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之洞古文與駢文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2-11 10:27
作為清代洋務派代表人物、“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的張之洞,不僅對中國的近代化歷程影響深遠,還因其卓越的詩文成就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張之洞文學方面的成就,集中以其詩歌創(chuàng)作成就最大,但其實張之洞的古文與駢文創(chuàng)作亦成就斐然,值得我們重視與研究。本文主要對張之洞的古文與駢文進行研究。全文除緒論、結(jié)語外共四章。緒論部分主要就研究緣起、研究現(xiàn)狀與研究對象進行說明。文章第一章主要對張之洞的生平、思想與創(chuàng)作概況進行梳理分析。首先在充分了解其生平的基礎(chǔ)上,將張之洞的古文與駢文創(chuàng)作以巡撫山西為界,分為投身洋務前期與投身洋務后期兩個階段進行梳理、分析,以期能更清楚的看到張之洞各個時期的思想變化與文章創(chuàng)作之間的關(guān)系。第二章主要探討張之洞的古文創(chuàng)作。文章重點提煉出了張之洞古文自我向儒心志的表達、經(jīng)世致用思想的闡發(fā)與學術(shù)文章觀念的表達等三個主要思想內(nèi)容。第一節(jié)主要研究在堅定的儒家本位觀念的指導下,張之洞所展現(xiàn)出的傳統(tǒng)儒家君子的典型與中西會通的保守儒臣兩個形象;第二節(jié)主要從經(jīng)世教育的實踐和經(jīng)世思想的發(fā)展兩個方面來闡釋張之洞的經(jīng)世致用思想;第三節(jié)則主要從對張之洞的經(jīng)學觀念與詩文觀念的闡發(fā)來認識其學術(shù)...
【文章來源】:湖南師范大學湖南省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7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研究緣起
二、研究現(xiàn)狀
三、研究對象
第一章 張之洞的生平、思想與創(chuàng)作概況
第一節(jié) 投身洋務前期
第二節(jié) 投身洋務后期
第二章 張之洞的古文創(chuàng)作
第一節(jié) 自我向儒心志的表達
第二節(jié) 經(jīng)世致用思想的闡發(fā)
第三節(jié) 學術(shù)文章觀念的表達
第三章 張之洞的駢文創(chuàng)作
第一節(jié) 壽序:層次謹嚴,氣息淵雅
第二節(jié) 表文:筆力雄健,氣勢雄渾
第三節(jié) 祭文:短篇小制,歌功頌德
第四章 張之洞古文與駢文創(chuàng)作的不同之處
第一節(jié) 古文與駢文創(chuàng)作的不同觀念
第二節(jié) 務實致用的古文寫作
第三節(jié) 典雅醇正的駢文風貌
結(jié)語
附錄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張之洞與近代“江南”詩學[J]. 王守雪. 湖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7(06)
[2]張之洞詩學及詩作之“宋意”辨析[J]. 付紅妹. 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7(02)
[3]論張之洞“清切”之詩學觀[J]. 董宏斌,劉倩. 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04)
[4]靈童少年張之洞——《天香閣十二齡課草》讀后[J]. 何長鳳. 貴陽文史. 2009(04)
[5]能將宋意入唐格——論張之洞的詩歌創(chuàng)作[J]. 龐堅. 中文自學指導. 2009(02)
[6]從詩歌創(chuàng)作看張之洞的真性情[J]. 唐浩明. 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1998(01)
[7]張之洞的《半山亭記》[J]. 蔣相浦. 貴州文史叢刊. 1993(02)
[8]新舊交替社會中的復古詩家——評晚清詩人張之洞[J]. 張修齡,馬衛(wèi)中. 蘇州大學學報. 1992(02)
博士論文
[1]張之洞詩學及詩歌創(chuàng)作研究[D]. 祝伊湄.華東師范大學 2010
碩士論文
[1]張之洞詩歌與湖湘文化關(guān)系研究[D]. 齊作獻.湖北師范大學 2018
[2]張之洞癸卯年心態(tài)、詩作及政治轉(zhuǎn)向[D]. 葉宇濤.華中師范大學 2018
[3]張之洞散文研究[D]. 劉士義.蘭州大學 2010
[4]張之洞其人其詩[D]. 夏秀華.蘇州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620113
【文章來源】:湖南師范大學湖南省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7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研究緣起
二、研究現(xiàn)狀
三、研究對象
第一章 張之洞的生平、思想與創(chuàng)作概況
第一節(jié) 投身洋務前期
第二節(jié) 投身洋務后期
第二章 張之洞的古文創(chuàng)作
第一節(jié) 自我向儒心志的表達
第二節(jié) 經(jīng)世致用思想的闡發(fā)
第三節(jié) 學術(shù)文章觀念的表達
第三章 張之洞的駢文創(chuàng)作
第一節(jié) 壽序:層次謹嚴,氣息淵雅
第二節(jié) 表文:筆力雄健,氣勢雄渾
第三節(jié) 祭文:短篇小制,歌功頌德
第四章 張之洞古文與駢文創(chuàng)作的不同之處
第一節(jié) 古文與駢文創(chuàng)作的不同觀念
第二節(jié) 務實致用的古文寫作
第三節(jié) 典雅醇正的駢文風貌
結(jié)語
附錄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張之洞與近代“江南”詩學[J]. 王守雪. 湖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7(06)
[2]張之洞詩學及詩作之“宋意”辨析[J]. 付紅妹. 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7(02)
[3]論張之洞“清切”之詩學觀[J]. 董宏斌,劉倩. 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04)
[4]靈童少年張之洞——《天香閣十二齡課草》讀后[J]. 何長鳳. 貴陽文史. 2009(04)
[5]能將宋意入唐格——論張之洞的詩歌創(chuàng)作[J]. 龐堅. 中文自學指導. 2009(02)
[6]從詩歌創(chuàng)作看張之洞的真性情[J]. 唐浩明. 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1998(01)
[7]張之洞的《半山亭記》[J]. 蔣相浦. 貴州文史叢刊. 1993(02)
[8]新舊交替社會中的復古詩家——評晚清詩人張之洞[J]. 張修齡,馬衛(wèi)中. 蘇州大學學報. 1992(02)
博士論文
[1]張之洞詩學及詩歌創(chuàng)作研究[D]. 祝伊湄.華東師范大學 2010
碩士論文
[1]張之洞詩歌與湖湘文化關(guān)系研究[D]. 齊作獻.湖北師范大學 2018
[2]張之洞癸卯年心態(tài)、詩作及政治轉(zhuǎn)向[D]. 葉宇濤.華中師范大學 2018
[3]張之洞散文研究[D]. 劉士義.蘭州大學 2010
[4]張之洞其人其詩[D]. 夏秀華.蘇州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6201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62011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