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韓國留學生漢語正反問句習得調(diào)查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3-25 04:31
正反問句作為漢語疑問句使用頻率較高類型之一,既是對外漢語教學的重點,也是韓國留學生習得過程中易現(xiàn)偏誤的語法點。然而目前,關于韓國留學生漢語正反問句習得方面的研究較少,為進一步挖掘其相關習得情況和偏誤成因,筆者將通過此次調(diào)查完善韓國留學生在正反問句習得情況,以求提高韓國留學生漢語正反問句學習效率。本文主要由四部分構成。第一部分為緒論,主要闡述了漢語正反問句的內(nèi)涵、研究現(xiàn)狀及選題相關研究工作。第二部分為韓國留學生漢語正反問句習得情況調(diào)查。本部分主要闡述調(diào)查問卷的設計、實施方法、學習者正反問句習得問題的調(diào)查基本結果。第三部分主要總結了韓國留學生在漢語正反問句習得過程中存在的四類偏誤并分析了偏誤形成的原因。這一部分先將韓國留學生漢語正反問句習得過程中出現(xiàn)的偏誤分為誤代、誤加疑問詞“嗎”、成分遺漏、語序不當共四方面偏誤并進行詳盡的闡述。之后對影響韓國學習者習得偏誤的的具體因素進行原因分析,一是學習者因素,二是教師因素,三是學習環(huán)境因素。第四部分是有關提高韓國留學生的正反問句習得效果的若干教學建議。首先是關于漢語教師的教學建議。教師要調(diào)整教學順序及教學側重點,對比中韓正反問句的句式特點,明確中韓正...
【文章來源】:沈陽師范大學遼寧省
【文章頁數(shù)】:4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正反問句的內(nèi)涵
(一)正反問句的涵義
(二)正反問句的構成及類型
二、現(xiàn)代漢語正反問句的研究現(xiàn)狀
(一)現(xiàn)代漢語正反問句的本體研究現(xiàn)狀
(二)留學生漢語正反問句的對外漢語教學研究現(xiàn)狀
三、選題意義
四、相關研究
(一)研究方法
(二)理論基礎
(三)創(chuàng)新之處
第一章 韓國留學生漢語正反問句習得狀況調(diào)查
第一節(jié) 問卷調(diào)查的設計與實施
一、調(diào)查對象及實施情況
二、調(diào)查目的及內(nèi)容
第二節(jié) 調(diào)查問卷基本結果
第二章 韓國留學生漢語正反問句習得偏誤類型及成因分析
第一節(jié) 韓國留學生漢語正反問習得存在的偏誤類型
一、誤代
二、誤加疑問詞“嗎”
三、成分遺漏
四、語序不當
第二節(jié) 偏誤成因分析
一、學生因素
二、教師因素
三、學習環(huán)境因素
第三章 提高韓國留學生漢語正反問句習得效果的若干教學建議
第一節(jié) 漢語教師教學方面的建議
一、依據(jù)學生特點設計教學順序及側重點
二、通過中韓句式比較闡明漢語正反問句特點
三、創(chuàng)建正反問句交際語境進行實踐練習
第二節(jié) 學習者習得建議
一、課前預習相關知識
二、課上積極參與練習
三、課后鞏固教學內(nèi)容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后記
個人簡歷
在學期間公開發(fā)表論文及著作情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正反問句性質(zhì)表達及功能標記[J]. 王琴,姜浩. 韶關學院學報. 2017(10)
[2]反復問句的聯(lián)合結構分析[J]. 鄧思穎. 現(xiàn)代外語. 2016(06)
[3]漢語正反問句的生成句法研究[J]. 陸志軍,曾丹. 外國語文. 2014(05)
[4]漢語反復問句生成機制的實例化及相關句法問題[J]. 田源,徐杰. 長江學術. 2014(04)
[5]最簡方案下漢語反復問句的句法分析[J]. 張孝榮,肖奇民. 現(xiàn)代外語. 2014(03)
[6]“A不AB”與“AB不A”兩種反復問句的統(tǒng)一處理及相關的句法問題[J]. 徐杰,田源. 當代語言學. 2013 (04)
[7]正反問句的句法特征及語義分析[J]. 方玲玲. 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04)
[8]漢語正反問句的生成機制[J]. 王娟. 蘭州學刊. 2010(07)
[9]正反問、選擇問的答句類型及其生成機制[J]. 佟福奇,佟淑玲. 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09(05)
[10]對外漢語教學語法疑問句系統(tǒng)考察[J]. 蔡建豐. 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 2009(01)
碩士論文
[1]留學生“X不X”正反問句習得研究及相關教學問題[D]. 李惠萍.浙江師范大學 2018
[2]正反問句的對外漢語口語教學研究[D]. 薛亞敏.華中師范大學 2018
[3]來華留學生正反疑問句習得偏誤分析[D]. 牛杰.鄭州大學 2018
[4]“V不V”、“V不”和“V嗎”比較研究[D]. 李陽.吉林大學 2017
[5]印度留學生漢語正反問句習得研究[D]. 唐言.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 2017
