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抗日游擊根據地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5-06 16:34
1931年秋,日本帝國主義為實現其蓄謀已久的侵略中國的野心,悍然發(fā)動了“九一八”事變,武裝侵占了東北。在民族危機日益嚴峻的時候,中國共產黨先后創(chuàng)建了東北抗日游擊隊、東北人民革命軍、東北抗日聯(lián)軍和東北抗日教導旅等抗日武裝力量開展抗日游擊戰(zhàn)爭。中國共產黨在領導抗日游擊戰(zhàn)爭的過程中,在東北地區(qū)選擇遠離城市的廣大農村地區(qū),創(chuàng)建了抗日游擊根據地。從1932年末開始,在中共滿洲省委的直接領導下陸續(xù)在南滿、東滿、北滿和吉東等四大游擊區(qū)創(chuàng)建了一系列抗日游擊根據地,同時從政權、軍事、經濟和文化教育等方面進行建設。隨著抗戰(zhàn)歷史由“八年”改為“十四年”,東北抗日游擊根據地研究作為一個重點的研究領域進入到人們研究的視野中,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東北抗日游擊根據地是中國共產黨在領導抗日游擊戰(zhàn)爭的過程中,在緊密依靠和團結廣大人民群眾的基礎上,在遠離城市的廣大農村地區(qū)建立的從事抗日游擊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陣地。它是馬克思主義國家與革命理論以及毛澤東關于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思想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的產物,也是東北抗日斗爭史的構成要素之一。本文研究中以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為指導,以東北抗日游擊根據地為研究對象,與東北抗日...
【文章頁數】:162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2.1 國內研究現狀
1.2.2 國外研究現狀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創(chuàng)新點與不足
1.4.1 研究創(chuàng)新點
1.4.2 不足之處
第2章 東北抗日游擊根據地建立的基礎
2.1 理論基礎
2.1.1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國家與革命思想
2.1.2 毛澤東關于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的思想
2.2 實踐基礎
2.2.1 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建立的農村革命根據地
2.2.2 東北地域文化
2.2.3 日本帝國主義發(fā)動“九一八”事變
2.2.4 中國共產黨號召并領導東北軍民抗日
第3章 東北抗日游擊根據地的建立與特征
3.1 東北抗日游擊根據地的建立
3.1.1 南滿地區(qū)
3.1.2 東滿地區(qū)
3.1.3 吉東地區(qū)
3.1.4 北滿地區(qū)
3.2 東北抗日游擊根據地的特征
3.2.1 廣泛性
3.2.2 復雜性
3.2.3 獨立性
3.2.4 艱巨性
第4章 東北抗日游擊根據地的建設與歷史作用
4.1 東北抗日游擊根據地的建設
4.1.1 東北抗日游擊根據地的政權建設
4.1.2 東北抗日游擊根據地的軍事建設
4.1.3 東北抗日游擊根據地的經濟建設
4.1.4 東北抗日游擊根據地的文化教育建設
4.2 東北抗日游擊根據地的歷史作用
4.2.1 沉重打擊了日偽的殖民統(tǒng)治
4.2.2 為東北抗戰(zhàn)的勝利作出了重大的歷史貢獻
4.2.3 為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的歷史貢獻
第5章 東北抗日游擊根據地與其他抗日游擊根據地的比較研究
5.1 東北抗日游擊根據地與其他抗日游擊根據地的共同點
5.1.1 建立的基礎和自身的屬性相似
5.1.2 政治、軍事、經濟和文化教育等建設內容相似
5.1.3 歷史地位和歷史意義相似
5.2 東北抗日游擊根據地與其他抗日游擊根據地的不同點
5.2.1 日軍對抗日游擊根據地的統(tǒng)治和侵略程度不同
5.2.2 抗日游擊根據地的領導方式不同
5.2.3 抗日游擊根據地的特征和條件不同
第6章 東北抗日游擊根據地的喪失、歷史教訓及當代啟示
6.1 東北抗日游擊根據地的喪失
6.1.1 東北抗日游擊根據地喪失的過程
6.1.2 東北抗日游擊根據地喪失的原因
6.2 東北抗日游擊根據地的歷史教訓
6.2.1 關于策略指導的問題
6.2.2 關于充分發(fā)動農民群眾和建設抗日根據地的問題
6.2.3 關于黨的領導和思想政治工作問題
6.3 東北抗日游擊根據地的當代啟示
6.3.1 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6.3.2 必須堅持黨的思想路線
6.3.3 必須堅持群眾觀點、群眾路線
6.3.4 必須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
結論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及在學期間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記
本文編號:3809253
【文章頁數】:162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2.1 國內研究現狀
1.2.2 國外研究現狀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創(chuàng)新點與不足
1.4.1 研究創(chuàng)新點
1.4.2 不足之處
第2章 東北抗日游擊根據地建立的基礎
2.1 理論基礎
2.1.1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國家與革命思想
2.1.2 毛澤東關于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的思想
2.2 實踐基礎
2.2.1 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建立的農村革命根據地
2.2.2 東北地域文化
2.2.3 日本帝國主義發(fā)動“九一八”事變
2.2.4 中國共產黨號召并領導東北軍民抗日
第3章 東北抗日游擊根據地的建立與特征
3.1 東北抗日游擊根據地的建立
3.1.1 南滿地區(qū)
3.1.2 東滿地區(qū)
3.1.3 吉東地區(qū)
3.1.4 北滿地區(qū)
3.2 東北抗日游擊根據地的特征
3.2.1 廣泛性
3.2.2 復雜性
3.2.3 獨立性
3.2.4 艱巨性
第4章 東北抗日游擊根據地的建設與歷史作用
4.1 東北抗日游擊根據地的建設
4.1.1 東北抗日游擊根據地的政權建設
4.1.2 東北抗日游擊根據地的軍事建設
4.1.3 東北抗日游擊根據地的經濟建設
4.1.4 東北抗日游擊根據地的文化教育建設
4.2 東北抗日游擊根據地的歷史作用
4.2.1 沉重打擊了日偽的殖民統(tǒng)治
4.2.2 為東北抗戰(zhàn)的勝利作出了重大的歷史貢獻
4.2.3 為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的歷史貢獻
第5章 東北抗日游擊根據地與其他抗日游擊根據地的比較研究
5.1 東北抗日游擊根據地與其他抗日游擊根據地的共同點
5.1.1 建立的基礎和自身的屬性相似
5.1.2 政治、軍事、經濟和文化教育等建設內容相似
5.1.3 歷史地位和歷史意義相似
5.2 東北抗日游擊根據地與其他抗日游擊根據地的不同點
5.2.1 日軍對抗日游擊根據地的統(tǒng)治和侵略程度不同
5.2.2 抗日游擊根據地的領導方式不同
5.2.3 抗日游擊根據地的特征和條件不同
第6章 東北抗日游擊根據地的喪失、歷史教訓及當代啟示
6.1 東北抗日游擊根據地的喪失
6.1.1 東北抗日游擊根據地喪失的過程
6.1.2 東北抗日游擊根據地喪失的原因
6.2 東北抗日游擊根據地的歷史教訓
6.2.1 關于策略指導的問題
6.2.2 關于充分發(fā)動農民群眾和建設抗日根據地的問題
6.2.3 關于黨的領導和思想政治工作問題
6.3 東北抗日游擊根據地的當代啟示
6.3.1 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6.3.2 必須堅持黨的思想路線
6.3.3 必須堅持群眾觀點、群眾路線
6.3.4 必須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
結論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及在學期間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記
本文編號:380925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sklbs/3809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