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布置方式對機采棉水鹽運移規(guī)律影響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0-14 16:29
新疆是我國棉花的重要產(chǎn)區(qū),但在收獲期存在著人工采摘費時、費成本等問題。目的:為解決這一問題,兵團開始引入機械采棉工藝。機采棉種植是一種全新的模式,現(xiàn)存的水鹽運移規(guī)律和灌溉制度也缺乏科學針對性。對于以上問題,本文開展田間試驗,方法:主要探究了2種滴灌布置方式和3種不同灌水下限對棉田土壤水鹽的影響,并結(jié)合棉花生長發(fā)育、產(chǎn)量等指標的相應特征,提出了適宜新疆機采棉種植模式下節(jié)水抑鹽的滴灌布置方式和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的水分調(diào)控策略。有以下結(jié)果:(1)通過分析不同滴灌布置方式對機采棉田土壤水、鹽生存環(huán)境影響效果。土壤水分狀況整理如下:不同滴灌布置處理的棉田土壤水分動態(tài)變化隨著時間推移整體上基本變化一致,前期與后期含水量較低,中間時段土壤含水量較高。不同滴灌布置方式全生育期縱向剖面土壤含水量的整體變化趨勢基本一致,但對應到不同水平位點其豎直方向上水分含量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整體上,M1模式(一膜兩管)的土壤含水率偏低,棉株出現(xiàn)了一定程度的水分脅迫。土壤鹽分狀況整理如下:各處理隨著時間的推移土壤鹽分含量出現(xiàn)了一定的差異變化,但總體的變化趨勢基本相同,與土壤水分平均含量動態(tài)變化完全相反,前后期鹽分含量較高,中間時期...
【文章來源】:石河子大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7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技術(shù)路線圖
滴灌布置方式對機采棉水鹽運移規(guī)律影響研究102.2.1機采棉滴灌布置方式試驗2018年開展不同滴灌布置方式的測坑試驗,試驗小區(qū)為多年限棉花種植區(qū),播種的方式為“干播濕出”,播種日期:4月22日。出苗水灌溉日期:4月26日,定苗日期:5月9日,棉花采摘開始日期:9月20日,棉花采摘結(jié)束日期:10月28日。試驗區(qū)棉花采用2種滴灌布置方式,分別為一膜兩管六行(M1)和一膜三管六行(M2),種植模式示意圖如下:M1:布置方式為一膜兩管六行(圖2-1),覆膜寬度為2.05m,種植6行棉花,棉花窄行相隔10cm,寬行相隔66cm。棉花種植行距為:10cm-66cm-10cm-66cm-10cm。鋪設2根滴灌帶,2根滴灌帶分別布設于棉花寬行中央,距離棉花水平距離為33cm。M2:布置方式為一膜三管六行(圖2-2),覆膜寬度為2.05m,種植6行棉花,棉花窄行相隔10cm,寬行相隔66cm,棉花種植行距為:10cm-66cm-10cm-66cm-10cm。鋪設3根滴灌帶,其中一根布設在中間窄行棉花中央,距離棉花水平距離為5cm。另外2根滴灌帶布置在棉花窄行內(nèi)側(cè)10cm處,距離棉花水平距離為10cm。圖2-1機采棉M1種植模式示意圖(單位cm)Fig.2-1SchematicdiagramofplantingcottonM1plantingmode(unitcm)圖2-2機采棉M2種植模式示意圖(單位cm)Fig.2-2SchematicdiagramofplantingcottonM2plantingmode(unitcm)灌溉試驗設計中的灌水定額和灌溉頻率全部保持一致,每個處理重復三次,蕾期期間共灌水3次,灌溉頻率為9d/次,次灌水量為30mm,花鈴期期間共灌水9次,灌溉頻率為6d/次,次灌水量為40mm,苗期和吐絮期不做灌水處理,肥料隨水滴施,全生育期施用肥料和打頂?shù)忍镩g管理措施按照當?shù)卦囼灮亟y(tǒng)一對照管理。
