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代謝組學與UPE技術對應用單穴與腧穴配伍點穴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效應機制差異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2-12 05:36
目的:本研究應用單穴與腧穴配伍點穴療法干預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大鼠,結合代謝組學及UPE技術,通過對比觀察治療前后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代謝產(chǎn)物含量與特定部位UPE強度變化,科學論證推拿點穴療法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有效性,初步探討應用不同腧穴點穴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應機制的差異,為推拿臨床治療和選穴提供科學依據(jù)。方法:本研究為動物實驗研究,從胃腸動力學與組織形態(tài)學討論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造模質(zhì)量;由代謝組學與超微弱發(fā)光強度兩個客觀檢測指標討論推拿點穴療法的有效性以及單穴與腧穴配伍點穴療法療效的差異性。選用60只SPF級健康Wistar大鼠,隨機分為5組,即空白組、模型組、配穴組、中脘組和胃俞組,每組12只。除空白組12只大鼠外,其他48只大鼠進行造模,模型建立采用復合病因造模法(包括夾尾刺激和不規(guī)律飲食)制備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模型,共14天。造模結束后,于每組隨機抽取共10只大鼠腹部解剖觀察大鼠胃及十二指腸并做HE染色切片確定大鼠無器質(zhì)性病變,并檢測胃腸道的動力功能檢驗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造模質(zhì)量;造模第3周起,模型組每日接受抓取固定刺激;配穴組予以推拿器點按中脘、胃俞穴治療,中脘組予以推拿...
【文章來源】: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吉林省
【文章頁數(shù)】:107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實驗中心SPF級屏障環(huán)境籠位
夾尾造模結束后,各組大鼠行腹部解剖取胃與十二指腸,肉眼觀察大鼠胃部及十二指腸黏膜色澤正常,無充血出血,無潰瘍糜爛等器質(zhì)性病變。常規(guī)取材,脫水,包埋,制片,HE染色后,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描述并拍攝對應病變部位。(顯微鏡型號:NIKON Eclipse ci,成像系統(tǒng):NIKON digital sight DS-FI2,MADE IN JAPAN),成像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鏡下特征。(結果見圖2、圖3)圖3 模型組大鼠胃竇部HE染色成像
模型組大鼠胃竇部HE染色成像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腦腸互動紊亂”運用疏肝寧心和胃理脾法辨治功能性消化不良[J]. 由欣鵬,遲莉麗. 中醫(yī)藥臨床雜志. 2018(10)
[2]閆雪潔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經(jīng)驗[J]. 徐慧瑩,閆雪潔. 湖南中醫(yī)雜志. 2018(10)
[3]臟腑圖點穴法對胃腸動力障礙大鼠Cajal間質(zhì)細胞及抑制性神經(jīng)遞質(zhì)的影響[J]. 肖星蕾,付亞蘭,肖姣,高譽珊,陳幼楠. 環(huán)球中醫(yī)藥. 2018(05)
[4]小兒推拿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療效評估[J]. 蔡華萍. 中國婦幼保健. 2018(09)
[5]俞募配穴法在針灸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 肖愛俤,李長輝. 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 2018(03)
[6]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醫(yī)結合診療共識意見(2017年)[J]. 李軍祥,陳誩,李巖. 中國中西醫(yī)結合消化雜志. 2017(12)
[7]針刺與艾灸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隨機對照研究[J]. 劉邁蘭,周芝根,李波,楊茜蕓,劉燦,常小榮. 中國針灸. 2017(09)
[8]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羅馬Ⅳ標準解讀[J]. 孫曉紅. 中華全科醫(yī)師雜志. 2017 (09)
[9]抗焦慮或抗抑郁藥輔助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療效的Meta分析[J]. 劉倩倩,湯紹輝. 疑難病雜志. 2016(08)
[10]腹部推拿與穴位埋線輔治功能性消化不良療效觀察[J]. 李啟科. 淮海醫(yī)藥. 2016(04)
本文編號:3030342
【文章來源】: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吉林省
【文章頁數(shù)】:107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實驗中心SPF級屏障環(huán)境籠位
夾尾造模結束后,各組大鼠行腹部解剖取胃與十二指腸,肉眼觀察大鼠胃部及十二指腸黏膜色澤正常,無充血出血,無潰瘍糜爛等器質(zhì)性病變。常規(guī)取材,脫水,包埋,制片,HE染色后,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描述并拍攝對應病變部位。(顯微鏡型號:NIKON Eclipse ci,成像系統(tǒng):NIKON digital sight DS-FI2,MADE IN JAPAN),成像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鏡下特征。(結果見圖2、圖3)圖3 模型組大鼠胃竇部HE染色成像
模型組大鼠胃竇部HE染色成像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腦腸互動紊亂”運用疏肝寧心和胃理脾法辨治功能性消化不良[J]. 由欣鵬,遲莉麗. 中醫(yī)藥臨床雜志. 2018(10)
[2]閆雪潔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經(jīng)驗[J]. 徐慧瑩,閆雪潔. 湖南中醫(yī)雜志. 2018(10)
[3]臟腑圖點穴法對胃腸動力障礙大鼠Cajal間質(zhì)細胞及抑制性神經(jīng)遞質(zhì)的影響[J]. 肖星蕾,付亞蘭,肖姣,高譽珊,陳幼楠. 環(huán)球中醫(yī)藥. 2018(05)
[4]小兒推拿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療效評估[J]. 蔡華萍. 中國婦幼保健. 2018(09)
[5]俞募配穴法在針灸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 肖愛俤,李長輝. 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 2018(03)
[6]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醫(yī)結合診療共識意見(2017年)[J]. 李軍祥,陳誩,李巖. 中國中西醫(yī)結合消化雜志. 2017(12)
[7]針刺與艾灸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隨機對照研究[J]. 劉邁蘭,周芝根,李波,楊茜蕓,劉燦,常小榮. 中國針灸. 2017(09)
[8]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羅馬Ⅳ標準解讀[J]. 孫曉紅. 中華全科醫(yī)師雜志. 2017 (09)
[9]抗焦慮或抗抑郁藥輔助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療效的Meta分析[J]. 劉倩倩,湯紹輝. 疑難病雜志. 2016(08)
[10]腹部推拿與穴位埋線輔治功能性消化不良療效觀察[J]. 李啟科. 淮海醫(yī)藥. 2016(04)
本文編號:30303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yxlbs/303034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