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出土漢文刻本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0-26 04:51
“絲綢之路”不僅是一條連接古代中國與西域的貿(mào)易之路,也是一條承載著柬西方文明互勤、交融的文化之路。20世紀以來在其沿線不斷發(fā)現(xiàn)的出土漢文刻本便是後者最好的見證,同時也是中國“四大發(fā)明”之一的印刷術向西傳播的有力佐證。這些漢文刻本主要出土自敦煌、吐魯番、黑水城三地,印刷時間橫跨唐、五代、宋(遼、金、西夏)、元等各個歷史時期,數(shù)量聚多,文獻構成複雜。既有估主體的佛教頰刻本,也不乏經(jīng)、史、子、集“四部”類書籍,具有多方面的研究僵值。然而與出土寫本相比,絲綢之路出土漢文刻本的研究相封比較薄弱,值得研究者對其造行深入而廣泛的探索。本論文即以絲綢之路沿綫(主要是敦煌、吐魯番、黑水城三地)出土的漢文刻本作為研究對象,從文獻學(特別是版本學)的角度進行相關考索。論文共分十二章。第一章封“絲綢之路”與“書籍之路”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分析,並對絲綢之路出土漢文刻本的總體情況作了筒要介紹。敦煌出土的刻本主要以晚唐、五代和宋初的印刷品為主;吐魯番出土的刻本主要涉及宋、遼、金、元時期;黑水城出土的刻本則跨越來、遼、金、西夏、元等多個時期。以上三地出土刻本在時代上可互相銜接、互為補充,堪稱見證雕版印刷術從初興到發(fā)展壯...
【文章來源】:浙江大學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286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太平四年佛團寺幢邇塔重修能
藏本《綱目》係科茲洛夫探險隊於1909年在黑水城發(fā)現(xiàn)?,但由於該探險隊學發(fā)掘,所M沒有記録具體的出止地點。而作爲考古學家的斯坦因深知嚴格的日後整理工作的重要性@,因此詳細地記載了所獲文獻的出±地點。這恰好可作。英藏本、俄藏本《綱目》可W綴合,説明它們都出±自同一地點,即K.K.見本文第一小節(jié))。??TK316-2右半葉小注第二行"皆遣使","使"字誤,當從宋監(jiān)本、元建本作目》大字正文云:"秦遣侍臣分巡郡縣。"亦可證。俄藏本存在誤文,這也與英藏合(參見本文第二小節(jié))。??藏本《綱目》殘葉保存天頭較爲完整,對比元建本可知,黑水城本《綱目》天,而元建本則多改爲橫書?。由元建本亦可知,黒水城本當為雙魚尾,版框左欄有書耳,書帝號,二本同爲蝴蝶裝。??中藏本F6:?W36號殘片,段文將其正確地比定爲《資治通鑑綱目》卷二0,該行,他推測"(俄藏本與中藏本)行款、字體近乎完全相同,似乎可W合併爲同一文也指出F6:?W36號殘片相當於元建本卷二0第三十葉背的內容?。但段文、F6:?W36號殘片圖版,載於李逸友編《黒城出±文書(漢文文書卷)》,極不清殘片的一些細節(jié)尚有待補充。筆者據(jù)最新出版的《中國藏黑水城漢文文獻》@所圖版(圖8-18)觀察,此殘片底端"秦"字下殘存下隻邊;版也殘存下魚尾,存"十"字殘畫,當爲葉數(shù);下魚尾下方存"H□□?—"字樣,當爲字數(shù),元建。一、
第十一章練路出±佛教刻本文獻叢考西夏,故被西夏視爲所謂"歸義"人。劉德真很可能是在這次事變之後取得了?"歸義"??格。通過劉德真本爲宋僧的身份,可進一步證實黑水城出±《注華嚴法界觀門》的確??宋朝刊刻風格的影響的西夏刻本。????-、中?■用t?哉?A.,—■*?從-,-巧? ̄巧,點態(tài)??■巧? ̄??一?妾巧片紫堿誨茲也?;??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總目錄》的編纂[J]. 方廣锠. 敦煌研究. 2013(03)
[2]敦煌、吐魯番、黑水城出土史籍刻本殘頁考[J]. 秦樺林. 敦煌研究. 2013(02)
[3]吐魯番文獻TID1015號刻本韻書殘頁小考[J]. 秦樺林. 語言研究. 2013(02)
[4]黑水城漢文刻本文獻定名商補[J]. 劉波. 文獻. 2013(02)
