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尤恩小說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05 13:33
伊恩·麥克尤恩無疑是英國文壇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在創(chuàng)作之初,他筆下的作品充斥著扭曲、暴亂等思想,被稱作“恐怖伊恩”。盡管在時間的推移下,其創(chuàng)作特色出現(xiàn)了不小的改變,但女性個體的形象與發(fā)展始終是他關(guān)注的焦點。本文以麥克尤恩的小說做為研究文本,并根據(jù)其文學(xué)風(fēng)格的變革,把他筆下的作品梳理為三大階段,第一階段選取作品《最初的愛情,最后的儀式》、《床笫之間》和《只愛陌生人》,第二階段選取作品《時間中的孩子》、《愛無可忍》,第三階段以《甜牙》為代表進行文本細讀,從各個時期的麥克尤恩筆下的女性形象為切入點,圍繞女性角色的變化歷程做出系統(tǒng)、透徹的剖析,并解讀作者自身女性觀的改變。該論文主要內(nèi)容分為:開篇為緒論,大致列舉了麥克尤恩的創(chuàng)作資料,并整理、描述圍繞這位作者構(gòu)架的學(xué)術(shù)體系,綜述了其主要的研究方向,揭露出其中的盲區(qū)與薄弱點,從而確立本次探究的框架與脈絡(luò)。第一章圍繞《最初的愛情,最后的儀式》、《只愛陌生人》兩部作品展開鑒賞與解讀。第一節(jié)展現(xiàn)了作品中女性人物被當(dāng)作物而不是人來對待,其中有許多女性角色被虐待或成為男權(quán)壓抑下的受害者。女性的物化不僅表現(xiàn)在人身體上,還有對無生命受害者的虐待。在第二節(jié)和第三節(jié)中...
【文章來源】:伊犁師范大學(xué)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
【文章頁數(shù)】:45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國外硏究綜述
二、國內(nèi)研究綜述
第一章 被物化與壓迫的女性形象:《最初的愛情,最后的儀式》與《只愛陌生人》
1.1 女性個體地位的淪喪
1.1.1 女性失去話語權(quán)
1.1.2 女性成為附屬品
1.2 男權(quán)思想壓抑下的女性
1.2.1 施虐與受虐
1.2.2 對純潔無知女性的侵害
1.3 女性對男權(quán)的病態(tài)依附
1.3.1 卡羅琳自我認同感消退
1.3.2 敏娜的女性身份危機
第二章 逐漸強大的女性形象:《時間中的孩子》與《愛無可忍》
2.1 母性身份的建構(gòu)
2.1.1 朱莉作為強大的母性象征
2.1.2 塞爾瑪成為查爾斯的“母親”
2.2 女性力量的不斷強大
2.2.1 朱莉自主意識的覺醒
2.2.2 克拉麗莎具有獨立的認知和地位
2.3 女性回歸傳統(tǒng)家庭
第三章 重建主體地位的女性形象:《甜牙》
3.1 塞麗娜突破傳統(tǒng)的女性身份
3.2 女性成為獨立個體——反抗者與對話者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著作類
期刊論文
學(xué)位論文
外文文獻
作者簡介
致謝
伊犁師范大學(xué)碩士研究生學(xué)位論文導(dǎo)師評閱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試論《甜牙》中女性性別身份的建構(gòu)[J]. 齊雪艷. 伊犁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 2019(01)
[2]麥克尤恩小說《愛無可忍》的電影改編[J]. 齊雪艷. 電影文學(xué). 2016(23)
[3]在贖罪中成長——解讀伊恩·麥克尤恩《贖罪》的成長主題[J]. 蔡曉燕. 作家. 2009(02)
[4]男性氣質(zhì)與性別政治——解讀伊恩.麥克尤恩的《家庭制造》[J]. 邱楓. 外國文學(xué). 2007(01)
[5]成長的迷誤——評麥克尤恩的長篇小說《水泥花園》[J]. 張和龍. 當(dāng)代外國文學(xué). 2003(04)
[6]評《陌生人的安慰》[J]. 藍純. 外國文學(xué). 1998(06)
[7]伊恩·麥克尤恩其人其作[J]. 藍純. 外國文學(xué). 1998(06)
[8]當(dāng)代英國青年小說家作品特色[J]. 瞿世鏡. 上海社會科學(xué)院學(xué)術(shù)季刊. 1995(01)
博士論文
[1]歷史與當(dāng)下危機中的伊恩·麥克尤恩小說[D]. 胡慧勇.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 2013
[2]移情視閾下的伊恩·麥克尤恩小說研究[D]. 羅媛.南京大學(xué) 2012
