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菇娘剝皮機的設計與分析
本文關鍵詞:紅菇娘剝皮機的設計與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紅菇娘又名酸漿,為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實呈多角燈籠形,內(nèi)有圓形果球。近年來,因其食用和藥用價值,紅菇娘制品越來越被消費者看好,市場十分走俏。因此,紅菇娘種植業(yè)得到了迅速的發(fā)展,但在紅菇娘深加工企業(yè)中,其剝皮工序還采用傳統(tǒng)的人工處理,不僅生產(chǎn)效率低,而且造成了極大的人工浪費,嚴重制約了紅菇娘種植業(yè)及深加工企業(yè)的發(fā)展,造成市場上供不應求的狀況。本研究致力于解決紅菇娘自動剝皮技術,設計一種紅菇娘去皮設備,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產(chǎn)效率,提高紅菇娘及相關產(chǎn)業(yè)競爭能力。首先,本文從紅菇娘的物料特性參數(shù)出發(fā),測量紅菇娘的漿果直徑、果萼(外皮)直徑和長度;測定紅菇娘試樣平均含水率以及紅菇娘外皮與漿果分離力大小、果梗與漿果分離力大小。通過對紅菇娘物料特性的研究,為紅菇娘剝皮設備提供必要的數(shù)據(jù)基礎和理論依據(jù)。其次,應用創(chuàng)新設計方法TRIZ理論,利用工程參數(shù)與發(fā)明原理所構成的矛盾沖突矩陣及分離原理相對應的發(fā)明原理,完成對紅菇娘剝皮機各機構結構方案的設計。并對剝皮機構進行方案對比分析,確定最佳剝皮方式。分析紅菇娘在剝皮裝置上的受力情況,進而完成紅菇娘剝皮機理的分析。依據(jù)分析結果,確定剝皮樣機的主要參數(shù),完成樣機的研制。最后,對剝皮輥的輥型,輥子轉速,螺旋輸送器轉速和紅菇娘冷凍溫度進行4因素3水平的正交試驗。分析并處理試驗數(shù)據(jù),研究各個因素對剝皮裝置工作性能影響的顯著性程度,確定最優(yōu)參數(shù)組合方案,驗證了紅菇娘剝皮機結構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關鍵詞】:紅菇娘 自動剝皮 TRIZ理論 正交試驗
【學位授予單位】:哈爾濱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S226.4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緒論10-16
- 1.1 課題研究的背景和意義10-11
- 1.2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分析11-15
- 1.2.1 剝皮去殼方法及設備研究現(xiàn)狀11-13
- 1.2.2 TRIZ理論研究現(xiàn)狀13-15
- 1.3 主要工作內(nèi)容15-16
- 第2章 紅菇娘物料特性參數(shù)的研究16-27
- 2.1 試驗材料16-17
- 2.2 紅菇娘物理特性研究17-22
- 2.2.1 紅菇娘的形態(tài)和結構17
- 2.2.2 紅菇娘的尺寸測量17-21
- 2.2.3 紅菇娘外皮含水率測試21-22
- 2.3 紅菇娘的力學特性研究22-25
- 2.3.1 紅菇娘冷凍預處理22
- 2.3.2 紅菇娘果萼和漿果分離力測定22-24
- 2.3.3 紅菇娘果梗與漿果分離力測定24-25
- 2.4 本章小結25-27
- 第3章 紅菇娘剝皮機的設計27-37
- 3.1 TRIZ理論解題的一般步驟27-29
- 3.2 基于TRIZ的剝皮機設計29-35
- 3.2.1 下料機構設計29-30
- 3.2.2 剝皮機構設計30-33
- 3.2.3 去皮方案對比分析33-34
- 3.2.4 去根機構設計34-35
- 3.3 紅菇娘剝皮機總體結構35-36
- 3.4 本章小結36-37
- 第4章 紅菇娘剝皮機主要部件的原理分析37-53
- 4.1 輸送機構原理分析37-46
- 4.1.1 輸送原理與分析方法37-39
- 4.1.2 紅菇娘在輸送器上的受力分析39-41
- 4.1.3 紅菇娘在輸送器上的運動分析41-44
- 4.1.4 螺旋輸送器參數(shù)設計44-46
- 4.2 剝皮機理分析46-52
- 4.2.1 剝皮輥的配置46-47
- 4.2.2 紅菇娘在輥組上咬入方式47-48
- 4.2.3 紅菇娘在去皮輥組上的受力分析48-50
- 4.2.4 剝皮輥尺寸參數(shù)的確定50-52
- 4.3 本章小結52-53
- 第5章 紅菇娘剝皮裝置試驗53-61
- 5.1 試驗方案設計53-56
- 5.1.1 試驗材料53
- 5.1.2 試驗方案的確定53-54
- 5.1.3 正交試驗因素與水平的確定54-56
- 5.2 正交試驗結果分析方法56-58
- 5.3 試驗結果與分析58-60
- 5.4 本章小結60-61
- 結論61-62
- 參考文獻62-65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65-66
- 致謝66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許旭萍,李惠珍,黃德鑫;紅菇生態(tài)的研究[J];中國食用菌;2001年02期
2 林富師;德化縣野生紅菇資源的調查與思考[J];福建農(nóng)業(yè)科技;2001年01期
3 丁湖廣;紅菇野外蔭棚畦床栽培技術(上)[J];農(nóng)村百事通;2001年02期
4 錢建新,陳仁毅,張惠蘭;正紅菇的生長環(huán)境研究[J];福建林業(yè)科技;2003年04期
5 丁湖廣;紅菇野外大棚畦栽技術[J];農(nóng)技服務;2004年02期
6 王青云,石木標;中國紅菇的研究現(xiàn)狀與展望[J];中國食用菌;2004年04期