[5]俄藏黑水城金代文獻的數(shù)量、構成及其價值[J]. 孫繼民. 敦煌研究. 2012(02)
[6]羅振玉《敦煌石室書目及發(fā)見之原始》版本問題研究[J]. 王冀青. 敦煌研究. 2012(01)
[7]莫高窟北區(qū)石窟所出刻本《資治通鑒》殘片考訂[J]. 徐暢. 敦煌研究. 2011(05)
[8]德藏吐魯番文獻《龍龕手鑒·禾部》殘頁小考[J]. 秦樺林. 文獻. 2011(03)
[9]敦煌寫本省代號研究[J]. 張涌泉. 敦煌研究. 2011(01)
[10]國立北平圖書館拍攝及影印出版敦煌遺書史事鉤沉[J]. 劉波,林世田. 敦煌研究. 2010(02)
本文編號:3458866
【文章來源】:浙江大學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286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太平四年佛團寺幢邇塔重修能
藏本《綱目》係科茲洛夫探險隊於1909年在黑水城發(fā)現(xiàn)?,但由於該探險隊學發(fā)掘,所M沒有記録具體的出止地點。而作爲考古學家的斯坦因深知嚴格的日後整理工作的重要性@,因此詳細地記載了所獲文獻的出±地點。這恰好可作。英藏本、俄藏本《綱目》可W綴合,説明它們都出±自同一地點,即K.K.見本文第一小節(jié))。??TK316-2右半葉小注第二行"皆遣使","使"字誤,當從宋監(jiān)本、元建本作目》大字正文云:"秦遣侍臣分巡郡縣。"亦可證。俄藏本存在誤文,這也與英藏合(參見本文第二小節(jié))。??藏本《綱目》殘葉保存天頭較爲完整,對比元建本可知,黑水城本《綱目》天,而元建本則多改爲橫書?。由元建本亦可知,黒水城本當為雙魚尾,版框左欄有書耳,書帝號,二本同爲蝴蝶裝。??中藏本F6:?W36號殘片,段文將其正確地比定爲《資治通鑑綱目》卷二0,該行,他推測"(俄藏本與中藏本)行款、字體近乎完全相同,似乎可W合併爲同一文也指出F6:?W36號殘片相當於元建本卷二0第三十葉背的內容?。但段文、F6:?W36號殘片圖版,載於李逸友編《黒城出±文書(漢文文書卷)》,極不清殘片的一些細節(jié)尚有待補充。筆者據(jù)最新出版的《中國藏黑水城漢文文獻》@所圖版(圖8-18)觀察,此殘片底端"秦"字下殘存下隻邊;版也殘存下魚尾,存"十"字殘畫,當爲葉數(shù);下魚尾下方存"H□□?—"字樣,當爲字數(shù),元建。一、
第十一章練路出±佛教刻本文獻叢考西夏,故被西夏視爲所謂"歸義"人。劉德真很可能是在這次事變之後取得了?"歸義"??格。通過劉德真本爲宋僧的身份,可進一步證實黑水城出±《注華嚴法界觀門》的確??宋朝刊刻風格的影響的西夏刻本。????-、中?■用t?哉?A.,—■*?從-,-巧? ̄巧,點態(tài)??■巧? ̄??一?妾巧片紫堿誨茲也?;??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總目錄》的編纂[J]. 方廣锠. 敦煌研究. 2013(03)
[2]敦煌、吐魯番、黑水城出土史籍刻本殘頁考[J]. 秦樺林. 敦煌研究. 2013(02)
[3]吐魯番文獻TID1015號刻本韻書殘頁小考[J]. 秦樺林. 語言研究. 2013(02)
[4]黑水城漢文刻本文獻定名商補[J]. 劉波. 文獻. 2013(02)
[5]俄藏黑水城金代文獻的數(shù)量、構成及其價值[J]. 孫繼民. 敦煌研究. 2012(02)
[6]羅振玉《敦煌石室書目及發(fā)見之原始》版本問題研究[J]. 王冀青. 敦煌研究. 2012(01)
[7]莫高窟北區(qū)石窟所出刻本《資治通鑒》殘片考訂[J]. 徐暢. 敦煌研究. 2011(05)
[8]德藏吐魯番文獻《龍龕手鑒·禾部》殘頁小考[J]. 秦樺林. 文獻. 2011(03)
[9]敦煌寫本省代號研究[J]. 張涌泉. 敦煌研究. 2011(01)
[10]國立北平圖書館拍攝及影印出版敦煌遺書史事鉤沉[J]. 劉波,林世田. 敦煌研究. 2010(02)
本文編號:345886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tushudanganlunwen/3458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