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環(huán)境下輿論與司法互動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5-20 03:49
訴訟和審判,仿佛是一塊擁有無限魔力的磁石,牢牢地吸引著輿論的目光。古希臘的悲劇之父埃斯庫羅斯說,“無論被告是小偷還是君王,無論法官是天使還是惡魔,訴訟和審判,這些被人們尊崇的神圣儀式,始終供奉著一個崇高的理想:人,應當在實施報復和懲罰之前,讓深思熟慮凌駕于沖動和直覺之上”1。但司法公正,卻常常與人們內(nèi)心深處“懲罰報應有罪者”的渴望所沖突。沖突與融合,構成了司法和輿論在歷史長河中的永恒旋律。本研究從輿論和司法的最基本概念入手,從歷史、現(xiàn)實、未來三個維度,并結合十余年來中國司法案例實踐,分析輿論和司法的共處之道。通過闡釋輿論與司法的“中國情境”“中國模式”,探尋實現(xiàn)兩者良性動態(tài)平衡的可能路徑。本研究兼顧司法和輿論兩個角度,重點是新媒體輿論對司法活動造成的影響。這種立論的出發(fā)點主要是因為,當前中國社會輿論和司法矛盾沖突的主要方面,體現(xiàn)為司法活動的“自留地”經(jīng)常性地被輿論,特別是新媒體輿論肆意“侵入”,原有司法體系的封閉性和獨立性受到了挑戰(zhàn)。研究最后從完善司法制度體系、加強輿論有效應對兩個角度,同時提出改進的具體舉措。研究發(fā)現(xiàn),輿論和司法根本上是異質(zhì)的。輿論是樸素的、熱情的、直觀的、煽情的,而...
【文章頁數(shù)】:122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選題的緣起與意義
1.1.1 選題緣起
1.1.2 選題意義
1.2 文獻回顧
1.3 主要貢獻與創(chuàng)新點
1.4 篇章安排
1.5 研究方法
1.5.1 跨學科交叉研究方法
1.5.2 比較研究方法
1.5.3 實證研究方法
1.5.4 概念分析方法
第二章 基本理論研究
2.1 輿論和司法的概念界定
2.1.1 輿論的定義、特征和構成
2.1.2 司法的定義、特征和構成
2.1.3 相鄰概念辨析
2.2 輿論和司法的辯證統(tǒng)一
2.2.1 輿論和司法靜態(tài)關系
2.2.2 輿論和司法動態(tài)關系
第三章 從具象角度看輿論和司法的演進歷史
3.1 輿論和司法的歷史脈絡
3.1.1 法律源于神意,輿論是神意的重要組成
3.1.2 輿論傳播司法,經(jīng)典司法案例源遠流長
3.1.3 司法制約輿論,輿論呈現(xiàn)出周期性特征
3.1.4 輿論催生傳統(tǒng),傳統(tǒng)映射輿論核心取向
3.2 輿論和司法的沖突平衡
3.2.1 沖突的外化具象
3.2.2 沖突的價值隱喻
3.2.3 沖突的平衡實現(xiàn)
第四章 從十二年真實案例管窺輿論和司法的現(xiàn)狀
4.1 研究設計
4.1.1 研究方法
4.1.2 樣本選擇
4.1.3 變量選取
4.1.4 編碼過程、分析單位與信度
4.2 輿論關注案件的特征分析
4.2.1 案例基本情況
4.2.2 輿情傳播特征
4.2.3 官方信息公開
4.2.4 輿論司法互動
第五章 輿論和司法面臨迥異的路徑轉(zhuǎn)換
5.1 輿論進入新媒體時代:從“專業(yè)化”轉(zhuǎn)向“大眾化”
5.1.1 新媒體的定義和分類
5.1.2 新媒體的歷史、特征和趨勢
5.1.3 新媒體的作用和價值
5.1.4 新媒體輿論的大眾化轉(zhuǎn)型
5.1.5 新媒體輿論對司法體系的倒逼
5.2 如火如荼的司法改革:從“大眾化”轉(zhuǎn)向“專業(yè)化”
5.2.1 司法改革的淵源
5.2.2 司法改革的方向
5.2.3 司法改革的實踐
第六章 對輿論和司法“中國模式”的反思
6.1 輿論和司法的“中國模式”
6.1.1 “中國模式”的外部環(huán)境
6.1.2 “中國模式”的內(nèi)在心因
6.1.3 “中國模式”的基本內(nèi)涵
6.2 從司法個案解讀“中國模式
6.2.1 研究目標
