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傳統(tǒng)漢語音韻學研究的特點
發(fā)布時間:2017-10-21 09:38
本文關鍵詞:日本傳統(tǒng)漢語音韻學研究的特點
更多相關文章: 日本化 漢語音韻學 漢字音 比較思維 日本學者 日本傳統(tǒng) 理論與方法 標記理論 學術研究 思維方式
【摘要】:從公元7世紀開始到幕末、明治初的1200年左右的時間,日本漢語音韻學形成了獨有的學術傳統(tǒng)。它不同于中國或者其他國家學者的傳統(tǒng)漢語音韻學,充分展現(xiàn)了日本學者進行漢語音韻學研究的特點:從訓釋漢字讀音入手,賦予漢語音韻學以日本"漢字音"的豐富內(nèi)涵;漢字音解讀與"悉曇"語音理論結合,使理論與方法更為系統(tǒng)化;漢日外語音的多重比較"考據(jù)",形成了東方特有的漢語音韻學研究的"比較"思維方式;日本傳統(tǒng)"漢學"名目下的音義書、辭書、韻圖等與漢語音韻學相關的著作異彩紛呈;漢語音韻學的標記理論十分發(fā)達,具有明顯的日本化研究優(yōu)勢。
【作者單位】: 廈門大學
【關鍵詞】: 日本化 漢語音韻學 漢字音 比較思維 日本學者 日本傳統(tǒng) 理論與方法 標記理論 學術研究 思維方式
【分類號】:H36
【正文快照】: 有學者認為,,公元1世紀前后,漢字就傳人日本,比如《后漢書·東夷傳》記載:“建武中元二年(57年),樓奴國奉供朝賀,使人自稱大夫,樓國之極南界也,光武賜以印緩!边@件事被1784年在日本佐賀島發(fā)現(xiàn)的金印所證實,上面字為小篆:“漢委奴國王”。3世紀后,漢字得到比較廣泛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高箬遠;日本學生漢語習得中的漢字詞偏誤分析[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04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李靜;幼兒漢字多元化教育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2 崔軍民;萌芽期的現(xiàn)代法律新詞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3 顧江萍;漢語中日語借詞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4 宋文長(TONG VAN TRUONG);冰封與潛流[D];西南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黃s
本文編號:107266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lxszy/107266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