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G.威爾斯社會小說的失范主題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5-17 09:02
赫伯特·喬治·威爾斯是英國愛德華時代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不僅產(chǎn)量高,而且內(nèi)容涵蓋廣,涉及科學、文學、政治、歷史、生物、社會學等諸多領域。其中,威爾斯依靠亦幻亦實的科學幻想作品,讓他獲得“科幻界的莎士比亞”的美譽,憑借對社會現(xiàn)實予以諷刺表達的社會小說,讓他贏得“狄更斯繼承人”的美稱,加上晚期對世界范圍內(nèi)的前瞻性創(chuàng)作,更是被郭沫若評為“百科全書式的天才”。威爾斯的社會小說繼承了十九世紀現(xiàn)實主義小說的優(yōu)秀傳統(tǒng),運用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手法,從1900年前后起創(chuàng)作了一系列社會諷刺小說,描繪了英國轉型期的社會狀況,記述了許多小人物既令人心酸又令人發(fā)笑的坎坷歷程。本文以社會學理論中的“失范”為切入口,采用文本細讀的研究方法,從生態(tài)失范、經(jīng)濟失范、教育失范和道德失范等四個方面入手,深入探討威爾斯《愛情與路維憲先生》、《吉普斯》、《托諾-邦蓋》和《波里先生傳》等四部社會小說,展示了作家對工業(yè)文明轉型時期英國社會失范狀況的書寫,并從時代影響、家庭背景和個人經(jīng)歷三個方面分析失范主題的書寫緣由,進一步考察作家對良序社會的探索途徑。威爾斯出身于“經(jīng)濟困頓”的中下層資產(chǎn)階級家庭,在機緣巧合和自身努力下接受了一...
【文章來源】:湘潭大學湖南省
【文章頁數(shù)】:218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0.1 選題背景及意義
0.1.1 選題背景
0.1.2 選題意義
0.2 威爾斯研究綜述
0.2.1 國外威爾斯研究綜述
0.2.2 國內(nèi)威爾斯研究綜述
0.3 主要研究內(nèi)容、方法及創(chuàng)新
0.3.1 研究內(nèi)容
0.3.2 研究方法
0.3.3 主要創(chuàng)新之處
0.4 主要概念界定
0.4.1 社會小說
0.4.2 社會轉型
0.4.3 社會秩序與失范
第1章 威爾斯社會小說失范主題的書寫
1.1 威爾斯社會小說的生態(tài)失范
1.1.1 懷舊的村莊與失諧的鄉(xiāng)村生態(tài)
1.1.2 工業(yè)化發(fā)展與失衡的城鎮(zhèn)生態(tài)
1.1.3 城市化進程與失序的都市生態(tài)
1.2 威爾斯社會小說的經(jīng)濟失范
1.2.1 “自由放任”與欺詐性的生產(chǎn)行為
1.2.2 交通廣告業(yè)繁榮與悖論性的流通關系
1.2.3 “一夜暴富”與炫富性的消費觀念
1.3 威爾斯社會小說的教育失范
1.3.1 “機械的學習計劃”與“不成熟”的個體智育
1.3.2 “無能為力的父母”與氛圍缺失的家庭教育
1.3.3 “悲慘的智識命運”與職能缺位的國民教育
1.4 威爾斯社會小說的道德失范
1.4.1 寄居生活與冷漠的親情
1.4.2 攀附新富與功利的愛情
1.4.3 “向上流社會看齊”與虛偽的友情
第2章 威爾斯社會小說失范主題的書寫緣由
2.1 英國轉型社會的時代影響
2.1.1 信仰危機與威爾斯社會小說的宗教維度
2.1.2 科學發(fā)展與威爾斯社會小說的思想維度
2.1.3 社會變遷與威爾斯社會小說的失范維度
2.2 威爾斯家庭背景的影響
2.2.1 經(jīng)濟困頓的下層階級家庭
2.2.2 傳統(tǒng)有限的家教影響
2.2.3 情感淡漠的家庭關系
2.3 威爾斯獨特成長經(jīng)歷的影響
2.3.1 “支離破碎”的童年教育
2.3.2 艱難坎坷的求職歷程
2.3.3 喜憂相參的大學經(jīng)歷
第3章 威爾斯社會小說對良序社會的探索
3.1 科學教育的反思
3.1.1 離經(jīng)叛道者:走出宗教束縛
3.1.2 教育“幸運兒”:接受科學教育
3.1.3 科幻小說家:反思科學進步
3.2 費邊社會主義的探索
3.2.1 激進者:路維憲的幻想