6.2.2 案例選擇
6.2.3 研究結論
第七章 探尋輿論和司法和諧共處的具體路徑
7.1 觀點總結
7.2 他山之石
7.2.1 國際公約、協(xié)議和倡議
7.2.2 各國的國內(nèi)法體系
7.3 基本思路
7.4 路徑選擇
7.4.1 需求與動力
7.4.2 平臺與載體
7.4.3 制度與依據(jù)
7.4.4 現(xiàn)實和基礎
7.5 對策和建議
7.5.1 從司法領域切入
7.5.2 從媒體領域切入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學術成果
本文編號:3820481
【文章頁數(shù)】:122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選題的緣起與意義
1.1.1 選題緣起
1.1.2 選題意義
1.2 文獻回顧
1.3 主要貢獻與創(chuàng)新點
1.4 篇章安排
1.5 研究方法
1.5.1 跨學科交叉研究方法
1.5.2 比較研究方法
1.5.3 實證研究方法
1.5.4 概念分析方法
第二章 基本理論研究
2.1 輿論和司法的概念界定
2.1.1 輿論的定義、特征和構成
2.1.2 司法的定義、特征和構成
2.1.3 相鄰概念辨析
2.2 輿論和司法的辯證統(tǒng)一
2.2.1 輿論和司法靜態(tài)關系
2.2.2 輿論和司法動態(tài)關系
第三章 從具象角度看輿論和司法的演進歷史
3.1 輿論和司法的歷史脈絡
3.1.1 法律源于神意,輿論是神意的重要組成
3.1.2 輿論傳播司法,經(jīng)典司法案例源遠流長
3.1.3 司法制約輿論,輿論呈現(xiàn)出周期性特征
3.1.4 輿論催生傳統(tǒng),傳統(tǒng)映射輿論核心取向
3.2 輿論和司法的沖突平衡
3.2.1 沖突的外化具象
3.2.2 沖突的價值隱喻
3.2.3 沖突的平衡實現(xiàn)
第四章 從十二年真實案例管窺輿論和司法的現(xiàn)狀
4.1 研究設計
4.1.1 研究方法
4.1.2 樣本選擇
4.1.3 變量選取
4.1.4 編碼過程、分析單位與信度
4.2 輿論關注案件的特征分析
4.2.1 案例基本情況
4.2.2 輿情傳播特征
4.2.3 官方信息公開
4.2.4 輿論司法互動
第五章 輿論和司法面臨迥異的路徑轉(zhuǎn)換
5.1 輿論進入新媒體時代:從“專業(yè)化”轉(zhuǎn)向“大眾化”
5.1.1 新媒體的定義和分類
5.1.2 新媒體的歷史、特征和趨勢
5.1.3 新媒體的作用和價值
5.1.4 新媒體輿論的大眾化轉(zhuǎn)型
5.1.5 新媒體輿論對司法體系的倒逼
5.2 如火如荼的司法改革:從“大眾化”轉(zhuǎn)向“專業(yè)化”
5.2.1 司法改革的淵源
5.2.2 司法改革的方向
5.2.3 司法改革的實踐
第六章 對輿論和司法“中國模式”的反思
6.1 輿論和司法的“中國模式”
6.1.1 “中國模式”的外部環(huán)境
6.1.2 “中國模式”的內(nèi)在心因
6.1.3 “中國模式”的基本內(nèi)涵
6.2 從司法個案解讀“中國模式
6.2.1 研究目標
6.2.2 案例選擇
6.2.3 研究結論
第七章 探尋輿論和司法和諧共處的具體路徑
7.1 觀點總結
7.2 他山之石
7.2.1 國際公約、協(xié)議和倡議
7.2.2 各國的國內(nèi)法體系
7.3 基本思路
7.4 路徑選擇
7.4.1 需求與動力
7.4.2 平臺與載體
7.4.3 制度與依據(jù)
7.4.4 現(xiàn)實和基礎
7.5 對策和建議
7.5.1 從司法領域切入
7.5.2 從媒體領域切入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學術成果
本文編號:38204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sklbs/382048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