光明日報;2000年
9 潘湘生;成語“買櫝還珠”辯偽[N];光明日報;2000年
10 陳原;由漢英詞典話題引起的往事回憶和隨想[N];光明日報;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穆俊霞;《素問釋義》的文獻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01年
2 呂浩;《篆隸萬象名義》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3 閻玉文;《三國志》復音詞專題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4 程勇;漢代經(jīng)學視野中的儒家文論敘述[D];復旦大學;2003年
5 李勇忠;語言轉(zhuǎn)喻的認知闡釋[D];復旦大學;2004年
6 王軍;英語敘事篇章中間接回指釋義的認知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4年
7 楊會永;《佛本行集經(jīng)》詞匯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8 朱習文;古天文詞匯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9 丁薇薇;中國畫論中的美丑觀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05年
10 楊彩霞;刑法空間效力論[D];武漢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道娟;《現(xiàn)代漢語詞典》新舊版本動詞、名詞、形容詞同一義項釋義對比研究[D];北京語言文化大學;2001年
2 汪濤;論20世紀音樂劇的發(fā)展歷程及其美學特征[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3 呂禾;現(xiàn)代漢語詞語褒貶義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2年
4 伍樂其;自然語義元語言論對跨文化詞匯教學的啟示[D];暨南大學;2003年
5 黃群英;評價詞組釋義和句子釋義在生詞的理解和運用上的有效性[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03年
6 商艷濤;《篆隸萬象名義》釋義上存在的問題研究(部分)[D];河北大學;2003年
7 袁彥;哈耶克個人主義哲學釋義[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8 馮克江;論雙語詞典中釋義的等值現(xiàn)象——實證研究[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04年
9 齊艷艷;《現(xiàn)代漢語詞典》單音節(jié)副詞詞性標注、釋義及條目分立考察[D];北京語言大學;2004年
10 劉亮;《四聲篇海》引《玉篇》研究(部分)[D];河北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41724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lxszy/2417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