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視頻課程中教師對學習過程與效果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17-05-20 14:16
本文關鍵詞:在線視頻課程中教師對學習過程與效果的影響,,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視頻課程的應用日益廣泛,但從心理學層面對其的研究卻相對比較薄弱,導致了視頻課程實際應用效果不佳。本文從學習者的主觀感受和自動化認知加工過程這兩個方面出發(fā),探討視頻課程中教師對學習者學習過程與效果的影響,以期能夠豐富在線學習理論,尤其是在線視頻課程的學習理論,并為在線視頻課程設計和開發(fā)提供支撐。 本文首先通過對現(xiàn)有在線視頻課程進行梳理和分析,揭示了在線視頻課程的主要特點,以確定研究問題。而后,以社會存在感理論和認知負荷理論為基礎,探討在線視頻課程中教師呈現(xiàn)比例、教師姿勢對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體驗到的社會存在感和認知負荷以及學習滿意度和學習效果等學習結果的影響;并利用眼動追蹤技術,從視覺心理層面來揭示教師姿勢影響學習效果的視覺注意機制。最后,根據(jù)前期的研究結果,結合視頻課程學習和傳統(tǒng)課堂學習的真實規(guī)律和特點,比較了教師在陳述性知識與程序性知識的在線視頻課程中對學習者社會存在感、認知負荷和學習效果的不同影響作用。 研究一分析和梳理國內(nèi)外207門在線視頻課程,并對有教師的在線視頻課程中教師的特點進行了重點分析,主要考察了教師呈現(xiàn)形式、比例,以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姿勢的運用情況等。該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國內(nèi)外在線視頻課程中教師呈現(xiàn)的情況,為后續(xù)研究材料的選取與擬探討的問題提供實踐依據(jù)。結果發(fā)現(xiàn):在被調(diào)查的在線視頻課程中,94.20%的呈現(xiàn)了教師;教師呈現(xiàn)比例跨度較大,范圍為1%--60%;且?guī)缀跛杏薪處煶霈F(xiàn)的在線視頻課程中教師都運用了多種姿勢。 研究二通過調(diào)查華中師范大學的320名大學生,對編制的社會存在感問卷和視頻課程學習滿意度量表進行修訂。該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為后續(xù)研究中測量社會存在感和學習滿意度提供合適的測量工具。通過驗證性因子分析和相關分析發(fā)現(xiàn),社會存在感問卷和視頻課程學習滿意度問卷均具有良好的結構效度和內(nèi)部一致性信度,社會存在感問卷包括兩個維度,即“來到”和“離開”,視頻課程學習滿意度問卷包括教師教學、課堂內(nèi)容、師生互動和學習環(huán)境與設備四個維度。 研究三通過單因素被試間實驗法,考察在線視頻課程中教師呈現(xiàn)比例對學習者的社會存在感和認知負荷以及學習滿意度和學習效果的影響。該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考察教師呈現(xiàn)比例對學習者的學習過程與效果的影響。該研究以88名大學生為被試,以三種不同教師呈現(xiàn)比例的視頻課程為實驗材料,即小呈現(xiàn)比例(8.4%)教師的視頻課程、中等呈現(xiàn)比例(26.1%)教師的視頻課程和大呈現(xiàn)比例(41.8%)教師的視頻課程。視頻課程學習主題為PhotoShop中“曲線”命令的調(diào)整,時長為7分29秒。結果發(fā)現(xiàn),視頻課程中,較小呈現(xiàn)比例(8.4%)的教師呈現(xiàn)有助于提高他們的學習滿意度,改善學習者的學習效果;較大比例的教師呈現(xiàn)會降低他們的學習滿意度,阻礙學習者的學習效果。然而,視頻課程中教師呈現(xiàn)比例對學習者的社會存在感、認知負荷均沒有顯著影響。 研究四采用眼動追蹤技術,比較了視頻課程中不同線索,包括教師姿勢和非教師姿勢的線索,對學習者社會存在感、認知負荷和視覺注意,以及學習滿意度和學習效果的影響。研究目的是探討視頻課程中教師姿勢對學習者的學習過程與效果的影響。該研究以113名大學生為被試,以無姿勢視頻課程、有教師姿勢視頻課程、非姿勢線索視頻課程,以及既有教師姿勢又有非姿勢線索的四段視頻課程為實驗材料。視頻課程學習主題同研究三,四段視頻課程都有教師。實驗采用被試間設計。研究發(fā)現(xiàn),視頻課程中教師姿勢可以提高學習者對視頻課程的視覺注意,同時提高其學習效果。然而,教師姿勢對學習者的社會存在感、學習滿意度和認知負荷沒有影響。 研究五根據(jù)本文前期研究結果,并結合在線視頻課程學習和傳統(tǒng)課堂學習的真實情境下的特點,比較教師在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的視頻課程中對學習者產(chǎn)生的社會存在感和認知負荷以及短期和中期學習效果的不同影響作用。