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拂云鳴鐘》中管風琴與打擊樂隊的音色音響融合
發(fā)布時間:2020-12-09 05:17
本論文以作曲家張旭儒創(chuàng)作的管風琴與人聲、打擊樂隊協奏曲《拂云鳴鐘》為例,進行淺析如何利用管風琴自身的特色與其他樂器結合以達到理想的音樂效果。全文通過三個切入點進行解析:管風琴與打擊樂隊演奏時產生的不同音響織體的結合方式,如點與點、線與線、塊與線、面與線;如何編配管風琴的基礎音栓、混合音栓、變化音栓使其與打擊樂隊的音色相融合;管風琴的手鍵盤與腳鍵盤的演奏技法。期望為演奏者和作曲家提供一個宏觀與微觀相結合的嶄新視角。
【文章來源】:上海音樂學院上海市
【文章頁數】:3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管風琴與打擊樂隊的織體形態(tài)融合
第一節(jié) 點狀織體與線狀織體的融合
第二節(jié) 線狀織體與線狀織體的融合
第三節(jié) 塊狀織體與線狀織體的融合
第四節(jié) 面狀織體與線狀織體的融合
第二章 管風琴與打擊樂隊的音色融合
第一節(jié) 管風琴基礎音栓的使用
第二節(jié) 管風琴變化音栓的使用
第三節(jié) 管風琴混合音栓的使用
第三章 管風琴的演奏技法要點
第一節(jié) 連音奏法
第二節(jié) 非連音奏法
第三節(jié) 腳鍵盤的觸鍵和腳法
結語
附錄一: 東方藝術中心音栓表
參考文獻
致謝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國家大劇院管風琴音栓音管介紹[J]. 王興盛. 演藝科技. 2017(04)
[2]喬治·利蓋蒂《氣氛》織體結構特征和音色—織體結構布局的“關聯型”特征[J]. 王明. 齊魯藝苑. 2016(05)
[3]喬治·利蓋蒂《氣氛》的音色-織體在橫向結構中的布局[J]. 王明. 齊魯藝苑. 2016(02)
[4]《嘎達梅林》交響詩織體形態(tài)探析[J]. 賈東紅. 北方音樂. 2012(07)
[5]音樂的結構[J]. 趙曉生. 音樂愛好者. 1997(05)
[6]十七、十八世紀的樂器之王——管風琴[J]. 楊雁行. 樂器. 1984(03)
博士論文
[1]約翰·科瑞里亞諾管弦樂寫作技術研究[D]. 郭鳴.上海音樂學院 2008
[2]潘德列茨基早期音樂作品中的“音色—音響”觀念及其創(chuàng)作技法研究[D]. 張旭儒.上海音樂學院 2006
碩士論文
[1]淺談古典管風琴腳鍵盤演奏技術[D]. 侯雪凝.上海音樂學院 2017
本文編號:2906340
【文章來源】:上海音樂學院上海市
【文章頁數】:3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管風琴與打擊樂隊的織體形態(tài)融合
第一節(jié) 點狀織體與線狀織體的融合
第二節(jié) 線狀織體與線狀織體的融合
第三節(jié) 塊狀織體與線狀織體的融合
第四節(jié) 面狀織體與線狀織體的融合
第二章 管風琴與打擊樂隊的音色融合
第一節(jié) 管風琴基礎音栓的使用
第二節(jié) 管風琴變化音栓的使用
第三節(jié) 管風琴混合音栓的使用
第三章 管風琴的演奏技法要點
第一節(jié) 連音奏法
第二節(jié) 非連音奏法
第三節(jié) 腳鍵盤的觸鍵和腳法
結語
附錄一: 東方藝術中心音栓表
參考文獻
致謝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國家大劇院管風琴音栓音管介紹[J]. 王興盛. 演藝科技. 2017(04)
[2]喬治·利蓋蒂《氣氛》織體結構特征和音色—織體結構布局的“關聯型”特征[J]. 王明. 齊魯藝苑. 2016(05)
[3]喬治·利蓋蒂《氣氛》的音色-織體在橫向結構中的布局[J]. 王明. 齊魯藝苑. 2016(02)
[4]《嘎達梅林》交響詩織體形態(tài)探析[J]. 賈東紅. 北方音樂. 2012(07)
[5]音樂的結構[J]. 趙曉生. 音樂愛好者. 1997(05)
[6]十七、十八世紀的樂器之王——管風琴[J]. 楊雁行. 樂器. 1984(03)
博士論文
[1]約翰·科瑞里亞諾管弦樂寫作技術研究[D]. 郭鳴.上海音樂學院 2008
[2]潘德列茨基早期音樂作品中的“音色—音響”觀念及其創(chuàng)作技法研究[D]. 張旭儒.上海音樂學院 2006
碩士論文
[1]淺談古典管風琴腳鍵盤演奏技術[D]. 侯雪凝.上海音樂學院 2017
本文編號:29063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zaizhiboshi/2906340.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