3.2.2 抗爭者:馬斯特曼的掙扎
3.2.3 空想者:尤爾特的妥協(xié)
3.3 道德認同與社會規(guī)范整合愿景
3.3.1 反躬自省:路維憲的抉擇
3.3.2 返璞歸真:吉普斯的回歸
3.3.3 驀然回首:喬治的省悟
3.3.4 鳳凰涅磐:波里的救贖
第4章 威爾斯社會小說失范主題的書寫意義
4.1 威爾斯小說的藝術表現(xiàn)
4.1.1 威爾斯小說的整體創(chuàng)作特點
4.1.2 威爾斯社會小說與同時代作家作品的比較
4.2 威爾斯社會小說的文學史意義
4.2.1 西方現(xiàn)實主義文學傳統(tǒng)
4.2.2 威爾斯社會小說對現(xiàn)實主義文學傳統(tǒng)的繼承
4.3 威爾斯社會小說的現(xiàn)實意義
4.3.1 “日不落帝國”失范問題的預警
4.3.2 中國良序社會建構的啟示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一) 中國威爾斯研究學位論文
附錄(二) 中國威爾斯研究期刊論文
附錄(三) 威爾斯簡譜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取得的科研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威爾斯《愛情與路維憲先生》中的心智焦慮[J]. 劉賽雄,胡強. 江淮論壇. 2018(01)
[2]進步與焦慮:曼特爾《巨人奧布萊恩》中的異化書寫[J]. 嚴春妹. 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03)
[3]《隱身人》中的意志分析[J]. 王曉惠. 外國文學研究. 2015(03)
[4]道德認同概念辨析[J]. 劉仁貴. 倫理學研究. 2014(06)
[5]想象共同體:《卡斯特橋鎮(zhèn)長》的中心意義[J]. 殷企平. 外國文學. 2014(03)
[6]《摩洛博士島》中人與動物關系之解析[J]. 郝志琴. 外國文學. 2014(03)
[7]威爾斯與《自然》雜志科幻歷史淵源——Nature實證研究之二[J]. 穆蘊秋,江曉原. 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4(01)
[8]威爾斯在現(xiàn)代中國的譯介[J]. 陳娟. 文藝理論與批評. 2011(02)
[9]新世紀中國生態(tài)批評與生態(tài)美學的發(fā)展及其問題域[J]. 黨圣元.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 2010(03)
[10]英國工業(yè)革命時期的環(huán)境污染和治理[J]. 李宏圖. 探索與爭鳴. 2009(02)
碩士論文
[1]赫·喬·威爾斯在中國的譯介與影響[D]. 陳少娟.河北師范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191491
【文章來源】:湘潭大學湖南省
【文章頁數(shù)】:218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0.1 選題背景及意義
0.1.1 選題背景
0.1.2 選題意義
0.2 威爾斯研究綜述
0.2.1 國外威爾斯研究綜述
0.2.2 國內(nèi)威爾斯研究綜述
0.3 主要研究內(nèi)容、方法及創(chuàng)新
0.3.1 研究內(nèi)容
0.3.2 研究方法
0.3.3 主要創(chuàng)新之處
0.4 主要概念界定
0.4.1 社會小說
0.4.2 社會轉型
0.4.3 社會秩序與失范
第1章 威爾斯社會小說失范主題的書寫
1.1 威爾斯社會小說的生態(tài)失范
1.1.1 懷舊的村莊與失諧的鄉(xiāng)村生態(tài)
1.1.2 工業(yè)化發(fā)展與失衡的城鎮(zhèn)生態(tài)
1.1.3 城市化進程與失序的都市生態(tài)
1.2 威爾斯社會小說的經(jīng)濟失范
1.2.1 “自由放任”與欺詐性的生產(chǎn)行為
1.2.2 交通廣告業(yè)繁榮與悖論性的流通關系
1.2.3 “一夜暴富”與炫富性的消費觀念
1.3 威爾斯社會小說的教育失范
1.3.1 “機械的學習計劃”與“不成熟”的個體智育
1.3.2 “無能為力的父母”與氛圍缺失的家庭教育