該研究以96名大學生為被試,采用2x3的混合實驗設計,知識類型2(①陳述性知識;②程序性知識)×教學方式3(①無教師的視頻課程;②有教師的視頻課程;③傳統(tǒng)課堂)的混合實驗,其中知識類型為被試內(nèi)變量,視頻課程的呈現(xiàn)方式為被試間變量。陳述性知識包括兩段視頻課程,即有教師視頻課程和無教師視頻課程。程序性知識也包括兩段視頻課程,即有教師視頻課程和無教師視頻課程。該研究以教育技術的概念為陳述性知識,數(shù)碼圖像的采集與處理為程序性知識。結果發(fā)現(xiàn),對于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有教師呈現(xiàn)的視頻課程學習效果最好;而對于程序性知識的學習,學習者在有教師和無教師的視頻課程中的學習效果均與傳統(tǒng)課堂相同。 基于以上研究及結論,我們認為:①視頻課程中呈現(xiàn)小比例教師(8.4%左右),且運用多種姿勢講解,有利于學習者對知識的理解;②對陳述性知識進行教學,采用有教師的視頻課程模式時學習效果最佳;③對程序性知識進行教學,有無教師并不會影響視頻課程中的學習效果;④社會存在感和認知負荷可能并不是影響有教師呈現(xiàn)之視頻課程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據(jù)此,我們可以推定:學習者在視頻課程學習過程中產(chǎn)生的較高級的主觀體驗,如社會存在感、認知負荷等,在在線視頻課程學習中扮演的角色并沒有傳統(tǒng)在線學習或多媒體學習的相關理論強調(diào)的那么重要;相反,學習者無意識的自動化認知加工過程會影響最終的學習效果,因此在在線視頻課程設計和制作時,應充分應用學習者的自動化認知加工過程。 本文的創(chuàng)新之處在于:基于對現(xiàn)有在線視頻課程的梳理,結合視頻課程學習和傳統(tǒng)課堂的學習規(guī)律和特點,分別探討了在線視頻課程中教師特點對學習者意識層面的主觀體驗、自動化認知過程和學習效果的影響,豐富和發(fā)展了我們對在線視頻課程、尤其是對在線視頻課程中教師之作用的認識,為在線課程資源設計與開發(fā)提供了理論指南。在理論上的貢獻主要體現(xiàn)在:視頻課程學習過程中學習者較高級的主觀體驗并沒有傳統(tǒng)在線學習理論認為的那么重要,相反學習者無意識的自動化認知加工過程會影響到最終的學習效果。這一理論發(fā)現(xiàn)在實踐層面上的意義在于:在在線視頻課程設計與開發(fā)的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學習者的認知加工具有自動化的特征。
【關鍵詞】:在線視頻課程 教師 學習過程 學習效果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B842.3
【目錄】: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目錄11-15
- 引言15-16
- 第一部分 文獻綜述16-22
- 1.1 在線視頻課程中教師對學習者學習過程與效果的影響16-18
- 1.1.1 在線視頻課程中教師對學習者社會存在感的影響16
- 1.1.2 在線視頻課程中教師對學習者認知負荷的影響16-17
- 1.1.3 在線視頻課程中教師對學習者學習滿意度的影響17
- 1.1.4 在線視頻課程中教師對學習者知覺注意分配的影響17-18
- 1.1.5 在線視頻課程中教師對學習者學習效果的影響18
- 1.2 在線視頻課程中教師姿勢對學習者的學習過程與效果的影響18-20
- 1.2.1 在線視頻課程中教師姿勢對學習者的學習過程與效果的影響19
- 1.2.2 在線視頻課程中非姿勢線索對學習者的學習過程與效果的影響19-20
- 1.3 知識類型對學習者在在線視頻課程學習效果的影響20
- 1.4 眼動追蹤技術在在線視頻課程研究中的應用20-21
- 1.5 本章小結21-22
- 第二部分 問題提出與研究總體設計22-32
- 2.1 問題提出22-23
- 2.2 研究的總體設計23
- 2.3 核心概念界定與變量的測量方法23-29
- 2.3.1 在線視頻課程的概念23-24
- 2.3.2 姿勢的概念24
- 2.3.3 社會存在感的概念及測量方法24-26
- 2.3.4 認知負荷的概念及測量方法26-27
- 2.3.5 學習滿意度27-28
- 2.3.6 學習效果28
- 2.3.7 視覺注意的概念與測量28
- 2.3.8 陳述性知識與程序性知識28-29
- 2.4 理論基礎29-31
- 2.4.1 社會存在感理論29-30
- 2.4.2 認知負荷理論30-31
- 2.5 研究意義31-32
- 2.5.1 理論意義31
- 2.5.2 實踐意義31-32
- 第三部分 研究一:在線視頻課程現(xiàn)狀分析32-39
- 3.1 在線視頻課程的分類32-34
- 3.1.1 根據(jù)視頻制作形式劃分32
- 3.1.2 根據(jù)視頻呈現(xiàn)方式劃分32-34
- 3.2 在線視頻課程中教師呈現(xiàn)的分析34-38
- 3.2.1 在線視頻課程中教師呈現(xiàn)方式的分類34-35
- 3.2.2 在線視頻課程中教師呈現(xiàn)比例35-36
- 3.2.3 教師景別36-37
- 3.2.4 教師姿勢37-38
- 3.3 小結38-39