滴灌布置方式對機采棉水鹽運移規(guī)律影響研究102.2.1機采棉滴灌布置方式試驗2018年開展不同滴灌布置方式的測坑試驗,試驗小區(qū)為多年限棉花種植區(qū),播種的方式為“干播濕出”,播種日期:4月22日。出苗水灌溉日期:4月26日,定苗日期:5月9日,棉花采摘開始日期:9月20日,棉花采摘結(jié)束日期:10月28日。試驗區(qū)棉花采用2種滴灌布置方式,分別為一膜兩管六行(M1)和一膜三管六行(M2),種植模式示意圖如下:M1:布置方式為一膜兩管六行(圖2-1),覆膜寬度為2.05m,種植6行棉花,棉花窄行相隔10cm,寬行相隔66cm。棉花種植行距為:10cm-66cm-10cm-66cm-10cm。鋪設2根滴灌帶,2根滴灌帶分別布設于棉花寬行中央,距離棉花水平距離為33cm。M2:布置方式為一膜三管六行(圖2-2),覆膜寬度為2.05m,種植6行棉花,棉花窄行相隔10cm,寬行相隔66cm,棉花種植行距為:10cm-66cm-10cm-66cm-10cm。鋪設3根滴灌帶,其中一根布設在中間窄行棉花中央,距離棉花水平距離為5cm。另外2根滴灌帶布置在棉花窄行內(nèi)側(cè)10cm處,距離棉花水平距離為10cm。圖2-1機采棉M1種植模式示意圖(單位cm)Fig.2-1SchematicdiagramofplantingcottonM1plantingmode(unitcm)圖2-2機采棉M2種植模式示意圖(單位cm)Fig.2-2SchematicdiagramofplantingcottonM2plantingmode(unitcm)灌溉試驗設計中的灌水定額和灌溉頻率全部保持一致,每個處理重復三次,蕾期期間共灌水3次,灌溉頻率為9d/次,次灌水量為30mm,花鈴期期間共灌水9次,灌溉頻率為6d/次,次灌水量為40mm,苗期和吐絮期不做灌水處理,肥料隨水滴施,全生育期施用肥料和打頂?shù)忍镩g管理措施按照當?shù)卦囼灮亟y(tǒng)一對照管理。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南疆兩種膜下滴灌布管方式對機采棉產(chǎn)量和品質(zhì)的影響[J]. 蔡利華,練文明,邰紅忠,戴翠榮,吳博,盧金寶,王獻禮,賀美球,周龍,趙靜. 干旱地區(qū)農(nóng)業(yè)研究. 2019(02)
[2]基于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視角的新疆棉花產(chǎn)業(yè)發(fā)展研究[J]. 李娜,趙麗娜. 山東紡織經(jīng)濟. 2019(01)
[3]我國機采棉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現(xiàn)狀分析[J]. 中國棉花加工. 2018(06)
[4]解讀《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綱要(2006-2020年)調(diào)整方案》[J]. 郭誰瓊,胡海波. 現(xiàn)代城市研究. 2018(11)
[5]機采棉模式下滴灌毛管布置方式對土壤水鹽運移及產(chǎn)量的影響[J]. 王萌萌,呂廷波,何新林,曹玉斌,王東旺. 中國農(nóng)村水利水電. 2018(08)
[6]土壤質(zhì)地對機采棉土壤水熱狀況及生長發(fā)育影響研究[J]. 王萌萌,何新林,呂廷波,曹玉斌,王東旺. 灌溉排水學報. 2017(10)
[7]新疆機采模式下棉花株行距配置對冠層結(jié)構(gòu)指標及產(chǎn)量的影響[J]. 李建峰,王聰,梁福斌,陳厚川,田景山,康鵬,張旺鋒. 棉花學報. 2017(02)
