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中主動句和被動句認知語義的異同
發(fā)布時間:2017-11-07 23:22
本文關鍵詞:日語中主動句和被動句認知語義的異同
更多相關文章: 主動句 被動句 認知語義 行為連鎖模式 前景化
【摘要】:基于認知語言學的理論方法,分析日語中相對應的主動句和被動句的認知語義基礎,比較兩者之間的異同。結果表明:日語中相對應的主動句和被動句的認知模式符合行為連鎖模式結構,屬于等意關系(paraphrase relations)。但是,日語中的主動句把力的出發(fā)點——動作主前景化,可以說是一種順序的描述;而被動句把力的終點——被動動作主前景化,可以說是一種倒敘的描述。
【作者單位】: 西北大學外國語學院;
【基金】:西北大學科研基金(04NW15)
【分類號】:H36
【正文快照】: 語言的表現(xiàn)形式豐富多彩,同一個場景經(jīng)�?梢杂貌煌木涫絹砑右悦枋�。比如,對于太郎和次郎打架這一事態(tài),既可以用主動句表達成“太郎打了次郎”,也可以用被動句表達成“次郎被太郎打了”。這一現(xiàn)象在日語中也不例外。既然主動句和被動句描述的是同一個場面,就說明了這兩者之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杜洪波;胡曉;;以身體部位隱喻為例論隱喻的翻譯[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4期
2 胡河寧;;組織意象圖式中的組織傳播隱喻[J];安徽大學學報;2005年06期
3 張志宏;董粵章;;習語演進的認知詮釋[J];安徽大學學報;2006年02期
4 高玲玲;;視覺動詞SEE語義演變的認知語用闡釋[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5 尹丕安;李健;延宏;;基于效應決策模式的認知言語交際分析[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6 楊增宏;;甲骨文會意字的象似性[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7 王揚;語用預設的特征及其認知闡釋[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8 姜_,
本文編號:115457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lxszy/115457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