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外語論文 > 日語論文 >

荻生徂徠的翻譯思想

發(fā)布時間:2018-09-06 11:38
【摘要】:訓讀是日本人讀解中國文獻時采用的特殊的直譯法,根深蒂固地植于日本人的頭腦中,但江戶時期的著名學者荻生徂徠對此提出質(zhì)疑且否定訓讀,并指出由于漢語和日語存在本質(zhì)上的不同,訓讀法在根本上是錯誤的,它對深入細致地理解原文危害甚大。由此,他提出了"譯學",即用日常口語翻譯漢文。不過,徂徠認為無論是訓還是譯都只是一種手段,兩者均不能等同于原文的全部。但徂徠并非完全否定訓讀,他在某種程度上仍然肯定訓讀的價值,并容忍其一定程度的存在。
[Abstract]:It is a special literal translation method used by Japanese to interpret Chinese literature. It is deeply rooted in the Japanese mind, but the famous scholar Sorai during the Edo period questioned it and denied it. It is pointed out that because of the essential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Japanese, the training and reading method is fundamentally wrong, and it is very harmful to the thorough and meticulous understanding of the original text. Therefore, he put forward the translation study, that is, translating Chinese and Chinese with daily spoken language. However, Sorai thinks that both training and translation are only a means, and neither is equal to the whole of the original text. But Sorai is not totally negating the training and reading. To some extent, he still affirms the value of the training and tolerates its existence to a certain extent.
【作者單位】: 山東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編輯部;
【分類號】:H365.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秀文;;從“腹”談起[J];日語知識;2006年05期

2 黎難秋;清末譯學館與翻譯人才[J];中國翻譯;1996年03期

3 陳福康;蔡元培的譯學論述[J];中國翻譯;1997年01期

4 胡振平;中國日語學研究的可喜收獲——兼評《日語口譯學論稿》[J];日語學習與研究;2003年01期

5 曾東京,盧玉霞;《譯學辭典》的三大亮點[J];上海翻譯;2004年04期

6 趙智聰;我眼中的日本人(2)[J];世界中學生文摘;2003年09期

7 吳偉麗;;日語中的「豚」和「豬」[J];日語知識;2007年04期

8 姚俊元;;談談日語的曖昧性[J];日語學習與研究;1986年04期

9 巧桑;;兩只眼看日本人[J];南風窗;1991年Z1期

10 許建平;論清華大學人文的譯學歷史淵源[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湘琴;;淺談日本人的“魚”文化[A];外語語言教學研究——黑龍江省外國語學會第十一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7年

2 荀春生;;關于“了”與日語“夕”形的非等值性[A];第二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1987年

3 陳玉泉;;日語中女性語的歷史成因及其特點[A];福建師范大學第八屆科技節(jié)老師科學討論會論文集[C];2003年

4 尹仙花;;日語接尾詞‘的’用法[A];外語語言教學研究——黑龍江省外國語學會第十一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7年

5 輿水優(yōu);;日本人學漢語[A];第一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1985年

6 大崎正t`;;“日本人のコミュニケ一ション方法”[A];“世界中的日本文化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7 王敏;;日中相互妽媂の姢作R鍘罩斜葟の墫點から[A];“世界中的日本文化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8 陳玉泉;;日語中委婉語的語用方式概述[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2年會論文集[C];2002年

9 谷麗萍;;日語中表示狀態(tài)的幾個詞的比較[A];外語語言教學研究——黑龍江省外國語學會第十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6年

10 大崎正t`;金瑩;;日本人的交際方法[A];“世界中的日本文化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楊自儉;一本值得推薦的譯學著作[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1年

2 馬立強 阿寶 本報記者 景后寅;農(nóng)家女日本打工記[N];經(jīng)濟日報.農(nóng)村版;2005年

3 莫沫;如果我們彼此交換[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7年

4 記者 王妍;日本人堅持夫妻同姓制[N];新華每日電訊;2001年

5 ;三大擔憂讓多數(shù)日本人少安全感[N];新華每日電訊;2004年

6 何德功;排隊“加塞兒”,被日本人視為“搶劫”[N];新華每日電訊;2005年

7 達正;日本人為何長壽?[N];西安日報;2000年

8 孔凡真;日本人為何能長壽[N];新華日報;2003年

9 ;日本人口販賣活動嚴重[N];新華每日電訊;2004年

10 王妮;日本人在忙著縮小臉蛋[N];中華合作時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冬梅;1905-1911年清政府的聯(lián)美制日政策[D];吉林大學;2006年

2 蔡成喜;論新中國對日貿(mào)易的開拓[D];中共中央黨校;1999年

3 朱莉麗;1369-1599日本各階層對華觀初探[D];山東大學;2007年

4 任其懌;日本帝國主義對內(nèi)蒙古的文化侵略活動(1931年-1945年)[D];內(nèi)蒙古大學;2006年

5 王非;國民經(jīng)濟的人文內(nèi)核研究[D];廈門大學;2006年

6 孟凡東;東亞現(xiàn)代化研究的經(jīng)濟文化史觀[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7 王濤;中國人苯丙氨酸羥化酶基因突變的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1994年

8 嚴衛(wèi)麗;中國北方漢族人群APM1和PLIN基因變異與高血壓合并肥胖的關聯(lián)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4年

9 郝祥滿;Y]然與宋初的中日佛法交流[D];浙江大學;2006年

10 劉小珊;明中后期中日葡外交使者陸若漢研究[D];暨南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曉寧;君子之道的外化歷程[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2 孫麗;論荻生徂徠對朱子學連續(xù)性思維的解構(gòu)[D];延邊大學;2002年

3 唐擁軍;關聯(lián)理論與對等理論相結(jié)合的可行性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2年

4 楊帆;中國當代譯學范式及其在俄漢翻譯中的體現(xiàn)[D];首都師范大學;2004年

5 閆飛;翻譯中的思維科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6 大西耕司;日本人的漢語拼音拼寫錯誤問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7 嚴文瑾;二戰(zhàn)后日本英語教育的復蘇(1945—1960)[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8 沈曉青;在滬日本傳媒視野中的上海(1923-1932)[D];上海師范大學;2005年

9 李麗輝;法律的文化個性[D];西南政法大學;2005年

10 肖君平;顏元和荻生徂徠哲學思想之比較[D];延邊大學;2006年

,

本文編號:222623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lxszy/222623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cfa21***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