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碩博論文 > 社科博士論文 >

印度莫迪政府大周邊外交政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3-24 22:33
  2014年5月26日,莫迪宣誓就任印度聯邦政府總理。在任內三年多的時間里,莫迪在外交方面投入了巨大熱情,取得了豐碩成果。根據印度的外交理念與傳統(tǒng),莫迪政府基本采取了被印度戰(zhàn)略界喻為“同心圓”的外交戰(zhàn)略思想,將印度外交劃分為三個不同層次的同心圓:第一層是印度的直接鄰國即南亞地區(qū)國家,第二層是“擴展的鄰居”,即印度直接鄰國的外圍國家,主要指穿越亞洲與印度洋的國家,第三層是指全球舞臺,主要關注對大國與國際組織的外交。其中,本文將第一層與第二層的同心圓定義為印度的大周邊外交,也是莫迪上任后積極擴展印度影響力的地域。莫迪政府大力推行大周邊外交政策符合印度崛起的邏輯。印度目前雖尚未成為全球性大國,但已成為最重要的地區(qū)大國,這也是新興大國固有的發(fā)展道路。因此,莫迪政府的大周邊外交可視為印度實現“大國雄心”所必然采取的手段與途徑。印度大周邊外交具體政策雖然可能因國際環(huán)境和周邊事態(tài)變化而發(fā)生相應調整,但外交思想和理念具有傳承性和延續(xù)性,探尋大周邊外交政策的根源,需追溯印度特定的歷史、文化、宗教等因素。對印度大周邊外交政策形成產生重大影響的理念按其產生時間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一是古代印度的遺產,其中廣為... 

【文章來源】:國防科技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264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印度莫迪政府大周邊外交政策研究


004—2016年印度GDP2

實用主義,漸進式改革,更新換代,大周邊


圖 2.2 2004—2016 年印度人口總數1莫迪政府在經濟上追求實用主義與效用,這從其提出的“不要漸進式改革,而要跨越式的更新換代”的講話中可見一斑。因此,其提出的三大口號,無論是發(fā)展制造業(yè)、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還是吸引外資,都很有可能在中短期見到成效。2.3.3 大周邊地區(qū)對于印度經濟發(fā)展的重要意義經濟發(fā)展是印度在其周邊地區(qū)最引人注目的舞臺,地緣經濟也是印度提出發(fā)展大周邊外交里最明確的考量。在大周邊的范疇內,印度的直接鄰國對印度而言經濟發(fā)展空間不大。在辛格的國大黨政府期間,在周邊地區(qū)拓展經濟這一考量得到加強,強調經濟發(fā)展是外交政策的推動力,將塑造印度的力量、利益和對外關系。2008 年,印度對東盟國家的出口超過北美,成為出口增長最快的地區(qū)。在西亞/北非地區(qū),印度在大周邊

阿富汗,國企,中國企業(yè),單位


圖 3.1 2003—2015 年中國企業(yè)在阿富汗投資流量(單位:萬美元)1圖 3.2 2003—2015 年中國企業(yè)在阿富汗投資存量(單位:萬美元)2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印度“連接中亞政策”的戰(zhàn)略評析[J]. 王志.  國際關系研究. 2017(01)
[2]中東形勢出現兩大新看點[J]. 劉中民.  國際關系研究. 2017(01)
[3]2016年的中東:危中有機又一年[J]. 劉中民.  當代世界. 2017(01)
[4]印度領銜下的南亞地緣政治特點及其對中國的啟示[J]. 熊琛然,武友德,趙俊巍,范毓婷.  世界地理研究. 2016(06)
[5]印度南亞政策及對中國推進“一帶一路”的影響[J]. 葉海林.  印度洋經濟體研究. 2016(02)
[6]中亞安全形勢的變化及其影響[J]. 羅英杰.  國際安全研究. 2016(02)
[7]印度強化與中亞關系的戰(zhàn)略動因簡析[J]. 蘇鵬.  現代經濟信息. 2016(05)
[8]中東地區(qū)形勢的回顧與前瞻[J]. 劉中民.  國際關系研究. 2016(01)
[9]后美軍時代印度對阿富汗政策的調整[J]. 鄭迪.  國際關系研究. 2016(01)
[10]印度亞太戰(zhàn)略發(fā)展、目標與實施路徑[J]. 吳兆禮.  南亞研究. 2015(04)

博士論文
[1]印度與東非國家關系研究(1964-2000)[D]. 杜英.華東師范大學 2011
[2]獨立后印度與中東關系研究[D]. 趙興剛.西北大學 2004

碩士論文
[1]中國南海問題中的印度參與[D]. 孫煜東.河北大學 2015
[2]印度“東向政策”:緣由、現狀與前景[D]. 江濤.上海國際問題研究所 2008



本文編號:309851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sklbs/309851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7d4e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