7 丁湖廣;紅菇野外栽培技術[J];農(nóng)家顧問;2004年04期
8 甘耀坤,趙良發(fā),戴盧,陳旭健,龐瑞媛,馮槐全,張慧;野生紅菇研究綜述[J];玉林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9 甘耀坤;陳旭健;馮槐全;韋姍珊;蘇福雄;;廣西容縣的紅菇資源及開發(fā)與保護[J];食用菌;2005年06期
10 陳旭健;甘耀坤;王名光;陳本宇;;紅菇的分離培養(yǎng)研究初探[J];玉林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肖冬來;陳宇航;張迪;曾志恒;;兩種紅菇科菌株部分保守序列分析及系統(tǒng)發(fā)育研究[A];海峽兩岸第十屆菌物學暨第三屆食藥用菌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11年
2 陳宇航;;正紅菇仿生栽培的理論與實踐[A];首屆海峽兩岸食(藥)用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3 林平光;繆紹崇;;永安林區(qū)正紅菇生態(tài)環(huán)境調察[A];首屆海峽兩岸食(藥)用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4 陳宇航;陳柳英;陳景瑜;林香地;;菌根多樣性對正紅菇仿生栽培的影響[A];第十屆全國食用菌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4年
5 劉剛;劉劍虹;趙德璋;宋鼎珊;;紅菇科蘑菇的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研究[A];中國光學學會2006年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6 張琳;侯冬巖;回瑞華;;ICP-MS法同時測定紅菇蔦果肉中的4種有害元素[A];中國化學會第29屆學術年會摘要集——第02分會:分離分析及微、納流控新方法[C];2014年
7 肖冬來;林勇;張迪;陳宇航;;正紅菇菌根真菌多樣性[A];2012年中國菌物學會學術年會會議摘要[C];2012年
8 黃維雅;劉艷如;黃建忠;;正紅菇菌絲體凝集素的分離純化與性質研究[A];華東六省一市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2010年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0年
9 李惠珍;李淑冰;許旭萍;謝華玲;;正紅菇培養(yǎng)菌絲體與野生子實體有效成分的比較分析[A];全國第6屆食用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李增祥;保護天然林:采紅菇的合作之路[N];三明日報;2012年
2 李增祥 陳華安;三明:擬出臺多項措施扶持紅菇產(chǎn)業(yè)發(fā)展[N];福建日報;2012年
3 本報記者 李增祥;紅菇產(chǎn)業(yè)化,路在腳下[N];三明日報;2012年
4 張知松 浙江大學中國農(nóng)村發(fā)展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導 黃祖輝;一個合作社,成就一個紅菇村[N];福建日報;2009年
5 黃珊 記者 馬少忠;依蘭引來野生“紅菇■”嫁給“龍頭”聘禮高[N];黑龍江日報;2004年
6 高曉蒙;依蘭家家都養(yǎng)“紅菇()”[N];黑龍江經(jīng)濟報;2011年
7 本報記者 陳云青;平菇染色變“紅菇” 老菇“裝嫩”賣高價[N];泉州晚報;2011年
8 李增祥;瘋狂的紅菇[N];福建日報;2012年
9 陳福平;松花江農(nóng)場推進“紅菇[”特色項目[N];黑龍江經(jīng)濟報;2014年
10 秦崇廣 劉獻 陳俊海;浪水鄉(xiāng)農(nóng)民靠采摘野生紅菇致富[N];中國特產(chǎn)報;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陳新華;廣東商品紅菇形態(tài)和分子鑒定、營養(yǎng)成分分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2 張巍;紅菇菌絲體培養(yǎng)多糖部分生物活性研究[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余玲;福建省紅菇遺傳多樣性的分子分析[D];福建農(nóng)林大學;2013年
2 郎秀杰;紅菇娘飲料穩(wěn)定體系及物理特性的研究[D];齊齊哈爾大學;2015年
3 梁飛宇;紅菇娘剝皮機的設計與分析[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5年
4 李淑冰;正紅菇菌絲體和多糖的深層發(fā)酵及有效成分的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1年
5 劉英姿;鐵i與紅菇抑菌作用及其抗氧化性能的比較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2年
6 黃維雅;正紅菇菌絲體凝集素的分離純化與性質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關鍵詞:紅菇娘剝皮機的設計與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4940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349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