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傷記憶·苦難意識·性別體驗·邊緣心態(tài) ——論虹影小說創(chuàng)作的四維空間
發(fā)布時間:2021-11-28 18:06
作為九十年代以來重要的華文文學代表作家,虹影有關“中國”的記憶、體驗和想像始終是其小說創(chuàng)作的取材和靈感之源;九十年代移民英國以后的海外經(jīng)歷,則使她的文學創(chuàng)作獲得了世界性的觀念支撐和藝術啟迪。這兩方面因素的交融,成為支撐虹影文學創(chuàng)作的根本心理動因和取用不竭的心靈資源,由此形成的四個主觀化的心靈維度:“創(chuàng)傷記憶”“苦難意識”“性別體驗”和“邊緣心態(tài)”,構(gòu)成了她小說創(chuàng)作的四維空間,從根本上決定了虹影小說創(chuàng)作的題材內(nèi)容、精神內(nèi)涵和藝術個性,也是確認其創(chuàng)作成就的四個價值尺度。虹影迄今為止的全部創(chuàng)作,都可以在由這四維空間所構(gòu)成的綜合視野中得到分析、闡釋和評價。本文從“創(chuàng)傷記憶”“苦難意識”“性別體驗”“邊緣心態(tài)”四個關鍵詞所構(gòu)成的四維空間出發(fā),在充分考察虹影生平和創(chuàng)作道路的基礎上,以文本分析為基本手段,并廣泛借用“成長小說”理論、“傳記批評”理論、女性主義批評、“身體寫作”理論、“邊緣人”理論以及流散文學等理論和批評方法,對虹影的小說創(chuàng)作進行系統(tǒng)深入的綜合研究,深入揭示其作品的創(chuàng)作成因和主題內(nèi)涵,全面評價其作品的思想價值、藝術特色和創(chuàng)作成就。論文由前言、主體五章和結(jié)語構(gòu)成。前言部分對目前國內(nèi)外有關...
【文章來源】:山東大學山東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201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現(xiàn)狀
二、選題主旨、研究重點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虹影的生平與創(chuàng)作道路
第一節(jié) 生平與感情經(jīng)歷
一、身世與早年經(jīng)歷
二、“黃金時代”
三、英倫十年
四、游走的“火狐”
第二節(jié) 創(chuàng)作道路
一、青年詩人
二、小說創(chuàng)作的探索期
三、成熟與成名
四、一個“話題作家”
第二章 創(chuàng)傷記憶:成長之痛與親情倫理的冷峻透視
第一節(jié) 成長之痛與成長之悟
第二節(jié) 揭示“黑暗與愛”:家庭隱私的大膽暴露和親情倫理的冷峻透視
一、母親與母愛
二、父親與父愛
三、手足親情
第三節(jié) 如何“自我暴露”:自傳體小說的新突破
第三章 苦難意識:飽含痛感的歷史回望與現(xiàn)實觀照
第一節(jié) 貧窮與饑餓:“恢復被迫失去的記憶”
一、赤貧年代的空間寫照:街巷、堂屋、閣樓、公廁
二、饑餓年代的時間追溯:個人、家族和城市的受難史
第二節(jié) 動亂與暴力:從歷史反思到現(xiàn)實憂患
第三節(jié) 戰(zhàn)爭與亂世:悲情男女的遇合流離、命運浮沉與孤獨無依
第四章 性別體驗:女性意識與女性欲望的叛逆書寫
第一節(jié) 女性意識:“他者”的困境、反抗與超越
一、“他者”的困境:女性生存的切膚之痛
二、戀父-審父-弒父-殺夫-閹割男人:對男權(quán)中心話語的激烈反抗
三、“超性別寫作”:在傳奇書寫中構(gòu)建女性的歷史主體地位
第二節(jié) 欲望之“虹”:以女性身體體驗為中心的情愛敘事
一、“身體寫作”及虹影的深層邏輯
二、反抗的身體、叛逆的欲望和完美的性愛
第三節(jié) 女性的“白日夢”:一場東方“維納斯”與西方“戰(zhàn)神”的性事
第五章 邊緣心態(tài):漂泊無依的“邊緣人”
第一節(jié) “家”的邊緣人
一、無家之痛與戀“家”之情
二、“尋父”的沖動
三、“愛”的救贖
第二節(jié) 國族邊緣人
