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地語達利特作家翁普拉卡什·瓦爾密齊文學創(chuàng)作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9-14 02:21
種姓是印度特有的一種社會現(xiàn)象。種姓把印度民眾劃分成數(shù)千個相互隔離的社會集團,源于宗教的種姓制度又賦予這些社會集團高低貴賤之分,形成一種基于職業(yè)的社會階序。不可接觸制是種姓制度的一環(huán),剝奪了“不可接觸者”生而為人的權利,使其長期遭受政治壓迫和社會歧視。在古代印度,高種姓壟斷了教育和文化,“不可接觸者”淪為“不能言說的底層”。雖然在印度中世紀出現(xiàn)了幾名“不可接觸者”出身的詩人,但其作品猶如暗夜中點點螢光,并沒有進入主流書寫的范疇。英國殖民者征服印度以后,種姓制度失去了司法和行政的合法地位,“不可接觸者”群體的自主意識逐漸覺醒,文學創(chuàng)作得以萌芽。印度民族獨立運動期間,對于“不可接觸者”的宗教歸屬問題,甘地與“不可接觸者”領袖安貝德卡爾意見分歧巨大。甘地認為“不可接觸者”群體理應屬于“印度教徒”,而安貝德卡爾則認為“不可接觸者”應當享有與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同等的地位。甘地的政治主張在印度文學界得到了積極響應,一批印度作家創(chuàng)作了以“書寫‘不可接觸者’”為主題的文學作品!安豢山佑|者”在探索族群身份認同的過程中,選擇了“達利特”(Dalit,意思為“受壓迫者”)一詞作為自我認同的身份標簽。印度獨立后...
【文章頁數(shù)】:179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章 翁普拉卡什·瓦爾密齊和印地語達利特文學
1.1 翁普拉卡什·瓦爾密齊對達利特文學的引介
1.2 印地語達利特文學的叛逆詩人
1.3 印地語達利特文學的進階小說家
1.4 印地語達利特文學的傳記大師
第二章 翁普拉卡什·瓦爾密齊詩歌創(chuàng)作研究
2.1 解構(gòu)與重建印度詩歌經(jīng)典
2.2 批判種姓與種姓思想
2.3 喚醒達利特尊嚴與抗爭意識
第三章 翁普拉卡什·瓦爾密齊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研究
3.1 主人公形象的臉譜化逆寫
3.2 雙重空間的邊緣人書寫
3.3 女性解放與強奸重寫
第四章 翁普拉卡什·瓦爾密齊自傳創(chuàng)作研究
4.1 建構(gòu)達利特身份認同
4.2 記錄達利特族群的心理創(chuàng)傷
4.3 記錄印度種姓制度變遷
4.4 記錄達利特知識分子的思想演變
第五章 達利特文學對印度文學的影響
5.1 對印度教古代經(jīng)典的抗議與重讀
5.2 對中世紀帕克蒂文學的再定性
5.3 印度獨立前達利特文學的批判與反抗
5.4 現(xiàn)代達利特文學對印度文學的影響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附錄一 翁普拉卡什·瓦爾密齊詩歌選譯
附錄二 翁普拉卡什·瓦爾密齊自傳摘譯
附錄三 翁普拉卡什·瓦爾密齊短篇小說摘譯
致謝
作者簡歷
本文編號:3846365
【文章頁數(shù)】:179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章 翁普拉卡什·瓦爾密齊和印地語達利特文學
1.1 翁普拉卡什·瓦爾密齊對達利特文學的引介
1.2 印地語達利特文學的叛逆詩人
1.3 印地語達利特文學的進階小說家
1.4 印地語達利特文學的傳記大師
第二章 翁普拉卡什·瓦爾密齊詩歌創(chuàng)作研究
2.1 解構(gòu)與重建印度詩歌經(jīng)典
2.2 批判種姓與種姓思想
2.3 喚醒達利特尊嚴與抗爭意識
第三章 翁普拉卡什·瓦爾密齊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研究
3.1 主人公形象的臉譜化逆寫
3.2 雙重空間的邊緣人書寫
3.3 女性解放與強奸重寫
第四章 翁普拉卡什·瓦爾密齊自傳創(chuàng)作研究
4.1 建構(gòu)達利特身份認同
4.2 記錄達利特族群的心理創(chuàng)傷
4.3 記錄印度種姓制度變遷
4.4 記錄達利特知識分子的思想演變
第五章 達利特文學對印度文學的影響
5.1 對印度教古代經(jīng)典的抗議與重讀
5.2 對中世紀帕克蒂文學的再定性
5.3 印度獨立前達利特文學的批判與反抗
5.4 現(xiàn)代達利特文學對印度文學的影響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附錄一 翁普拉卡什·瓦爾密齊詩歌選譯
附錄二 翁普拉卡什·瓦爾密齊自傳摘譯
附錄三 翁普拉卡什·瓦爾密齊短篇小說摘譯
致謝
作者簡歷
本文編號:384636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rwkxbs/3846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