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執(zhí)行功能的發(fā)展特點——來自眼動測量的證據
發(fā)布時間:2024-01-25 10:43
當兒童進入小學后,其主要任務是掌握人類科學文化最基本的知識和技能,發(fā)展智力、體力和創(chuàng)造力,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健全的人格等,而這些任務都離不開執(zhí)行功能的參與。執(zhí)行功能是指當個體利用自動化的行為或者依賴本能、直覺等不能勝任某種任務,但又必須集中注意而完成任務時,所需要的一系列自上而下的心理控制過程。高水平的執(zhí)行功能對生理和心理健康、學業(yè)和生活順利、認知和社會性發(fā)展至關重要。目前,執(zhí)行功能已積累了適合于不同年齡階段的測量任務,這些任務多采用手動反應的形式,如針對任務的不同要求,一個鍵對應一種特性,進行按鍵反應,最后通過按鍵速度和反應的正確率評價被試的執(zhí)行功能水平。近些年來,隨著眼動追蹤技術的發(fā)展和認知心理學研究的深入,眼動研究并不再僅限于閱讀研究之中,研究者設計了一些眼動任務用于測量執(zhí)行功能,如撤銷眼跳、延遲眼跳和眼跳轉換任務等,成果明顯。但是,執(zhí)行功能眼動任務是否能夠代替手動任務測量執(zhí)行功能?此外,小學生在執(zhí)行功能眼動任務上的年齡表現如何.是否與手動任務的測量結果一致?這些問題都需要進一步探討。本研究設計了四個研究,共7個實驗。研究一探討小學生正向眼跳特征的發(fā)展特點。研究二探討小學生...
【文章頁數】:130 頁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獻綜述
1 執(zhí)行功能
1.1 抑制控制
1.2 工作記憶
1.3 認知靈活性
2 執(zhí)行功能的測量
2.1 測量任務的反應方式
2.2 抑制控制的測量
2.2.1 測量抑制控制的手動任務
2.2.2 測量抑制控制的眼動任務
2.3 工作記憶的測量
2.3.1 測量工作記憶的手動任務
2.3.2 測量工作記憶的眼動任務
2.4 認知靈活性的測量
2.4.1 測量認知靈活性的手動任務
2.4.2 測量認知靈活性的眼動任務
3 執(zhí)行功能眼動任務的應用
3.1 眼跳特征的發(fā)展特點研究
3.2 特殊被試與正常被試眼跳表現的差異研究
3.3 眼跳表現的影響因素研究
3.3.1 中央注視點呈現的條件
3.3.2 目標刺激的空間位置
3.3.3 分心物效應
3.4 執(zhí)行功能手動任務和眼任務的關系研究
4 小學生執(zhí)行功能的發(fā)展特點
4.1 小學生抑制控制的發(fā)展特點
4.2 小學生工作記憶的發(fā)展特點
4.3 小學生認知靈活性的發(fā)展特點
第二部分 問題的提出
1 以往研究所存在問題的分析
1.1 未從多方法測量角度考察執(zhí)行功能的發(fā)展特點
1.2 缺乏從積極角度對執(zhí)行功能眼動任務進行應用
1.3 缺乏不同眼跳任務表現的年齡差異研究
2 研究的具體思路
3 研究的主要內容和假設
4 研究意義與創(chuàng)新
4.1 研究意義
4.1.1 理論意義
4.1.2 實踐意義
4.2 本研究的創(chuàng)新
4.2.1 將執(zhí)行功能眼動任務應用于我國正常發(fā)育小學生
4.2.2 考察執(zhí)行功能手動任務和眼動任務之間的關系
第三部分 實證研究
研究1 小學生的正向眼跳特征的發(fā)展特點研究
1 研究目標
2 研究假設
3 研究方法
3.1 被試
3.2 工具
3.2.1 實驗材料和儀器
3.2.2 實驗程序
3.2.3 矯正程序
3.3 實驗設計
3.4 實驗過程
3.5 統(tǒng)計分析
4 研究結果
4.1 眼跳方向的正確率
4.2 正向眼跳反應時
4.3 正向眼跳幅度收益
5 討論
6 小結
研究2 小學生抑制控制眼跳特征的發(fā)展特點
研究2-1 抑制控制眼動任務和手動任務的關系
1 研究目標
2 研究假設
3 研究方法
3.1 被試
3.2 工具
3.2.1 停止信號手動任務
3.2.2 撤銷眼跳任務
3.3 實驗過程
3.4 統(tǒng)計分析