1.3.3 “悲慘的智識命運”與職能缺位的國民教育
1.4 威爾斯社會小說的道德失范
1.4.1 寄居生活與冷漠的親情
1.4.2 攀附新富與功利的愛情
1.4.3 “向上流社會看齊”與虛偽的友情
第2章 威爾斯社會小說失范主題的書寫緣由
2.1 英國轉型社會的時代影響
2.1.1 信仰危機與威爾斯社會小說的宗教維度
2.1.2 科學發(fā)展與威爾斯社會小說的思想維度
2.1.3 社會變遷與威爾斯社會小說的失范維度
2.2 威爾斯家庭背景的影響
2.2.1 經(jīng)濟困頓的下層階級家庭
2.2.2 傳統(tǒng)有限的家教影響
2.2.3 情感淡漠的家庭關系
2.3 威爾斯獨特成長經(jīng)歷的影響
2.3.1 “支離破碎”的童年教育
2.3.2 艱難坎坷的求職歷程
2.3.3 喜憂相參的大學經(jīng)歷
第3章 威爾斯社會小說對良序社會的探索
3.1 科學教育的反思
3.1.1 離經(jīng)叛道者:走出宗教束縛
3.1.2 教育“幸運兒”:接受科學教育
3.1.3 科幻小說家:反思科學進步
3.2 費邊社會主義的探索
3.2.1 激進者:路維憲的幻想
3.2.2 抗爭者:馬斯特曼的掙扎
3.2.3 空想者:尤爾特的妥協(xié)
3.3 道德認同與社會規(guī)范整合愿景
3.3.1 反躬自省:路維憲的抉擇
3.3.2 返璞歸真:吉普斯的回歸
3.3.3 驀然回首:喬治的省悟
3.3.4 鳳凰涅磐:波里的救贖
第4章 威爾斯社會小說失范主題的書寫意義
4.1 威爾斯小說的藝術表現(xiàn)
4.1.1 威爾斯小說的整體創(chuàng)作特點
4.1.2 威爾斯社會小說與同時代作家作品的比較
4.2 威爾斯社會小說的文學史意義
4.2.1 西方現(xiàn)實主義文學傳統(tǒng)
4.2.2 威爾斯社會小說對現(xiàn)實主義文學傳統(tǒng)的繼承
4.3 威爾斯社會小說的現(xiàn)實意義
4.3.1 “日不落帝國”失范問題的預警
4.3.2 中國良序社會建構的啟示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一) 中國威爾斯研究學位論文
附錄(二) 中國威爾斯研究期刊論文
附錄(三) 威爾斯簡譜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取得的科研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威爾斯《愛情與路維憲先生》中的心智焦慮[J]. 劉賽雄,胡強. 江淮論壇. 2018(01)
[2]進步與焦慮:曼特爾《巨人奧布萊恩》中的異化書寫[J]. 嚴春妹. 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03)
[3]《隱身人》中的意志分析[J]. 王曉惠. 外國文學研究. 2015(03)
[4]道德認同概念辨析[J]. 劉仁貴. 倫理學研究. 2014(06)
[5]想象共同體:《卡斯特橋鎮(zhèn)長》的中心意義[J]. 殷企平. 外國文學. 2014(03)
[6]《摩洛博士島》中人與動物關系之解析[J]. 郝志琴. 外國文學. 2014(03)
[7]威爾斯與《自然》雜志科幻歷史淵源——Nature實證研究之二[J]. 穆蘊秋,江曉原. 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4(01)
[8]威爾斯在現(xiàn)代中國的譯介[J]. 陳娟. 文藝理論與批評. 2011(02)
[9]新世紀中國生態(tài)批評與生態(tài)美學的發(fā)展及其問題域[J]. 黨圣元.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 2010(03)
[10]英國工業(yè)革命時期的環(huán)境污染和治理[J]. 李宏圖. 探索與爭鳴. 2009(02)
碩士論文
[1]赫·喬·威爾斯在中國的譯介與影響[D]. 陳少娟.河北師范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19149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rwkxbs/3191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