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女性體力活動與端粒體的相關性及“萬步行”干預效果的研究
本文關鍵詞:中年女性體力活動與端粒體的相關性及“萬步行”干預效果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分析40-59歲中年女性體力活動與端粒體長度的關系;通過“萬步行”活動,研究基礎PA水平不同的中年女性健身效果。方法實驗1:71名40-59歲女性佩戴7天的加速度計,計算不同強度PA時間,測空腹血糖、血脂四項、外周血白細胞端粒體長度(T/S),研究PA與T/S值相關性。實驗2:篩選出30名受試者,按照加速度計的結(jié)果分PA活躍和不足組,實施12周“萬步行”活動。結(jié)束后分析受試者日行萬步的完成情況、每日平均增加的步數(shù),研究PA增加對機體身體成分、糖脂代謝、心肺耐力等的影響及存在的差異。結(jié)果實驗1:(1)40-59歲女性52.11%的人屬于PA不足,其中40-49歲達67.86%;(2)超重肥胖中72.73%存在PA不足,正常體重只有34.21%;(3)PA不足的血糖、TC、TG均高于PA活躍組,P0.05, LDL-C明顯高于活躍組P0.01, HDL-C較PA活躍組低P0.05;(4)年齡與T/S值的相關系數(shù)是-0.364,40-49歲、50-59歲PA水平與T/S值的R2分別為0.224、0.0719,BMI與T/S值相關系數(shù)是0.17,P值為0.156。實驗2:(1)PA活躍和不足組“萬步行”達標率分別為88.24%和46.15%,P0.05;(2)PA不足組每日增加的步數(shù)多于活躍組(5427±2174VS3087±1281);(3)干預后,兩組身體成分、血糖、TC、TG、LDL-C和HDL-C均有顯著性改善,PA不足組改善程度最顯著(P0.05);(4)干預后PA不足和活躍組F.C分別提高1.07MET和0.63MET, P0.01;(5)干預后,PA不足組的左、右PWV分別減慢92cm/s、63cm/s, PA活躍組PWV無變化。(6)在相同負荷下,兩組的心率、SBP均較干預前下降,PA不足組的下降幅度最為明顯,P0.01。結(jié)論(1)中年女性50%存在PA不足,每周進行VPA的時間幾乎為Omin;(2)40-49歲、超重肥胖女性的PA水平較低:(3)年齡、PA水平對端粒體長度影響較大,BMI的影響較小;(4)F.C水平較高者端粒體長度較長;(6)“萬步行”活動對PA不足的女性改善效果更顯著;(7)對基礎PA水平較低的女性,只要能增加日行總步數(shù),即使沒有達到一萬步的要求,也能獲得較多的益處。
【關鍵詞】:體力活動 端粒體長度 萬步行 加速度計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體育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G804.2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縮略語表11-12
- 1.前言12-14
- 2.文獻綜述14-46
- 2.1 體力活動相關研究14-35
- 2.1.1 體力活動與健康14-16
- 2.1.2 體力活動不足帶來的危害16-19
- 2.1.3 國內(nèi)外體力活動的現(xiàn)狀和影響因素19-21
- 2.1.4 體力活動測量和評價的方法21-29
- 2.1.5 對不同人群的體力活動推薦量29-35
- 2.2 端粒體的研究現(xiàn)狀35-42
- 2.2.1 端粒體與年齡、衰老、疾病的關系35-38
- 2.2.2 端粒體長度測量的意義和方法38-39
- 2.2.3 影響端粒體長度的因素39-42
- 2.3 體力活動水平與端粒體的相關性研究42-43
- 2.4 “萬步行”與健康獲益43-46
- 3.研究目的與意義46-47
- 4.主要技術路線47-48
- 實驗一 中年女性PA水平與端粒體長度相關性的研究48-73
- 1.研究對象與方法48-55
- 1.1 研究對象的招募及篩選48
- 1.2 研究方法48-55
- 1.2.1 問卷法48-49
- 1.2.2 實驗法49-54
- 1.2.3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54-55
- 2.研究結(jié)果55-67
- 2.1 不同年齡組PA水平的比較55-57
- 2.2 不同BMI組PA水平的比較57-58
- 2.3 PA水平與血糖、血脂的相關性比較58-59
- 2.4 不同PA水平端粒體長度的比較59-67
- 2.4.1 端粒體長度測試結(jié)果59-61
- 2.4.2 端粒體長度與年齡的相關性61-62
- 2.4.3 不同PA組端粒體長度的比較62-64
- 2.4.4 不同BMI組端粒體長度的比較64-65
- 2.4.5 各種因素在影響端粒體長度中的作用65-67
- 3.分析與討論67-72