一、國族政治:身份認同與情感選擇
二、跨文化交際:沖突、對話與交融
第三節(jié) 社會邊緣人
第四節(jié) 性別邊緣人
一、女同性戀者:性別政治與姐妹情誼
二、男同性戀者:獵奇心態(tài)與傳奇想像
結(jié)語“流散”中的“中國經(jīng)驗”與“世界眼光”
一、關于“流散”寫作
二、“中國經(jīng)驗”的價值與局限
三、“世界眼光”的價值與局限
引文出處及參考文獻
一、虹影作品
二、期刊論文
三、理論專著與學位論文
四、英文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
學位論文評閱及答辯情況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歷史、小說與官司——從朱利安·貝爾與凌叔華的文學情緣論起[J]. 朱海峰. 文藝爭鳴. 2018(03)
[2]國族、民族與族群:作為國族的中華民族如何可能[J]. 許紀霖. 西北民族研究. 2017(04)
[3]罪感意識的深度挖掘與表現(xiàn)——評虹影長篇小說《好兒女花》[J]. 續(xù)小強. 當代文壇. 2017(05)
[4]個體敘事與自我認同——虹影與杜拉斯小說主題的文化解讀[J]. 楊杰蛟.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04)
[5]絕望背后覺醒的女性意識——透視《饑餓的女兒》和《殺夫》[J]. 何夢潔. 蘭州教育學院學報. 2016(02)
[6]作為方法論的創(chuàng)傷記憶[J]. 趙靜蓉. 江西社會科學. 2016(02)
[7]試析虹影自傳體小說的“虛”與“實”[J]. 朱旭晨. 現(xiàn)代傳記研究. 2015(02)
[8]河流·情人·城市——虹影與杜拉斯小說意象的文化解讀[J]. 趙樹勤,楊杰蛟. 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05)
[9]論虹影小說《上海王》中的男女關系——基于神話原型批評的分析[J]. 張欣,方忠. 世界華文文學論壇. 2015(03)
[10]作為“創(chuàng)傷女性”意象的地母與河母——以嚴歌苓和虹影為中心[J]. 唐湘. 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5(05)
博士論文
[1]女性主義與創(chuàng)傷敘事[D]. 唐湘.福建師范大學 2014
碩士論文
[1]書寫上海的方式:歷史、女性與跨文化[D]. 徐勝敏.浙江大學 2011
[2]論虹影小說女性敘事[D]. 李鳳青.山西大學 2007
[3]跨文化語境下的女性寫作[D]. 張馨凌.貴州師范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524898
【文章來源】:山東大學山東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201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現(xiàn)狀
二、選題主旨、研究重點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虹影的生平與創(chuàng)作道路
第一節(jié) 生平與感情經(jīng)歷
一、身世與早年經(jīng)歷
二、“黃金時代”
三、英倫十年
四、游走的“火狐”
第二節(jié) 創(chuàng)作道路
一、青年詩人
二、小說創(chuàng)作的探索期
三、成熟與成名
四、一個“話題作家”
第二章 創(chuàng)傷記憶:成長之痛與親情倫理的冷峻透視
第一節(jié) 成長之痛與成長之悟
第二節(jié) 揭示“黑暗與愛”:家庭隱私的大膽暴露和親情倫理的冷峻透視
一、母親與母愛
二、父親與父愛
三、手足親情
第三節(jié) 如何“自我暴露”:自傳體小說的新突破
第三章 苦難意識:飽含痛感的歷史回望與現(xiàn)實觀照
第一節(jié) 貧窮與饑餓:“恢復被迫失去的記憶”
一、赤貧年代的空間寫照:街巷、堂屋、閣樓、公廁