- 第四部分 研究二:社會存在感問卷和視頻課程學習滿意度量表的修訂39-44
- 4.1 研究目的與假設39
- 4.1.1 研究目的39
- 4.1.2 研究假設39
- 4.2 研究方法39-40
- 4.2.1 被試39
- 4.2.2 測量工具39-40
- 4.2.3 修訂過程40
- 4.2.4 施測過程40
- 4.2.5 數(shù)據(jù)處理40
- 4.3 研究結果40-42
- 4.3.1 社會存在感問卷的驗證性因素分析40-41
- 4.3.2 社會存在感問卷的信度分析41
- 4.3.3 視頻課程學習滿意度問卷的驗證性因素分析41-42
- 4.3.4 視頻課程學習滿意度問卷的信度分析42
- 4.4 討論42-43
- 4.5 小結43-44
- 第五部分 研究三:在線視頻課程中教師呈現(xiàn)比例對學習者學習過程與效果的影響44-50
- 5.1 研究目的與假設44
- 5.1.1 研究目的44
- 5.1.2 研究假設44
- 5.2 研究方法44-46
- 5.2.1 被試44
- 5.2.2 測量工具44-45
- 5.2.3 實驗材料45-46
- 5.2.4 實驗程序46
- 5.2.5 數(shù)據(jù)處理46
- 5.3 結果46-48
- 5.3.1 社會存在感的方差分析結果46
- 5.3.2 認知負荷的方差分析結果46
- 5.3.3 學習滿意度的方差分析結果46-47
- 5.3.4 學習效果的協(xié)方差分析結果47-48
- 5.4 討論48-49
- 5.5 小結49-50
- 第六部分 研究四:在線視頻課程中教師姿勢對學習者學習過程與效果的影響50-56
- 6.1 研究目的與假設50
- 6.1.1 研究目的50
- 6.1.2 研究假設50
- 6.2 研究方法50-52
- 6.2.1 被試50
- 6.2.2 測量工具50-51
- 6.2.3 實驗材料51
- 6.2.4 實驗程序51-52
- 6.2.5 數(shù)據(jù)處理52
- 6.3 結果52-54
- 6.3.1 社會存在感的方差分析結果52
- 6.3.2 認知負荷的方差分析結果52
- 6.3.3 學習滿意度的方差分析結果52-53
- 6.3.4 視覺注意的方差分析結果53
- 6.3.5 學習效果的協(xié)方差分析結果53-54
- 6.4 討論54-55
- 6.5 小結55-56
- 第七部分 研究五:教師呈現(xiàn)在陳述性知識與程序性知識的在線視頻課程中的不同作用56-64
- 7.1 研究目的與假設56
- 7.1.1 研究目的56
- 7.1.2 研究假設56
- 7.2 研究方法56-60
- 7.2.1 被試56
- 7.2.2 測量工具56-58
- 7.2.3 實驗材料58-59
- 7.2.4 實驗設計59
- 7.2.5 實驗程序59
- 7.2.6 數(shù)據(jù)處理59-60
- 7.3 研究結果60-62
- 7.3.1 社會存在感的方差分析60
- 7.3.2 認知負荷的方差分析60-61
- 7.3.3 學習效果的方差分析61-62
- 7.4 討論62-63
- 7.5 小結63-64
- 第八部分 總討論64-68
- 8.1 在線視頻課程中教師對社會存在感和認知負荷的影響64
- 8.2 在線視頻課程中教師對學習滿意度的影響64-65
- 8.3 在線視頻課程中教師姿勢對視覺注意的影響65
- 8.4 在線視頻課程中教師姿勢對學習效果的影響65-66
- 8.5 教師在陳述性知識與程序性知識的在線視頻課程中的作用66
- 8.6 本研究不足與展望66-67
- 8.7 對教學的啟示67-68
- 第九部分 結論68-69
- 參考文獻69-76
- 致謝76-77
- 附件77-95
- 附錄1:基本信息問卷77-78
- 附錄2:先前知識測驗(研究三和研究四)78-81
- 附錄3:先前知識測驗(研究五)81-82
- 附錄4:學習效果測驗(研究三和研究四)82-88
- 附錄5:學習效果測驗(研究五)88-90
- 附錄6:社會存在感原始問卷90-91
- 附錄7:社會存在感正式問卷91-92
- 附錄8:計算機課堂學習滿意度原始問卷92-93
- 附錄9:視頻課程學習滿意度正式量表93-94
- 附錄10:認知負荷問卷94-95
- 在校期間表發(fā)的論文、著作及承擔的科研項目9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王健;郝銀華;盧吉龍;;教學視頻呈現(xiàn)方式對自主學習效果的實驗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4年03期
2 時宇石;;知識分類視角下Web2.0教學模式對大學生學習影響的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4年03期
本文關鍵詞:在線視頻課程中教師對學習過程與效果的影響,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818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rwkxbs/381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