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文本探微
發(fā)布時間:2021-03-03 17:06
《大學》是中國思想史、文化史上深有影響的儒家經(jīng)典,但在其成書年代、思想的學派歸屬以及若干思想范疇的闡釋上卻歷來多有爭議,至今遠未得到解決。本文亦對《大學》的成書問題及“格物”的闡釋展開研究,以期能對以上問題的解決作力所能及的推進。 在成書的考證上,本文以義理、文獻、歷史情勢三結合為原則,同時把握《大學》思想具有體系性、整體性的特征,指出其成書年代當在戰(zhàn)國晚期至西漢政權成立前這一時段之間;至于《大學》思想內(nèi)容的學派歸屬問題,則認為其當出于荀學,是荀學批判、修正、乃至綜合孟學,并適應戰(zhàn)國后期歷史形勢而提出的一個“告之以大古,教之以至順”的儒家理想綱領,且其為荀學《禮》學的精神綱領亦未嘗不可。對于《大學》“格物”的闡釋,本文認為應當尊重現(xiàn)有《大學》文本,在把握先秦儒學之思想特征的基礎上,以同類文獻相發(fā)明。根據(jù)以上原則進行探討,可以發(fā)現(xiàn)認“格物”當是一種踐禮行為,對“格”的諸多解釋中,“至”比較合理,因為它有親自接觸的意涵;同時“格”的行為又包含著“有格”的要求,要求在實踐中力求合乎禮義,“格物”是一個不斷砥礪的過程,是境界不斷提升的前提。
【文章來源】:福建師范大學福建省
【文章頁數(shù)】:6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1章 緒言
第2章 《大學》文本考
2.1 考證的前期澄清
2.2 成書諸說平議
2.2.1 《大學》作于曾子及其門人說
2.2.2 《大學》作于子思說
2.2.3 《大學》出于荀學說
2.2.4 《大學》出于孟學說
2.2.5 《大學》成于(西)漢儒說
2.2.6 《大學》成于東漢說
2.3 《大學》成書再探
2.3.1 關于《大學》的成書年代
2.3.2 關于《大學》的思想屬性
第3章 “格物”試論
3.1 “格物”諸說獻疑
3.2 “格物”闡析
第4章 結語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承擔的科研任務與主要成果
致謝
個人簡歷
福建師范大學學位論文使用授權聲明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子思書再探討——兼論《大學》作于子思[J]. 郭沂. 中國哲學史. 2003(04)
[2]《大學》“格物”解平議[J]. 朱翔飛. 孔子研究. 2003(01)
[3]《大學》早出新證[J]. 梁濤. 中國哲學史. 2000(03)
[4]荊門郭店一號楚墓[J]. 王傳富,湯學鋒. 文物. 1997(07)
[5]周代貴族制度之價值及儒學對這一價值的改造[J]. 晏新明. 孔子研究. 1996(04)
[6]荀子學辨[J]. 歷史研究. 1996(03)
[7]論中國道德的精神[J]. 樊浩. 孔子研究. 1994(01)
本文編號:3061615
【文章來源】:福建師范大學福建省
【文章頁數(shù)】:6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1章 緒言
第2章 《大學》文本考
2.1 考證的前期澄清
2.2 成書諸說平議
2.2.1 《大學》作于曾子及其門人說
2.2.2 《大學》作于子思說
2.2.3 《大學》出于荀學說
2.2.4 《大學》出于孟學說
2.2.5 《大學》成于(西)漢儒說
2.2.6 《大學》成于東漢說
2.3 《大學》成書再探
2.3.1 關于《大學》的成書年代
2.3.2 關于《大學》的思想屬性
第3章 “格物”試論
3.1 “格物”諸說獻疑
3.2 “格物”闡析
第4章 結語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承擔的科研任務與主要成果
致謝
個人簡歷
福建師范大學學位論文使用授權聲明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子思書再探討——兼論《大學》作于子思[J]. 郭沂. 中國哲學史. 2003(04)
[2]《大學》“格物”解平議[J]. 朱翔飛. 孔子研究. 2003(01)
[3]《大學》早出新證[J]. 梁濤. 中國哲學史. 2000(03)
[4]荊門郭店一號楚墓[J]. 王傳富,湯學鋒. 文物. 1997(07)
[5]周代貴族制度之價值及儒學對這一價值的改造[J]. 晏新明. 孔子研究. 1996(04)
[6]荀子學辨[J]. 歷史研究. 1996(03)
[7]論中國道德的精神[J]. 樊浩. 孔子研究. 1994(01)
本文編號:30616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tushudanganlunwen/3061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