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諺語對比研究
本文關鍵詞:日韓諺語對比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語言文化 諺語 外在的語言行為 語言表達心理
【摘要】:語言既是溝通思想的媒體,又是文化的結晶。一個民族的語言反映著他們的社會面貌,而這種社會面貌又是該民族的許多文化特征不可分割的。因此,對語言的研究實質上是對文化的解剖,是文化研究不可輕視的一個側面。 眾所周知,日本和韓國是一衣帶水的鄰國,往昔都吸收過中國的文化,并世界上惟有這兩個國家能夠自如地運用表意文字(漢字)和表音文字(假名和),但文化的諸方面有著微妙的差異。 諺語是祖先留給后代的文化遺產之一。它既是一個語言文化,又是一個群眾文化。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諺語,日本和韓國也不例外,尤其是有關語言的諺語較多。 拙稿從語言文化論的角度,以日韓兩國語的“說”有關的諺語為中心進行對比,通過對比主要闡述日本人和韓國人的語言表達心理的差異。
【學位授予單位】:延邊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5
【分類號】:H36;H55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暢;;淺議俄羅斯諺語的來源[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2 謝華,毛海鳳;英諺語與西方個人主義及其價值取向[J];南昌航空工業(yè)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3 丁大琴,丁立福;由習語、諺語來看中英民族文化底蘊的差異[J];安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4 陳華華;英諺漢譯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韓山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5 王先進;日本諺語漢譯時比喻形象的處理[J];日語學習與研究;1994年02期
6 ;諺語與釣魚[J];北京水產;1999年04期
7 王勇衛(wèi);諺語——一種民間審美文化的特殊形態(tài)[J];集美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8 羅應平;;諺語集聯(lián)[J];今日中學生;2008年29期
9 馮玉珠;;德語諺語來源淺談[J];外語教學;1982年04期
10 桑原;;諺語和文明——翻書雜感[J];中國出版;1982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郭莉;;淺析諺語中的中日文化差異[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1年年會論文集[C];2001年
2 周曉癡;;略論《水滸傳》中的諺語群[A];水滸爭鳴[第六輯]——2000年水滸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3 佟立;張虹;季文娜;;現代西方思想文化核心術語對我國語言文化的影響[A];新規(guī)劃·新視野·新發(fā)展——天津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天津學術文庫》(上)[C];2011年
4 張智宏;王艷;;英語諺語趣談[A];外語語言教學研究——黑龍江省外國語學會第十一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7年
5 王勇衛(wèi);;諺語——一種民俗文化的審美形態(tài)(摘要)[A];福建省語言學會2002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2年
6 溫長路;;關注諺語中的中醫(yī)藥文化[A];2009年全國中醫(yī)藥科普高層論壇論文集[C];2009年
7 楊世章;;苗族諺語試論[A];苗學研究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89年
8 宣景文;;試論漢文化心理與諺語的語言模式[A];跨世紀的中國修辭學[C];1999年
9 方銘;;序[A];面向二十一世紀:中外文化的沖突與融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8年
10 鄧軍;李萍;;論全球語境下漢語言文化的國際推廣[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哲學·歷史·人文學科卷)[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克非;翻譯:在語言文化間周旋[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2 ;中美簽署中國語言文化項目合作計劃[N];新華每日電訊;2006年
3 記者 鄒秉融;陜西省語言學學會陜南語言文化研究部正式成立[N];安康日報;2008年
4 史燦方;重視年俗語言文化的保護和研究[N];光明日報;2007年
5 記者 巴雅爾圖;中國蒙古語言文化暨社會語言學學術研討會在錫林浩特舉行[N];錫林郭勒日報;2008年
6 符策超;海南諺語: 串串閃光的南國珍珠[N];海南日報;2004年
7 王萬全;養(yǎng)畜諺語[N];新疆科技報(漢);2000年
8 圍城;養(yǎng)生諺語不能忘[N];大眾科技報;2006年
9 記者 巴依斯古楞;蒙古語言文化學術研討會在錫林浩特舉行[N];內蒙古日報(漢);2008年
10 記者 焦新;進一步提升學生語言文化素質[N];中國教育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伍文義;布依族《摩經》語言文化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2年
2 丁石慶;雙語族群語言文化的調適與重構[D];中央民族大學;2003年
3 楊大方;文化語言學視野中的對聯(lián)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4年
4 黃瓊英;魯迅作品語言歷時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5 趙曉芳;視覺文化沖擊與浸潤下的文學圖景[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6 吳玉鳳(Nareerat Watthanawelu);明清華南竹枝詞民俗文化詞語與熟語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7 沈瑋;論漢語俗語的文學圖像[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8 蔡平;文化翻譯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9 寧繼鳴;漢語國際推廣:關于孔子學院的經濟學分析與建議[D];山東大學;2006年
10 吳平;文化模式與對外漢語詞語教學[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任惠瓊;法漢諺語對比研究[D];山西大學;2010年
2 黃美英;對外漢語高級階段諺語及教學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1年
3 黃玉蘭;英漢愛情和時間諺語中隱喻的比較研究[D];蘇州大學;2003年
4 段麗婭;法漢常用諺語對比研究[D];四川外語學院;2011年
5 何嬌;與動物相關的諺語及其文化內涵的中日對比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6 劉芝;日語諺語漢譯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柳香丹;日韓諺語對比研究[D];延邊大學;2005年
8 孟根其其格;日本語和蒙古語中的諺語比較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0年
9 洛桑曲珍;試論藏語影視譯制片的翻譯特點及方法[D];西藏大學;2010年
10 曹曦穎;動態(tài)對等在諺語翻譯中的體現[D];四川師范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12389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lxszy/1238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