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lián)網(wǎng)與俄語語言文學研究
本文關鍵詞:互聯(lián)網(wǎng)與俄語語言文學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互聯(lián)網(wǎng) 俄語 語言學 文學
【摘要】:進行俄語語言文學研究可以從互聯(lián)網(wǎng)上查詢相關的信息資源 ,這是一條簡便、快速、高效的新途徑。不論是查詢語言學還是文學信息都可以通過搜索引擎來進行 ,可以找到許多有關的信息資源 ,但兩種資源之間具有不同的特點。
【作者單位】: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一系!河南洛陽471003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一系!河南洛陽471003
【分類號】:H36
【正文快照】: 在當今的數(shù)字化時代 ,互聯(lián)網(wǎng)正大踏步地向我們走近并融入我們的生活。我們在俄語研究中已越來越頻繁地從互聯(lián)網(wǎng)上查詢有關信息。由于種種原因 ,目前國內(nèi)俄語界的研究人員直接從互聯(lián)網(wǎng)上獲取信息的人尚為數(shù)不多 ,而專門從事這方面研究的學者更屈指可數(shù)。我們在不斷的摸索中積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戈,崔衛(wèi);互聯(lián)網(wǎng)與俄語語言文學研究[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0年05期
2 柴天樞;俄語語言學新術語試譯(續(xù))[J];外語學刊;1989年02期
3 孫立成;進取的人生與獨創(chuàng)的才智——評維諾格拉多夫在語言學上的貢獻[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01期
4 孫淑芳;新世紀俄語語言學的盛會——俄語語義學·語用學·詞典學學術研討會側記[J];中國俄語教學;2002年02期
5 高奇梅;在俄語強化教學中貫徹交際法原則[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0年01期
6 俞約法;“體學”乎?“方面學”乎?[J];外語學刊;1989年05期
7 沙江川;;1976年蘇聯(lián)召開的幾次主要的語言學會議[J];當代語言學;1978年03期
8 倪波;詞的語義組配能力及其實際意義[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1982年06期
9 ;《現(xiàn)代外語》一九八八年總目錄[J];現(xiàn)代外語;1988年04期
10 ;簡訊[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1993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楚愛聰;;語言學在心理護理中的作用[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石油石化分會成立暨第四屆石油石化心理衛(wèi)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2 曹劍芬;;漢語韻律切分的語音學和語言學線索[A];新世紀的現(xiàn)代語音學——第五屆全國現(xiàn)代語音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1年
3 張龍祿;;加強能力素質(zhì)教育 提高醫(yī)學教育質(zhì)量——嘗試開設《醫(yī)療語言學》選修課程的6年實踐[A];2007年浙江省醫(yī)學教育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4 高擴昌;任桂婷;;“Speech on Hitler's Invasion of the U.S.S.R.”的美學特質(zhì)探析[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八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5 陳東有;;江西省語言學會2002年學術年會總結講話(代跋)[A];江西省語言學會第五屆會員大會暨2002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2年
6 ;語言理論的新發(fā)展——2004·學術前沿論壇北京市語言學會專場綜述[A];和諧社會:公共性與公共治理——2004學術前沿論壇論文集[C];2004年
7 何訓;郭中逵;;物理學語言的本體論轉(zhuǎn)向[A];第十六次全國原子、原子核物理研討會暨全國近代物理研究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8 金寧;;日語文化語言學舉隅[A];外語語言教學研究——黑龍江省外國語學會第十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6年
9 ;后記[A];語言學論文選集[C];2001年
10 楊煉;;因為“深”,,于是“新”——中日詩人對話的啟示[A];中國詩歌研究動態(tài)(第三輯)[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尤莼潔 徐敏 實習生 王曉夏;俄語專家六十歲轉(zhuǎn)行寫烏克蘭史[N];解放日報;2009年
2 記者 張春友;多數(shù)塔吉克斯坦人支持保留俄語地位[N];光明日報;2010年
3 何俊芳;俄語中的族類概念(上)[N];中國民族報;2011年
4 朱百強 趙寶琦;眉縣農(nóng)民爭學俄語出國打工[N];寶雞日報;2008年
5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主任,世界俄語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俄語教學研究會會長 劉利民;以中俄“語言年”為契機推動我國俄語人才培養(yǎng)上新臺階[N];光明日報;2009年
6 王國棟 記者 姜健;舉辦俄語大賽 推動對俄交往[N];牡丹江日報;2009年
7 記者 丁雷;大連外國語學院俄語中心成立[N];大連日報;2009年
8 本報記者 康慨;列寧格勒女性悲情史獲俄語布克獎[N];中華讀書報;2009年
9 記者 陳麒發(fā);你方唱罷我登場 俄語年里踏歌聲[N];中俄經(jīng)貿(mào)時報;2010年
10 何俊芳;俄語中的族類概念(下)[N];中國民族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紹哲;俄語語料庫和基于語料庫的語法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2年
2 張雪瑩;俄語中的因果關系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2年
3 王春秀;現(xiàn)代俄語同義詞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王翠;俄語語序的語言類型學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5 高國翠;俄語(PKи)詞匯概念的認知心理分析及教學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6 郭莉敏;俄語內(nèi)部世界與外部世界的關系問題[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7 信娜;俄語術語漢譯方法論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2年
8 高玉;語言變革與中國文學現(xiàn)代轉(zhuǎn)型[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9 任雪梅;論俄語的空間范疇[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4年
10 劉東方;“五四”時期胡適的文體理論[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羅穎;母語為俄語的留學生習得漢語常用量詞偏誤分析[D];暨南大學;2011年
2 張小帆;俄語代名詞的語法解析[D];遼寧大學;2010年
3 齊欣原;對大學提高階段《東方》俄語教材的評價[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4 佟圓圓;俄語擬聲詞的功能及其翻譯[D];內(nèi)蒙古大學;2011年
5 宋海蓮;俄語語言文化視閾下的觀念詞“труд”[D];吉林大學;2011年
6 顧鑫;基督教對俄羅斯文化的影響[D];四川外語學院;2011年
7 尹紅蕾;俄羅斯民族的情感性在俄語某些語法范疇中的體現(xiàn)[D];首都師范大學;2004年
8 沈瑩;俄語科技術語翻譯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0年
9 李海麗;俄語插入結構及其元語用意識分析[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10 周夢菡;俄語稱呼主要功能芻議[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2269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lxszy/1226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