4 研究結果
4.1 停止信號手動任務
4.2 撤銷眼跳任務
4.3 相關分析結果
5 討論
6 小結
研究2-2 小學生抑制控制發(fā)展特點的研究
1 研究目標
2 研究假設
3 研究方法
3.1 被試
3.2 工具
3.3 實驗過程
3.4 實驗設計
3.5 統(tǒng)計分析
4 研究結果
4.1 無停止信號條件
4.2 停止信號條件
5 討論
5.1 撤銷眼跳任務中執(zhí)行眼跳能力的年齡變化
5.2 撤銷眼跳任務中抑制眼跳能力的年齡變化
6 小結
研究3 小學生工作記憶眼跳特征的發(fā)展特點
研究3-1 工作記憶眼動任務和手動任務的關系
1 研究目標
2 研究假設
3 研究方法
3.1 被試
3.2 工具
3.2.1 空間工作記憶任務
3.2.2 延遲眼跳任務
3.3 實驗過程
3.4 統(tǒng)計分析
4 研究結果
4.1 延遲眼跳任務
4.2 相關分析結果
5 討論
6 小結
研究3-2 小學生工作記憶發(fā)展特點的研究
1 研究目標
2 研究假設
3 研究方法
3.1 被試
3.2 工具
3.3 實驗過程
3.4 實驗設計
3.5 統(tǒng)計分析
4 研究結果
4.1 過早眼跳比例
4.2 眼跳幅度
5 討論
6 小結
研究4 小學生認知靈活性眼跳特征的發(fā)展特點
研究4-1 認知靈活性眼動任務和手動任務的關系
1 研究目標
2 研究假設
3 研究方法
3.1 被試
3.2 工具
3.2.1 數字轉換任務
3.2.2 眼跳轉換任務
3.3 實驗過程
3.4 統(tǒng)計分析
4 研究結果
4.1 大小-奇偶數字任務
4.2 正向和反向眼跳轉換任務
4.3 相關分析結果
5 討論
6 小結
研究4-2 小學生認知靈活性發(fā)展特點的研究
1 研究目標
2 研究假設
3 研究方法
3.1 被試
3.2 工具
3.3 實驗過程
3.4 實驗設計
3.5 數據分析
4 研究結果
4.1 眼跳反應正確率
4.2 正確眼跳反應時
4.3 眼跳反應時和正確率的協調
4.4 正確眼跳幅度
4.5 轉換消耗
5 討論
5.1 眼跳反應速度和正確率的年齡特點
5.2 轉換消耗的發(fā)展特點
6 小結
第四部分 綜合討論
1 執(zhí)行功能眼動任務與手動任務的相關性及其獨特性
2 小學生正向眼跳特征的發(fā)展特點
3 小學生執(zhí)行能力的發(fā)展特點
4 小學生眼動執(zhí)行功能研究的展望
4.1 擴大測量的年齡范圍
4.2 進一步探討執(zhí)行功能手動任務和眼動任務之間的關系
4.3 應用于ADHD兒童的執(zhí)行功能的測量之中
4.4 探討不同文化背景下執(zhí)行功能眼動任務的表現
第五部分 研究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本文編號:3884673
【文章頁數】:130 頁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獻綜述
1 執(zhí)行功能
1.1 抑制控制
1.2 工作記憶
1.3 認知靈活性
2 執(zhí)行功能的測量
2.1 測量任務的反應方式
2.2 抑制控制的測量
2.2.1 測量抑制控制的手動任務
2.2.2 測量抑制控制的眼動任務
2.3 工作記憶的測量
2.3.1 測量工作記憶的手動任務
2.3.2 測量工作記憶的眼動任務
2.4 認知靈活性的測量
2.4.1 測量認知靈活性的手動任務
2.4.2 測量認知靈活性的眼動任務
3 執(zhí)行功能眼動任務的應用
3.1 眼跳特征的發(fā)展特點研究
3.2 特殊被試與正常被試眼跳表現的差異研究
3.3 眼跳表現的影響因素研究
3.3.1 中央注視點呈現的條件
3.3.2 目標刺激的空間位置
3.3.3 分心物效應
3.4 執(zhí)行功能手動任務和眼任務的關系研究
4 小學生執(zhí)行功能的發(fā)展特點
4.1 小學生抑制控制的發(fā)展特點
4.2 小學生工作記憶的發(fā)展特點
4.3 小學生認知靈活性的發(fā)展特點
第二部分 問題的提出
1 以往研究所存在問題的分析
1.1 未從多方法測量角度考察執(zhí)行功能的發(fā)展特點
1.2 缺乏從積極角度對執(zhí)行功能眼動任務進行應用