[6]母語為英語的漢語學習者“V不V”格式習得偏誤研究[D]. 蔣雨馨.湖南大學 2016
[7]初級韓國留學生習得漢語疑問句的偏誤研究[D]. 黃娟.蘇州大學 2016
[8]初級階段留學生三類問句使用情況考察[D]. 金璐.南京師范大學 2014
[9]菲律賓中學生漢語正反問句習得情況考察[D]. 游青青.福建師范大學 2013
[10]泰國中學生漢語疑問句習得偏誤研究[D]. 廖偉.湖南師范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099030
【文章來源】:沈陽師范大學遼寧省
【文章頁數(shù)】:4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正反問句的內(nèi)涵
(一)正反問句的涵義
(二)正反問句的構成及類型
二、現(xiàn)代漢語正反問句的研究現(xiàn)狀
(一)現(xiàn)代漢語正反問句的本體研究現(xiàn)狀
(二)留學生漢語正反問句的對外漢語教學研究現(xiàn)狀
三、選題意義
四、相關研究
(一)研究方法
(二)理論基礎
(三)創(chuàng)新之處
第一章 韓國留學生漢語正反問句習得狀況調(diào)查
第一節(jié) 問卷調(diào)查的設計與實施
一、調(diào)查對象及實施情況
二、調(diào)查目的及內(nèi)容
第二節(jié) 調(diào)查問卷基本結果
第二章 韓國留學生漢語正反問句習得偏誤類型及成因分析
第一節(jié) 韓國留學生漢語正反問習得存在的偏誤類型
一、誤代
二、誤加疑問詞“嗎”
三、成分遺漏
四、語序不當
第二節(jié) 偏誤成因分析
一、學生因素
二、教師因素
三、學習環(huán)境因素
第三章 提高韓國留學生漢語正反問句習得效果的若干教學建議
第一節(jié) 漢語教師教學方面的建議
一、依據(jù)學生特點設計教學順序及側重點
二、通過中韓句式比較闡明漢語正反問句特點
三、創(chuàng)建正反問句交際語境進行實踐練習
第二節(jié) 學習者習得建議
一、課前預習相關知識
二、課上積極參與練習
三、課后鞏固教學內(nèi)容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后記
個人簡歷
在學期間公開發(fā)表論文及著作情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正反問句性質(zhì)表達及功能標記[J]. 王琴,姜浩. 韶關學院學報. 2017(10)
[2]反復問句的聯(lián)合結構分析[J]. 鄧思穎. 現(xiàn)代外語. 2016(06)
[3]漢語正反問句的生成句法研究[J]. 陸志軍,曾丹. 外國語文. 2014(05)
[4]漢語反復問句生成機制的實例化及相關句法問題[J]. 田源,徐杰. 長江學術. 2014(04)
[5]最簡方案下漢語反復問句的句法分析[J]. 張孝榮,肖奇民. 現(xiàn)代外語. 2014(03)
[6]“A不AB”與“AB不A”兩種反復問句的統(tǒng)一處理及相關的句法問題[J]. 徐杰,田源. 當代語言學. 2013 (04)
[7]正反問句的句法特征及語義分析[J]. 方玲玲. 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04)
[8]漢語正反問句的生成機制[J]. 王娟. 蘭州學刊. 2010(07)
[9]正反問、選擇問的答句類型及其生成機制[J]. 佟福奇,佟淑玲. 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09(05)
[10]對外漢語教學語法疑問句系統(tǒng)考察[J]. 蔡建豐. 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 2009(01)
碩士論文
[1]留學生“X不X”正反問句習得研究及相關教學問題[D]. 李惠萍.浙江師范大學 2018
[2]正反問句的對外漢語口語教學研究[D]. 薛亞敏.華中師范大學 2018
[3]來華留學生正反疑問句習得偏誤分析[D]. 牛杰.鄭州大學 2018
[4]“V不V”、“V不”和“V嗎”比較研究[D]. 李陽.吉林大學 2017
[5]印度留學生漢語正反問句習得研究[D]. 唐言.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 2017
[6]母語為英語的漢語學習者“V不V”格式習得偏誤研究[D]. 蔣雨馨.湖南大學 2016
[7]初級韓國留學生習得漢語疑問句的偏誤研究[D]. 黃娟.蘇州大學 2016
[8]初級階段留學生三類問句使用情況考察[D]. 金璐.南京師范大學 2014
[9]菲律賓中學生漢語正反問句習得情況考察[D]. 游青青.福建師范大學 2013
[10]泰國中學生漢語疑問句習得偏誤研究[D]. 廖偉.湖南師范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09903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099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