[8]不同灌水處理對機采棉干物質(zhì)和氮素運移及產(chǎn)量的影響[J]. 李淦,高麗麗,康正華,李健偉,王蜜蜂,馬云珍,張巨松. 棉花學報. 2016(04)
[9]膜下滴灌布置方式對土壤水鹽運移和產(chǎn)量的影響[J]. 汪昌樹,楊鵬年,于宴民,邸飛艷,黃繁昌. 干旱地區(qū)農(nóng)業(yè)研究. 2016(04)
[10]土壤水分鹽分運移研究進展綜述[J]. 時祥順,滕曉飛,孫麒,張聰,孫曉磊. 廣州化工. 2016(05)
碩士論文
[1]南疆機采棉膜下滴灌土壤水分運移特征、耗水規(guī)律及產(chǎn)量品質(zhì)研究[D]. 姚名澤.甘肅農(nóng)業(yè)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436476
【文章來源】:石河子大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7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技術(shù)路線圖
滴灌布置方式對機采棉水鹽運移規(guī)律影響研究102.2.1機采棉滴灌布置方式試驗2018年開展不同滴灌布置方式的測坑試驗,試驗小區(qū)為多年限棉花種植區(qū),播種的方式為“干播濕出”,播種日期:4月22日。出苗水灌溉日期:4月26日,定苗日期:5月9日,棉花采摘開始日期:9月20日,棉花采摘結(jié)束日期:10月28日。試驗區(qū)棉花采用2種滴灌布置方式,分別為一膜兩管六行(M1)和一膜三管六行(M2),種植模式示意圖如下:M1:布置方式為一膜兩管六行(圖2-1),覆膜寬度為2.05m,種植6行棉花,棉花窄行相隔10cm,寬行相隔66cm。棉花種植行距為:10cm-66cm-10cm-66cm-10cm。鋪設2根滴灌帶,2根滴灌帶分別布設于棉花寬行中央,距離棉花水平距離為33cm。M2:布置方式為一膜三管六行(圖2-2),覆膜寬度為2.05m,種植6行棉花,棉花窄行相隔10cm,寬行相隔66cm,棉花種植行距為:10cm-66cm-10cm-66cm-10cm。鋪設3根滴灌帶,其中一根布設在中間窄行棉花中央,距離棉花水平距離為5cm。另外2根滴灌帶布置在棉花窄行內(nèi)側(cè)10cm處,距離棉花水平距離為10cm。圖2-1機采棉M1種植模式示意圖(單位cm)Fig.2-1SchematicdiagramofplantingcottonM1plantingmode(unitcm)圖2-2機采棉M2種植模式示意圖(單位cm)Fig.2-2SchematicdiagramofplantingcottonM2plantingmode(unitcm)灌溉試驗設計中的灌水定額和灌溉頻率全部保持一致,每個處理重復三次,蕾期期間共灌水3次,灌溉頻率為9d/次,次灌水量為30mm,花鈴期期間共灌水9次,灌溉頻率為6d/次,次灌水量為40mm,苗期和吐絮期不做灌水處理,肥料隨水滴施,全生育期施用肥料和打頂?shù)忍镩g管理措施按照當?shù)卦囼灮亟y(tǒng)一對照管理。
滴灌布置方式對機采棉水鹽運移規(guī)律影響研究102.2.1機采棉滴灌布置方式試驗2018年開展不同滴灌布置方式的測坑試驗,試驗小區(qū)為多年限棉花種植區(qū),播種的方式為“干播濕出”,播種日期:4月22日。出苗水灌溉日期:4月26日,定苗日期:5月9日,棉花采摘開始日期:9月20日,棉花采摘結(jié)束日期:10月28日。試驗區(qū)棉花采用2種滴灌布置方式,分別為一膜兩管六行(M1)和一膜三管六行(M2),種植模式示意圖如下:M1:布置方式為一膜兩管六行(圖2-1),覆膜寬度為2.05m,種植6行棉花,棉花窄行相隔10cm,寬行相隔66cm。棉花種植行距為:10cm-66cm-10cm-66cm-10cm。鋪設2根滴灌帶,2根滴灌帶分別布設于棉花寬行中央,距離棉花水平距離為33cm。