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弼老學思想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9-09-20 10:12
【摘要】:老子的“道”重點在于闡述其生成論含義,而在本體論方面雖然也提出了一定的思考,但是并沒有進行系統(tǒng)的論述;而王弼的“以無釋道”完成了從宇宙生成論到宇宙本體論的轉變,可以說是對老子哲學的總結概括與升華。王弼宇宙本體論思維方法的兩層含義可以用“以無為本”和“以無為用”這兩個命題來表達,究其根本可以用“本末體用”四字來概括!氨灸w用”是由“本末”和“體用”這兩個相互聯(lián)系又相互區(qū)別的范疇構成的;而“崇本息末”到“崇本舉末”則是王弼對老子哲學的概括、發(fā)揮和升華。在王弼看來“息末”和“舉末”并不排斥,二者是統(tǒng)一于“崇本”這個前提的。王弼是從“以無為本”的宇宙本體論中推出“名教本于自然”思想的。在王弼看來,國家制度、等級名分都是“道樸散為器”的結果,故名教屬于可見的有形的器物世界,自然屬于無形無名的本體世界。在老子看來自然與名教是對立的,而王弼卻把名教與自然的關系轉化為本末不離的體用關系,所以名教與自然是統(tǒng)一不可分割的。王弼認為名教本于自然,所以想要維護名分尊卑的社會秩序,就必須順應自然之道;此外王弼的名教本于自然論還有另一內涵,即“圣人有情”說,他認為圣人有情而無累。王弼思想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但其思想也有自身的局限性。不過就當時的歷史條件來看,王弼思想調和了當時名教與自然之間的矛盾,所以其思想的出現(xiàn)還是自然并合理的。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B223.1
本文編號:2538753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B223.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康中乾;;魏晉玄學對老莊“道”的革新[J];中國哲學史;2015年03期
2 張立文;;論“三玄”的文本價值[J];河北學刊;2014年01期
3 洪千里;;論普遍性視閾下的王弼無本論思想[J];理論月刊;2013年01期
4 黃克劍;;王弼玄理辨略[J];哲學研究;2011年06期
5 李曉春;;王弼“體用論”述真[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6 劉國貞;;從儒學到玄學——以王弼玄學的生態(tài)智慧為例[J];管子學刊;2009年01期
7 寧新昌;;論魏晉玄學中的“自然”境界——以王弼、嵇康、郭象為例[J];孔子研究;2009年01期
8 李蘭芬;;“體無”何以成“圣”?——王弼“圣人體無”再解[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9 蔣麗梅;;王弼老子注的“崇本息末”思想[J];蘭州學刊;2007年05期
10 許抗生;關于玄學哲學基本特征的再研討[J];中國哲學史;2000年01期
,本文編號:253875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zaizhiboshi/2538753.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