1.3 缺乏不同眼跳任務表現的年齡差異研究
2 研究的具體思路
3 研究的主要內容和假設
4 研究意義與創(chuàng)新
4.1 研究意義
4.1.1 理論意義
4.1.2 實踐意義
4.2 本研究的創(chuàng)新
4.2.1 將執(zhí)行功能眼動任務應用于我國正常發(fā)育小學生
4.2.2 考察執(zhí)行功能手動任務和眼動任務之間的關系
第三部分 實證研究
研究1 小學生的正向眼跳特征的發(fā)展特點研究
1 研究目標
2 研究假設
3 研究方法
3.1 被試
3.2 工具
3.2.1 實驗材料和儀器
3.2.2 實驗程序
3.2.3 矯正程序
3.3 實驗設計
3.4 實驗過程
3.5 統(tǒng)計分析
4 研究結果
4.1 眼跳方向的正確率
4.2 正向眼跳反應時
4.3 正向眼跳幅度收益
5 討論
6 小結
研究2 小學生抑制控制眼跳特征的發(fā)展特點
研究2-1 抑制控制眼動任務和手動任務的關系
1 研究目標
2 研究假設
3 研究方法
3.1 被試
3.2 工具
3.2.1 停止信號手動任務
3.2.2 撤銷眼跳任務
3.3 實驗過程
3.4 統(tǒng)計分析
4 研究結果
4.1 停止信號手動任務
4.2 撤銷眼跳任務
4.3 相關分析結果
5 討論
6 小結
研究2-2 小學生抑制控制發(fā)展特點的研究
1 研究目標
2 研究假設
3 研究方法
3.1 被試
3.2 工具
3.3 實驗過程
3.4 實驗設計
3.5 統(tǒng)計分析
4 研究結果
4.1 無停止信號條件
4.2 停止信號條件
5 討論
5.1 撤銷眼跳任務中執(zhí)行眼跳能力的年齡變化
5.2 撤銷眼跳任務中抑制眼跳能力的年齡變化
6 小結
研究3 小學生工作記憶眼跳特征的發(fā)展特點
研究3-1 工作記憶眼動任務和手動任務的關系
1 研究目標
2 研究假設
3 研究方法
3.1 被試
3.2 工具
3.2.1 空間工作記憶任務
3.2.2 延遲眼跳任務
3.3 實驗過程
3.4 統(tǒng)計分析
4 研究結果
4.1 延遲眼跳任務
4.2 相關分析結果
5 討論
6 小結
研究3-2 小學生工作記憶發(fā)展特點的研究
1 研究目標
2 研究假設
3 研究方法
3.1 被試
3.2 工具
3.3 實驗過程
3.4 實驗設計
3.5 統(tǒng)計分析
4 研究結果
4.1 過早眼跳比例
4.2 眼跳幅度
5 討論
6 小結
研究4 小學生認知靈活性眼跳特征的發(fā)展特點
研究4-1 認知靈活性眼動任務和手動任務的關系
1 研究目標
2 研究假設
3 研究方法
3.1 被試
3.2 工具
3.2.1 數字轉換任務
3.2.2 眼跳轉換任務
3.3 實驗過程
3.4 統(tǒng)計分析
4 研究結果
4.1 大小-奇偶數字任務
4.2 正向和反向眼跳轉換任務
4.3 相關分析結果
5 討論
6 小結
研究4-2 小學生認知靈活性發(fā)展特點的研究
1 研究目標
2 研究假設
3 研究方法
3.1 被試
3.2 工具
3.3 實驗過程
3.4 實驗設計
3.5 數據分析
4 研究結果
4.1 眼跳反應正確率
4.2 正確眼跳反應時
4.3 眼跳反應時和正確率的協調
4.4 正確眼跳幅度
4.5 轉換消耗
5 討論
5.1 眼跳反應速度和正確率的年齡特點
5.2 轉換消耗的發(fā)展特點
6 小結
第四部分 綜合討論
1 執(zhí)行功能眼動任務與手動任務的相關性及其獨特性
2 小學生正向眼跳特征的發(fā)展特點
3 小學生執(zhí)行能力的發(fā)展特點
4 小學生眼動執(zhí)行功能研究的展望
4.1 擴大測量的年齡范圍
4.2 進一步探討執(zhí)行功能手動任務和眼動任務之間的關系
4.3 應用于ADHD兒童的執(zhí)行功能的測量之中
4.4 探討不同文化背景下執(zhí)行功能眼動任務的表現
第五部分 研究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本文編號:388467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rwkxbs/3884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