- 3.1 中年女性PA現(xiàn)狀調(diào)查結(jié)果分析67-69
- 3.2 PA水平與血糖、血脂、BMI相關性的分析69-70
- 3.3 影響端粒體長度的因素分析70-72
- 3.3.1 端粒體長度與年齡相關性的結(jié)果分析70-71
- 3.3.2 PA水平對端粒體長度影響效果的分析71
- 3.3.3 PA水平在影響端粒體長度中所起的作用71-72
- 4.結(jié)論72-73
- 實驗二 “萬步行”對不同PA水平的中年女性健身效果研究73-94
- 1.研究對象與方法73-77
- 1.1 研究對象的篩選73
- 1.2 研究方法73-77
- 1.2.1 實驗法73-76
- 1.2.1.1 測試指標及方法73-76
- 1.2.1.2 運動方案76
- 1.2.2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76-77
- 2.研究結(jié)果77-87
- 2.1 “萬步行”完成情況77-78
- 2.2 心肺耐力與端粒體長度78-79
- 2.3 “萬步行”對生理、生化指標的影響79-87
- 2.3.1 “萬步行”對身體成分的影響80
- 2.3.2 “萬步行”對血糖、血脂的影響80-81
- 2.3.3 “萬步行”對動脈硬化的影響81-82
- 2.3.4 “萬步行”對心肺耐力的影響82
- 2.3.5 “萬步行”對運動中心率、血壓的影響82-87
- 3.分析與討論87-94
- 3.1 “萬步行”完成情況87-88
- 3.2 心肺耐力和端粒體長度88-89
- 3.3 “萬步行”對不同PA水平人群身體成分的影響89-90
- 3.4 “萬步行”對不同PA水平人群血脂、血糖的影響90
- 3.5 “萬步行”對動脈硬化指標的影響90-91
- 3.6 “萬步行”對不同PA人群心肺功能的影響91-94
- 4.結(jié)論94
- 全文總結(jié)94-95
- 1.本研究的創(chuàng)新點94
- 2.后續(xù)研究建議94-95
- 致謝95-96
- 參考文獻96-105
- 附錄105-108
- 個人簡歷 在讀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與研究成果108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謝朝軍;譚曉東;潘敬菊;類成林;楊蕊;王虹;陳亮;陳華;;武漢市大學生體力活動現(xiàn)況調(diào)查研究[J];公共衛(wèi)生與預防醫(yī)學;2007年05期
2 朱穎俐;李春梅;關秀蓮;付洪博;丁冬;;吉林省監(jiān)測人群慢病相關危險因素現(xiàn)狀分析[J];疾病監(jiān)測;2007年02期
3 張潔;俞敏;陳雅萍;鐘節(jié)鳴;何青芳;胡如英;龔巍巍;;浙江省成年居民體力活動模式與影響因素研究[J];疾病監(jiān)測;2008年04期
4 鄭黎強;余金明;李覺;孫兆青;孫英賢;胡大一;;冠心病及等危癥住院患者踝臂指數(shù)及下肢外周動脈疾病患病率調(diào)查[J];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07年11期
5 張宗玉,范新青,童坦君;中國人外周血白細胞端區(qū)DNA長度隨增齡縮短[J];生物化學雜志;1997年05期
6 鐘英成;羅朋立;靳國恩;楊慧蓮;韓淑芬;格日力;;熒光實時定量PCR檢測端粒長度[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08年04期
7 王家宏;楊衛(wèi)東;劉志民;陸阿明;高鳳明;吳明方;顧季青;;國家公務員體力活動與健康問題的研究[J];體育科學;2002年01期
8 江崇民;張彥峰;蔡睿;張一民;王梅;孟亞崢;張銘;鄒金輝;;2007年中國城鄉(xiāng)居民參加體育鍛煉現(xiàn)狀分析[J];體育科學;2009年03期
9 戴劍松;李靖;顧忠科;孫飆;;應用計步器測量日常體力活動的研究[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8年35期
10 馮建英,陳吉棣,劉曉鵬,PSWDavies,ACrisp,JMEDayl;兒童體操運動員的能量消耗[J];營養(yǎng)學報;1997年03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晶;PCR方法檢測端粒長度[D];昆明醫(yī)學院;2006年
本文關鍵詞:中年女性體力活動與端粒體的相關性及“萬步行”干預效果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413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sklbs/341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