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羅恩病患者生物制劑治療緩解停藥后的臨床復發(fā)情況與危險因素
發(fā)布時間:2021-04-26 23:13
克羅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種慢性胃腸道非特異性炎癥,伴有復雜多樣的消化系統(tǒng)外表現(xiàn)。其發(fā)病原因尚未明確,但認為與遺傳易感性、環(huán)境因素、腸道微生物變化、異常的免疫反應等相互作用有關1。其治療策略在于不斷達到既定的治療目標(即“達標治療”策略)2,維持緩解期治療,以預防并發(fā)癥、腸道失用和CD相關手術,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主要治療藥物逐漸由免疫抑制劑向生物制劑轉(zhuǎn)化,隨著免疫學的發(fā)展和人們對疾病的認識,早期治療、免疫抑制劑和生物制劑聯(lián)合治療3等策略逐漸在臨床中運用,并有良好的療效,但對于緩解期病人,生物制劑是否應該持續(xù)使用,以及如何將患者進行危險程度分級以制定不同的緩解期用藥策略仍存在爭議。2012年,一項針對歐美CD患者的前瞻性研究——STORI,對停用生物制劑的患者進行為期兩年多的隨訪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約有50%的患者在28個月的隨訪時間中并未經(jīng)歷復發(fā),提示存在一部分低危患者可以在治療緩解后停用生物制劑4。而近年來,歐洲關于“停藥策略”開展了一系列回顧性研究,但仍未達到共識,正在招募患者的SPARE——一項三臂的臨床試驗有望為正確的停藥策略提供進一步的前瞻性證據(jù)支持;另一...
【文章來源】: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07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中文部分
緒論
第一部分 克羅恩病患者生物制劑治療緩解停藥后的臨床復發(fā)情況與危險因素
1. 方法
2. 結(jié)果
3. 討論
第二部分 炎癥性腸病的新型治療藥物的研究和應用進展
1. 抗細胞因子抗體
2. 抗白細胞遷移、粘附類藥物
3. 小分子藥物
4. 總結(jié)
英文對照
Introduction
Section Ⅰ Predictors and clinical outcome of infliximab-withdrawal Crohn's disease patients with a medium-term follow up
1. Introductio
2. Methods
3. Results
4. Discussion
Section Ⅱ Advances in the treatment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1. Anti-cytokine antibodies
2. Antileukocyte migration and adhesion drugs
3. Small Molecular Drugs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已發(fā)表的論文
八年制學位論文要求
本文編號:3162298
【文章來源】: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07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中文部分
緒論
第一部分 克羅恩病患者生物制劑治療緩解停藥后的臨床復發(fā)情況與危險因素
1. 方法
2. 結(jié)果
3. 討論
第二部分 炎癥性腸病的新型治療藥物的研究和應用進展
1. 抗細胞因子抗體
2. 抗白細胞遷移、粘附類藥物
3. 小分子藥物
4. 總結(jié)
英文對照
Introduction
Section Ⅰ Predictors and clinical outcome of infliximab-withdrawal Crohn's disease patients with a medium-term follow up
1. Introductio
2. Methods
3. Results
4. Discussion
Section Ⅱ Advances in the treatment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1. Anti-cytokine antibodies
2. Antileukocyte migration and adhesion drugs
3. Small Molecular Drugs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已發(fā)表的論文
八年制學位論文要求
本文編號:31622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yxlbs/316229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