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對肥胖個體抑制功能影響的ERP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2-19 05:03
研究背景:肥胖癥是全世界人民共同面臨的健康問題,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fā)展,肥胖癥問題日益突顯出來。已有證據(jù)表明肥胖引起的代謝障礙、血脂異常和炎癥導致多種疾病的發(fā)展,并且對神經系統(tǒng)有影響,同時還會增加一些重大疾病的患病率,如高血壓、Ⅱ型糖尿病。此外,肥胖還可能會影響個體的大腦結構和認知功能的發(fā)展。減肥作為是治療肥胖的基石,可以通過限制卡路里和體育鍛煉等多種干預措施來實現(xiàn)。體重減輕對肥胖個體一些認知領域有益的影響。但大多是基于觀察研究的結論,較少有縱向研究,并且目前很少有研究減重后對食物相關刺激的加工變化,以及目前對于減重對抑制功能影響的潛在腦機制仍不清楚。研究目的:探究減重是否對肥胖個體一般抑制功能與食物抑制功能均有提高;并采用ERP技術進一步確定針對認知機制的減重干預是否確實成功地增強了抑制功能,減重后肥胖個體抑制功能的大腦加工特點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以及體重的變化與抑制功能的變化是否相關。研究方法:將Go/Nogo任務進行改編,分成食物抑制任務、中性抑制任務、經典抑制任務來測量肥胖個體減重前后抑制功能的變化。采用Nogo條件下的正確率和Go條件下的反應時以及N2、P3成分作為測量抑制能力的...
【文章來源】:上海體育學院上海市
【文章頁數(shù)】:5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Hawkins肥胖與認知功能的周期性模型
減重對肥胖個體抑制功能影響的ERP研究14的測量,依照BMI的計算公式得出每名被試的BMI,之后填寫DEBQ荷蘭行為飲食量表、沖動特質量表以及一般食物渴求問卷。隨后進行認知任務Go/Nogo測試,由一名主試告知被試實驗任務的指導語,被試經過練習后,當正確率大于80%后,開始進行正式測試,收集被試在Go/Nogo任務中的Go、Nogo刺激條件下的正確率及Go刺激條件下的反應時以及ERP指標的變化;實驗組的被試進行為期四周的減重干預,控制組維持正常的日常生活作息。減重干預結束后,進行后測,后測內容同前測。4.4技術路線本研究將肥胖個體為實驗對象,將經典及改編的“Go/Nogo任務”作為研究范式,借助事件相關電位(ERP)技術,以探究肥胖個體減重前后在經典Go/Nogo任務以及食物Go/Nogo任務中的反應抑制能力的變化,并且考察其反應抑制過程的大腦認知加工特征。本研究擬為減重與反應抑制能力間的關系提供理論依據(jù)。本研究中實驗組從減重訓練營中招募17人,在前測中主要測量被試的人口學信息,飲食行為等問卷,最后進行Go/Nogo任務,前測結束后進行為期四周的減重干預訓練,然后進行后測,后測主要測量Go/Nogo任務�?刂平M從上海市隨機招募15人,前測內容同實驗組,前測結束后維持四周日常生活作息,然后進行后測,后測同實驗組。圖2研究流程圖
對 N2 潛伏期進行 2(組別:實驗組、控制組)×2(時間:前測、后測)×3(腦區(qū):額中區(qū)、中央?yún)^(qū),中頂區(qū))重復方差分析。研究結果顯示腦區(qū)的主效應顯著(F(1,30)=4.382,p=0.045),對腦區(qū)主效應的事后多重比較分析顯示中央?yún)^(qū)的 N2 潛伏期顯著短于額中區(qū)(p=0.006,p<0.01),且中頂區(qū)的 N2 潛伏期顯著短于中央?yún)^(qū)(p=0.002,p<0.01)。 由結果可知,在食物抑制任務中,兩組在中頂區(qū)后測 N2 波幅顯著大于前測。兩組在后測時沖突監(jiān)控加工效率均高于前測,這一結果可能與肥胖個體減重后對食物圖片的注意投入增加有關,可能導致增加食物相關線索的顯著性,對于沖突檢測投入的資源更多。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對于食物相關信息的監(jiān)測,從而改善對于食物相關的抑制功能。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肥胖成因的解釋——基于食物獎賞研究的視角[J]. 韓艷,舍英,高笑. 心理科學進展. 2017(03)
[2]執(zhí)行功能與兒童流行性肥胖的關系[J]. 易顯林,王明怡,王小春. 心理科學進展. 2015(11)
本文編號:3632272
【文章來源】:上海體育學院上海市
【文章頁數(shù)】:5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Hawkins肥胖與認知功能的周期性模型
減重對肥胖個體抑制功能影響的ERP研究14的測量,依照BMI的計算公式得出每名被試的BMI,之后填寫DEBQ荷蘭行為飲食量表、沖動特質量表以及一般食物渴求問卷。隨后進行認知任務Go/Nogo測試,由一名主試告知被試實驗任務的指導語,被試經過練習后,當正確率大于80%后,開始進行正式測試,收集被試在Go/Nogo任務中的Go、Nogo刺激條件下的正確率及Go刺激條件下的反應時以及ERP指標的變化;實驗組的被試進行為期四周的減重干預,控制組維持正常的日常生活作息。減重干預結束后,進行后測,后測內容同前測。4.4技術路線本研究將肥胖個體為實驗對象,將經典及改編的“Go/Nogo任務”作為研究范式,借助事件相關電位(ERP)技術,以探究肥胖個體減重前后在經典Go/Nogo任務以及食物Go/Nogo任務中的反應抑制能力的變化,并且考察其反應抑制過程的大腦認知加工特征。本研究擬為減重與反應抑制能力間的關系提供理論依據(jù)。本研究中實驗組從減重訓練營中招募17人,在前測中主要測量被試的人口學信息,飲食行為等問卷,最后進行Go/Nogo任務,前測結束后進行為期四周的減重干預訓練,然后進行后測,后測主要測量Go/Nogo任務�?刂平M從上海市隨機招募15人,前測內容同實驗組,前測結束后維持四周日常生活作息,然后進行后測,后測同實驗組。圖2研究流程圖
對 N2 潛伏期進行 2(組別:實驗組、控制組)×2(時間:前測、后測)×3(腦區(qū):額中區(qū)、中央?yún)^(qū),中頂區(qū))重復方差分析。研究結果顯示腦區(qū)的主效應顯著(F(1,30)=4.382,p=0.045),對腦區(qū)主效應的事后多重比較分析顯示中央?yún)^(qū)的 N2 潛伏期顯著短于額中區(qū)(p=0.006,p<0.01),且中頂區(qū)的 N2 潛伏期顯著短于中央?yún)^(qū)(p=0.002,p<0.01)。 由結果可知,在食物抑制任務中,兩組在中頂區(qū)后測 N2 波幅顯著大于前測。兩組在后測時沖突監(jiān)控加工效率均高于前測,這一結果可能與肥胖個體減重后對食物圖片的注意投入增加有關,可能導致增加食物相關線索的顯著性,對于沖突檢測投入的資源更多。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對于食物相關信息的監(jiān)測,從而改善對于食物相關的抑制功能。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肥胖成因的解釋——基于食物獎賞研究的視角[J]. 韓艷,舍英,高笑. 心理科學進展. 2017(03)
[2]執(zhí)行功能與兒童流行性肥胖的關系[J]. 易顯林,王明怡,王小春. 心理科學進展. 2015(11)
本文編號:36322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mpalunwen/363227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