M2:布置方式為一膜三管六行(圖2-2),覆膜寬度為2.05m,種植6行棉花,棉花窄行相隔10cm,寬行相隔66cm,棉花種植行距為:10cm-66cm-10cm-66cm-10cm。鋪設3根滴灌帶,其中一根布設在中間窄行棉花中央,距離棉花水平距離為5cm。另外2根滴灌帶布置在棉花窄行內(nèi)側(cè)10cm處,距離棉花水平距離為10cm。圖2-1機采棉M1種植模式示意圖(單位cm)Fig.2-1SchematicdiagramofplantingcottonM1plantingmode(unitcm)圖2-2機采棉M2種植模式示意圖(單位cm)Fig.2-2SchematicdiagramofplantingcottonM2plantingmode(unitcm)灌溉試驗設計中的灌水定額和灌溉頻率全部保持一致,每個處理重復三次,蕾期期間共灌水3次,灌溉頻率為9d/次,次灌水量為30mm,花鈴期期間共灌水9次,灌溉頻率為6d/次,次灌水量為40mm,苗期和吐絮期不做灌水處理,肥料隨水滴施,全生育期施用肥料和打頂?shù)忍镩g管理措施按照當?shù)卦囼灮亟y(tǒng)一對照管理。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南疆兩種膜下滴灌布管方式對機采棉產(chǎn)量和品質(zhì)的影響[J]. 蔡利華,練文明,邰紅忠,戴翠榮,吳博,盧金寶,王獻禮,賀美球,周龍,趙靜. 干旱地區(qū)農(nóng)業(yè)研究. 2019(02)
[2]基于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視角的新疆棉花產(chǎn)業(yè)發(fā)展研究[J]. 李娜,趙麗娜. 山東紡織經(jīng)濟. 2019(01)
[3]我國機采棉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現(xiàn)狀分析[J]. 中國棉花加工. 2018(06)
[4]解讀《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綱要(2006-2020年)調(diào)整方案》[J]. 郭誰瓊,胡海波. 現(xiàn)代城市研究. 2018(11)
[5]機采棉模式下滴灌毛管布置方式對土壤水鹽運移及產(chǎn)量的影響[J]. 王萌萌,呂廷波,何新林,曹玉斌,王東旺. 中國農(nóng)村水利水電. 2018(08)
[6]土壤質(zhì)地對機采棉土壤水熱狀況及生長發(fā)育影響研究[J]. 王萌萌,何新林,呂廷波,曹玉斌,王東旺. 灌溉排水學報. 2017(10)
[7]新疆機采模式下棉花株行距配置對冠層結(jié)構(gòu)指標及產(chǎn)量的影響[J]. 李建峰,王聰,梁福斌,陳厚川,田景山,康鵬,張旺鋒. 棉花學報. 2017(02)
[8]不同灌水處理對機采棉干物質(zhì)和氮素運移及產(chǎn)量的影響[J]. 李淦,高麗麗,康正華,李健偉,王蜜蜂,馬云珍,張巨松. 棉花學報. 2016(04)
[9]膜下滴灌布置方式對土壤水鹽運移和產(chǎn)量的影響[J]. 汪昌樹,楊鵬年,于宴民,邸飛艷,黃繁昌. 干旱地區(qū)農(nóng)業(yè)研究. 2016(04)
[10]土壤水分鹽分運移研究進展綜述[J]. 時祥順,滕曉飛,孫麒,張聰,孫曉磊. 廣州化工. 2016(05)
碩士論文
[1]南疆機采棉膜下滴灌土壤水分運移特征、耗水規(guī)律及產(chǎn)量品質(zhì)研究[D]. 姚名澤.甘肅農(nóng)業(yè)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4364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343647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