二、饑餓年代的時間追溯:個人、家族和城市的受難史
第二節(jié) 動亂與暴力:從歷史反思到現(xiàn)實憂患
第三節(jié) 戰(zhàn)爭與亂世:悲情男女的遇合流離、命運浮沉與孤獨無依
第四章 性別體驗:女性意識與女性欲望的叛逆書寫
第一節(jié) 女性意識:“他者”的困境、反抗與超越
一、“他者”的困境:女性生存的切膚之痛
二、戀父-審父-弒父-殺夫-閹割男人:對男權(quán)中心話語的激烈反抗
三、“超性別寫作”:在傳奇書寫中構(gòu)建女性的歷史主體地位
第二節(jié) 欲望之“虹”:以女性身體體驗為中心的情愛敘事
一、“身體寫作”及虹影的深層邏輯
二、反抗的身體、叛逆的欲望和完美的性愛
第三節(jié) 女性的“白日夢”:一場東方“維納斯”與西方“戰(zhàn)神”的性事
第五章 邊緣心態(tài):漂泊無依的“邊緣人”
第一節(jié) “家”的邊緣人
一、無家之痛與戀“家”之情
二、“尋父”的沖動
三、“愛”的救贖
第二節(jié) 國族邊緣人
一、國族政治:身份認同與情感選擇
二、跨文化交際:沖突、對話與交融
第三節(jié) 社會邊緣人
第四節(jié) 性別邊緣人
一、女同性戀者:性別政治與姐妹情誼
二、男同性戀者:獵奇心態(tài)與傳奇想像
結(jié)語“流散”中的“中國經(jīng)驗”與“世界眼光”
一、關于“流散”寫作
二、“中國經(jīng)驗”的價值與局限
三、“世界眼光”的價值與局限
引文出處及參考文獻
一、虹影作品
二、期刊論文
三、理論專著與學位論文
四、英文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
學位論文評閱及答辯情況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歷史、小說與官司——從朱利安·貝爾與凌叔華的文學情緣論起[J]. 朱海峰. 文藝爭鳴. 2018(03)
[2]國族、民族與族群:作為國族的中華民族如何可能[J]. 許紀霖. 西北民族研究. 2017(04)
[3]罪感意識的深度挖掘與表現(xiàn)——評虹影長篇小說《好兒女花》[J]. 續(xù)小強. 當代文壇. 2017(05)
[4]個體敘事與自我認同——虹影與杜拉斯小說主題的文化解讀[J]. 楊杰蛟.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04)
[5]絕望背后覺醒的女性意識——透視《饑餓的女兒》和《殺夫》[J]. 何夢潔. 蘭州教育學院學報. 2016(02)
[6]作為方法論的創(chuàng)傷記憶[J]. 趙靜蓉. 江西社會科學. 2016(02)
[7]試析虹影自傳體小說的“虛”與“實”[J]. 朱旭晨. 現(xiàn)代傳記研究. 2015(02)
[8]河流·情人·城市——虹影與杜拉斯小說意象的文化解讀[J]. 趙樹勤,楊杰蛟. 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05)
[9]論虹影小說《上海王》中的男女關系——基于神話原型批評的分析[J]. 張欣,方忠. 世界華文文學論壇. 2015(03)
[10]作為“創(chuàng)傷女性”意象的地母與河母——以嚴歌苓和虹影為中心[J]. 唐湘. 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5(05)
博士論文
[1]女性主義與創(chuàng)傷敘事[D]. 唐湘.福建師范大學 2014
碩士論文
[1]書寫上海的方式:歷史、女性與跨文化[D]. 徐勝敏.浙江大學 2011
[2]論虹影小說女性敘事[D]. 李鳳青.山西大學 2007
[3]跨文化語境下的女性寫作[D]. 張馨凌.貴州師范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5248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rwkxbs/3524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