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腑瀉肺方治療膿毒癥相關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臨床及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3-25 03:57
膿毒癥是宿主對感染應答失調所致的威脅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礙,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癥反應,貫穿膿毒癥病程始終。由于肺組織對炎癥介質的顯著易感性,肺臟是膿毒癥最早累及的靶器官,表現(xiàn)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臨床以進行性加重的呼吸衰竭和頑固性低氧血癥為特征。在引起ARDS的諸多病因中,膿毒癥是最常見的肺外因素,占40%-60%。隨著小潮氣量通氣、俯臥位通氣、肺復張等機械通氣方式的應用,ARDS的治療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重度ARDS的病死率仍然高達70%。中醫(yī)古籍中并無“膿毒癥”記載。根據(jù)感染、炎癥等臨床表現(xiàn)歸為溫熱病范疇,肺為嬌臟,為五臟之華蓋,最易受外邪入侵。毒邪壅肺,肺臟宣發(fā)肅降功能失常,氣不布津,大量病理產物內聚,加重全身炎癥反應。通過meta分析評估通腑瀉肺治療對ARDS的綜合療效,并依據(jù)“六腑以通為用,以降為順”、“熱者寒之,溫者清之”理論,自制通腑瀉肺方(TFXF),肺腸同治。通過臨床試驗觀察通腑瀉肺方對膿毒癥相關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患者氧合、腸黏膜屏障功能,炎癥介質水平的影響。鑒于NLRP3/Caspase-1/IL-1β信號軸是涉及固有免疫系統(tǒng)和...
【文章頁數(shù)】:98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膿毒癥相關ARDS的概念及認識的變遷
1.2 ARDS異質性研究
1.3 膿毒癥相關ARDS的主要發(fā)病機制
1.3.1 促炎反應與抗炎反應的平衡失調
1.3.2 血管內皮損傷和肺泡表面活性物質減少
1.3.3 凝血功能紊亂
1.3.4 腸道細菌/細菌內毒素移位
1.4 中醫(yī)對膿毒癥相關ARDS的理論認知
1.5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膿毒癥相關ARDS進展
1.5.1 膿毒癥病因治療
1.5.2 機械通氣治療
1.5.3 新型治療策略的選擇
1.5.4 中醫(yī)藥及針灸治療
第二章 通腑瀉肺法對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療效的系統(tǒng)評價
2.1 前言
2.2 材料與方法
2.2.1 搜索方案和研究選擇
2.2.2 確定研究的特點
2.2.3 偏倚風險
2.2.4 統(tǒng)計學分析
2.3 結果
2.4 討論
第三章 通腑瀉肺方對膿毒癥相關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肺腸功能的影響
3.1 研究背景
3.2 資料與方法
3.2.1 研究設計
3.2.2 病例選擇
3.2.3 研究方法
3.2.4 觀察指標
3.2.5 統(tǒng)計學方法
3.3 結果
3.3.1 一般情況
3.3.2 動脈血氣分析及氧合指數(shù)
3.3.3 腸屏障功能及炎癥因子指標
3.3.4 28d累積死亡率
3.4 討論
第四章 通腑瀉肺方對膿毒癥相關ARDS大鼠NLRP3炎癥小體及細胞因子影響的實驗研究
4.1 研究背景
4.1.1 失控的炎癥反應繼發(fā)的肺損傷是膿毒癥相關ARDS核心發(fā)病機制
4.1.2 NLRP3炎癥小體介導的炎癥反應可能與膿毒癥炎癥風暴相關,進一步加重繼發(fā)靶器官損傷
4.1.3 通腑瀉肺(TFXF)治療膿毒癥相關ARDS臨床療效顯著,可能通過抑制NLRP3的激活,抑制過度的炎癥反應,減輕膿毒癥相關肺損傷
4.2 材料與方法
4.2.1 材料
4.2.2 實驗方法
4.3 結果
4.3.1 通腑瀉肺方對膿毒癥大鼠72h生存率的影響
4.3.2 通腑瀉肺方對膿毒癥相關ARDS大鼠肺組織炎性因子蛋白表達的影響
4.3.3 通腑瀉肺方對膿毒癥相關ARDS大鼠血清炎性因子蛋白表達的影響
4.3.4 通腑瀉肺方對膿毒癥相關ARDS大鼠肺組織炎癥小體及炎性因子蛋白表達的影響
4.4 討論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中英文縮略語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謝
作者簡介
本文編號:3770488
【文章頁數(shù)】:98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膿毒癥相關ARDS的概念及認識的變遷
1.2 ARDS異質性研究
1.3 膿毒癥相關ARDS的主要發(fā)病機制
1.3.1 促炎反應與抗炎反應的平衡失調
1.3.2 血管內皮損傷和肺泡表面活性物質減少
1.3.3 凝血功能紊亂
1.3.4 腸道細菌/細菌內毒素移位
1.4 中醫(yī)對膿毒癥相關ARDS的理論認知
1.5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膿毒癥相關ARDS進展
1.5.1 膿毒癥病因治療
1.5.2 機械通氣治療
1.5.3 新型治療策略的選擇
1.5.4 中醫(yī)藥及針灸治療
第二章 通腑瀉肺法對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療效的系統(tǒng)評價
2.1 前言
2.2 材料與方法
2.2.1 搜索方案和研究選擇
2.2.2 確定研究的特點
2.2.3 偏倚風險
2.2.4 統(tǒng)計學分析
2.3 結果
2.4 討論
第三章 通腑瀉肺方對膿毒癥相關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肺腸功能的影響
3.1 研究背景
3.2 資料與方法
3.2.1 研究設計
3.2.2 病例選擇
3.2.3 研究方法
3.2.4 觀察指標
3.2.5 統(tǒng)計學方法
3.3 結果
3.3.1 一般情況
3.3.2 動脈血氣分析及氧合指數(shù)
3.3.3 腸屏障功能及炎癥因子指標
3.3.4 28d累積死亡率
3.4 討論
第四章 通腑瀉肺方對膿毒癥相關ARDS大鼠NLRP3炎癥小體及細胞因子影響的實驗研究
4.1 研究背景
4.1.1 失控的炎癥反應繼發(fā)的肺損傷是膿毒癥相關ARDS核心發(fā)病機制
4.1.2 NLRP3炎癥小體介導的炎癥反應可能與膿毒癥炎癥風暴相關,進一步加重繼發(fā)靶器官損傷
4.1.3 通腑瀉肺(TFXF)治療膿毒癥相關ARDS臨床療效顯著,可能通過抑制NLRP3的激活,抑制過度的炎癥反應,減輕膿毒癥相關肺損傷
4.2 材料與方法
4.2.1 材料
4.2.2 實驗方法
4.3 結果
4.3.1 通腑瀉肺方對膿毒癥大鼠72h生存率的影響
4.3.2 通腑瀉肺方對膿毒癥相關ARDS大鼠肺組織炎性因子蛋白表達的影響
4.3.3 通腑瀉肺方對膿毒癥相關ARDS大鼠血清炎性因子蛋白表達的影響
4.3.4 通腑瀉肺方對膿毒癥相關ARDS大鼠肺組織炎癥小體及炎性因子蛋白表達的影響
4.4 討論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中英文縮略語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謝
作者簡介
本文編號:377048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yxlbs/377048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