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鐵凝小說的敘事藝術(shù)
本文關鍵詞:論鐵凝小說的敘事藝術(shù)
更多相關文章: 鐵凝小說 敘事結(jié)構(gòu) 敘事時間 敘事視角與聲音 意象敘事
【摘要】:鐵凝是當代文壇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從創(chuàng)作之初,鐵凝的作品就受到讀者及評論者的青睞,這不僅僅是因為她作品的內(nèi)容具有飽滿的趣味和深刻的內(nèi)涵,還因為她巧妙地運用了多種敘事藝術(shù),使作品的內(nèi)容和形式達到了完美的契合。本文以鐵凝近四十年的創(chuàng)作為研究對象,以中西方經(jīng)典敘事學理論為理論支撐,考察鐵凝小說的敘事藝術(shù)。分為四章,分別從敘事結(jié)構(gòu),敘事時間,敘事視角和聲音以及意象敘事四個方面入手,分析鐵凝小說在結(jié)構(gòu)故事,幻化時間,選擇視角與聲音,經(jīng)營意象等方面的獨到之處。第一章從敘事結(jié)構(gòu)入手,著重分析鐵凝小說結(jié)構(gòu)中雙線并置的特色和人物設置的對稱原則;并揭示她獨創(chuàng)性的“反思對話體”體式及數(shù)字程序的巧妙運用。這些手法的運用,使鐵凝小說的結(jié)構(gòu)既精巧,又自然。第二章從敘事時間入手,主要探討鐵凝小說敘事時間刻度的選擇、敘事時序的編排、敘事時距及敘事頻率的把握這三個方面的特色。從時間的刻度到時間的長度,鐵凝完全將客觀的時間幻化成為自己主觀的時間。第三章從敘事視角及敘事聲音兩個方面出發(fā),分析鐵凝小說中敘事視角的多元化和流動性,敘事聲音的分離與和鳴。鐵凝在小說創(chuàng)作中,靈活地運用多種敘事視角及敘事聲音,將每一個故事都講得引人入勝。第四章從意象敘事視角,論述鐵凝小說中意象的營造在凝聚主題意義、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這兩個方面的作用。意象敘事是中國敘事文學的重要特征,鐵凝常常將一些重要的意象作為“文眼”來凝聚主題,或作為故事情節(jié)的紐帶來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有意味的意象對接,有力地提升了其敘事的詩化程度和審美濃度。
【關鍵詞】:鐵凝小說 敘事結(jié)構(gòu) 敘事時間 敘事視角與聲音 意象敘事
【學位授予單位】:揚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I207.42
【目錄】: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5
- 緒論5-9
- 第一章 編排與組合——結(jié)構(gòu)的設置9-17
- 第一節(jié) 雙線并置與對稱原則9-13
- 第二節(jié) “反思對話體”與數(shù)字程序13-17
- 第二章 “錯時”與“快慢”——時間的幻化17-28
- 第一節(jié) 時間刻度的選取與時序編排17-22
- 第二節(jié) 時距與頻率的把握22-28
- 第三章 “看”與“說”——視角與聲音的選擇28-40
- 第一節(jié) 視角的多元化與流動性28-34
- 第二節(jié) 聲音的分離與和鳴34-40
- 第四章 具象與抽象——意象的經(jīng)營40-48
- 第一節(jié) 意象凝聚主題40-44
- 第二節(jié) 意象推動情節(jié)44-48
- 結(jié)語48-50
- 參考文獻50-53
- 致謝53-5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秋棉,周海麗;掙扎的韌性與反抗的無奈——對鐵凝小說中人物生存困境的解讀[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2 褚洪敏;;溫暖孤獨旅程——鐵凝小說中的流浪意識[J];理論與創(chuàng)作;2006年05期
3 景瑩;;拯救孤獨,挽住溫暖——試談鐵凝小說的一個寫作視角[J];內(nèi)蒙古電大學刊;2006年12期
4 孔嵐嵐;;心靈的回歸——論鐵凝小說的女性救贖意識[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7年26期
5 趙文花;;鐵凝小說的幽默諧謔[J];時代文學(下半月);2008年03期
6 孫亞明;;論鐵凝小說對人物的心理透視方式[J];無錫商業(yè)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7 景瑩;黃吉;;成長的煩惱——試論鐵凝小說中青少年成長的困境[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8 徐鵬燕;;簡論鐵凝小說中的寬容主題[J];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9 王麗君;;鐵凝小說研究綜述[J];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年03期
10 姜哲;;鐵凝小說女性意識的逐步深化[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吳玲;;鐵凝小說言語修辭[A];2007年福建省辭書學會第18屆年會論文提要集[C];2007年
2 周雪;;我們的精神家園——鐵凝小說《笨花》的尋找與回歸[A];中國當代文學研究·2006卷[C];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曉梅;論鐵凝小說的人性叩問[D];揚州大學;2003年
2 胡星紅;論鐵凝小說的敘事藝術(shù)[D];揚州大學;2015年
3 李璀;鐵凝小說的心理透視[D];陜西師范大學;2009年
4 李紅梅;論鐵凝小說中的悲劇性[D];河北大學;2008年
5 李士君;論鐵凝小說的敘事策略[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6 曹靜;鐵凝小說中女性人物生存景況的多維度探微[D];蘭州大學;2011年
7 賀爽;論鐵凝小說中的女性意識[D];華南師范大學;2005年
8 蘇曉芳;論鐵凝小說的懺悔意識[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9 宋益群;鐵凝小說創(chuàng)作論[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10 王豐;尋找與審視——論鐵凝小說中的女性自我認同[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70822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zaizhiboshi/708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