[3]伊恩·麥克尤恩主要小說中的倫理困境[D]. 沈曉紅.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 2010
碩士論文
[1]封閉與疏離[D]. 王展燕.江南大學(xué) 2013
[2]純真的黑暗 隱約的不安[D]. 江娟娟.南京師范大學(xué) 2013
[3]伊恩·麥克尤恩小說中的“非常態(tài)成長”主題研究[D]. 楊燕.暨南大學(xué) 2012
[4]麥克尤恩成長小說敘事特征初探[D]. 郭鳳.西北大學(xué) 2010
[5]在孤獨、困惑和遺憾中尋找生命的意義[D]. 趙穎鈺.四川師范大學(xué) 2010
本文編號:2958757
【文章來源】:伊犁師范大學(xué)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
【文章頁數(shù)】:45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國外硏究綜述
二、國內(nèi)研究綜述
第一章 被物化與壓迫的女性形象:《最初的愛情,最后的儀式》與《只愛陌生人》
1.1 女性個體地位的淪喪
1.1.1 女性失去話語權(quán)
1.1.2 女性成為附屬品
1.2 男權(quán)思想壓抑下的女性
1.2.1 施虐與受虐
1.2.2 對純潔無知女性的侵害
1.3 女性對男權(quán)的病態(tài)依附
1.3.1 卡羅琳自我認同感消退
1.3.2 敏娜的女性身份危機
第二章 逐漸強大的女性形象:《時間中的孩子》與《愛無可忍》
2.1 母性身份的建構(gòu)
2.1.1 朱莉作為強大的母性象征
2.1.2 塞爾瑪成為查爾斯的“母親”
2.2 女性力量的不斷強大
2.2.1 朱莉自主意識的覺醒
2.2.2 克拉麗莎具有獨立的認知和地位
2.3 女性回歸傳統(tǒng)家庭
第三章 重建主體地位的女性形象:《甜牙》
3.1 塞麗娜突破傳統(tǒng)的女性身份
3.2 女性成為獨立個體——反抗者與對話者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著作類
期刊論文
學(xué)位論文
外文文獻
作者簡介
致謝
伊犁師范大學(xué)碩士研究生學(xué)位論文導(dǎo)師評閱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試論《甜牙》中女性性別身份的建構(gòu)[J]. 齊雪艷. 伊犁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 2019(01)
[2]麥克尤恩小說《愛無可忍》的電影改編[J]. 齊雪艷. 電影文學(xué). 2016(23)
[3]在贖罪中成長——解讀伊恩·麥克尤恩《贖罪》的成長主題[J]. 蔡曉燕. 作家. 2009(02)
[4]男性氣質(zhì)與性別政治——解讀伊恩.麥克尤恩的《家庭制造》[J]. 邱楓. 外國文學(xué). 2007(01)
[5]成長的迷誤——評麥克尤恩的長篇小說《水泥花園》[J]. 張和龍. 當(dāng)代外國文學(xué). 2003(04)
[6]評《陌生人的安慰》[J]. 藍純. 外國文學(xué). 1998(06)
[7]伊恩·麥克尤恩其人其作[J]. 藍純. 外國文學(xué). 1998(06)
[8]當(dāng)代英國青年小說家作品特色[J]. 瞿世鏡. 上海社會科學(xué)院學(xué)術(shù)季刊. 1995(01)
博士論文
[1]歷史與當(dāng)下危機中的伊恩·麥克尤恩小說[D]. 胡慧勇.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 2013
[2]移情視閾下的伊恩·麥克尤恩小說研究[D]. 羅媛.南京大學(xué) 2012
[3]伊恩·麥克尤恩主要小說中的倫理困境[D]. 沈曉紅.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 2010
碩士論文
[1]封閉與疏離[D]. 王展燕.江南大學(xué) 2013
[2]純真的黑暗 隱約的不安[D]. 江娟娟.南京師范大學(xué) 2013
[3]伊恩·麥克尤恩小說中的“非常態(tài)成長”主題研究[D]. 楊燕.暨南大學(xué) 2012
[4]麥克尤恩成長小說敘事特征初探[D]. 郭鳳.西北大學(xué) 2010
[5]在孤獨、困惑和遺憾中尋找生命的意義[D]. 趙穎鈺.四川師范大學(xué) 2010
本文編號:295875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zaizhiboshi/295875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