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大學生論壇中網絡語言的表現(xiàn)力構詞手段
本文關鍵詞:俄羅斯大學生論壇中網絡語言的表現(xiàn)力構詞手段,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網絡如今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特別是對于年輕人來說,網絡更是有足夠的吸引力。年輕人喜歡在網上沖浪,在網上彼此交流對一些事物的看法,就某些話題進行一些討論,因而出現(xiàn)了各種各樣的聊天室、論壇等等。此外,年輕人有自己這一年齡段的語言特點,那就是不墨守成規(guī),求新求奇,竭力張揚自己。因此,他們在網絡上溝通的言語,一方面是其口語的書面記載形式,另一方面又具有非常鮮明的表現(xiàn)力。富有表現(xiàn)力的詞語作為一種語言現(xiàn)象,有著區(qū)別于其它交際手段的特點,即可以更加生動地傳達說話者對所述對象的主觀態(tài)度。正因為如此,這些富有表現(xiàn)力色彩的詞語一直受到語言學者的關注。在俄語中,表現(xiàn)力詞匯的數(shù)量很龐大,無論是在文學藝術作品、報刊政論文本,還是在口語中都有廣泛應用。表現(xiàn)力詞匯在現(xiàn)代俄語口語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為相對于各種書面語體,口語可以更加隨意、自如地傳達說話者的個人情感、主觀評價及情感表現(xiàn)。而網絡作為新型的交際和傳媒手段,已越來越廣泛和深刻地影響著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層面。跟傳統(tǒng)的言語手段一樣,網絡詞語的表現(xiàn)力也在語音、構詞、詞匯、句法等各個層面均有體現(xiàn)。從構詞法的角度對俄羅斯大學生網絡話語中的表現(xiàn)力詞匯進行分析,具有理論和實踐的雙重意義。一方面,網絡詞語的流行和迅猛發(fā)展已是不容回避的現(xiàn)實,而各國的語言學家由于各種原因對網絡語言存在一定偏見,另一方面,網絡語言本身具有更新快、使用不穩(wěn)定等特點,對它們的研究往往嚴重滯后。 俄語構詞法的研究在中俄學界已經由來已久,國外的學者像r.A.絡話語作為一個新興的產物,也吸引了越來越多學者的目光,但關于網絡話語研究的專著很少,而從構詞法方向來研究網絡話語的著作更是少見。本論文借助構詞學、語義學、修辭學等學科的相關理論,以收集到的俄語言語材料為出發(fā)點,對來自學生論壇中的表現(xiàn)力詞匯進行了構詞分析,試圖在此方面做一些探索。 本文由引言、正文三章及結語部分組成。 引言部分主要介紹本論文的選題理由、理論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目的任務和研究方法以及該研究的創(chuàng)新之處。 第一章概括地從語音、構詞法、詞法和句法方面分析了俄語的表現(xiàn)力手段,對構詞法的表現(xiàn)力進行了具體的闡述。分析了具有很強的表現(xiàn)力的隨機詞的基本特點及其構詞方式。 第二章介紹年輕人求新求奇的特點,并從其言語中所用詞匯的角度闡釋了這一特點,這就包括使用高科技詞、美式英語詞、縮略詞、隱喻詞、黑話詞匯等等。在大學生論壇的網絡話語中實現(xiàn)表現(xiàn)力的方式方法多樣,除了各種具有表現(xiàn)力的詞匯外,還包括使用不同的句式、#12表情符號等等。 第三章主要對收集來的表現(xiàn)力詞匯進行分類整理,從詞綴法(前綴、后綴)、借詞法、縮略法、復合法、溶合法對詞匯進行了分析。 結語部分回顧了本論文的研究思路,對其進行了總結,指明其理論、實際指導意義及其局限性,并提出與本論文相關的一些問題及進一步研究空間。
【關鍵詞】:構詞法 表現(xiàn)力 網絡語言 青年話語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H35
【目錄】:
- AeTope^epaT4-8
- 摘要8-11
- 目錄11-14
- 正文14-146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蘇麗杰;談俄語語言的新時尚[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2 顧佳琪;;淺談當今俄語中外來詞的借入[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3 劉素梅;淺談新構成的俄語緊縮詞[J];俄語學習;1997年05期
4 張海燕;近年來俄語詞匯發(fā)展的某些特點[J];俄語學習;1999年01期
5 張有恩;近年流行的俄羅斯青年俚語[J];俄語學習;2000年03期
6 謝萍;淺談俄語新詞中的俚語[J];俄語學習;2001年03期
7 李淼;談當今俄語中的外來詞構詞活動[J];俄語學習;2003年01期
8 謝萍;淺談俄語口語化的構詞、句法現(xiàn)象[J];俄語學習;2003年06期
9 王英佳;俄羅斯青年亞文化的象征——非正式青年團體[J];俄語學習;2004年06期
10 馮曉莉;俄語構詞法與俄語教學[J];呼倫貝爾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高偉娜;對報紙語言中的口語現(xiàn)象的修辭學分析[D];吉林大學;2004年
2 張素紅;從外來詞熱看俄語(蘇聯(lián)解體后俄語)的某些變化[D];四川大學;2004年
3 王麗莉;俄語網絡詞匯初探[D];吉林大學;2006年
4 王娟;對近20年俄語中的英語外來詞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關鍵詞:俄羅斯大學生論壇中網絡語言的表現(xiàn)力構詞手段,,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720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eyulunwen/272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