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置換印模技術修復下頜游離端后牙缺失臨床病例報告
本文關鍵詞:模型置換印模技術修復下頜游離端后牙缺失臨床病例報告,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背景:牙列缺損是口腔修復臨床常見疾病之一,其修復方式較多;可摘局部義齒是最常用的修復方式之一,可摘局部義齒種類較多,其中按義齒對所承受力的支持方式分類可分為三種牙支持式義齒、粘膜支持式義齒以及混合支持式義齒。游離端后牙缺失是臨床上常見的牙列缺損形式之一,常采用混合支持式修復設計。而混合支持式可摘義齒是臨床上較復雜的修復方式。因為支持組織之間的可讓性不同,義齒在承受負荷時會造成游離端鞍基下沉,并且對近缺隙末端基牙產(chǎn)生較大遠中向扭力,造成義齒戴入后鞍基下牙槽嵴粘膜壓痛及末端基牙損傷,從而影響義齒修復效果。因此減小游離端義齒鞍基在負荷時的下沉量和保護近缺隙末端基牙健康是應用混合支持式可摘局部義齒修復游離端后牙缺失的難點。模型置換印模技術制取的印模與解剖式印模不同,其制取的是咬合壓力狀態(tài)下的印模,在置換模型基礎上制作的鑄造支架可摘局部義齒可使游離端義齒鞍基在咬合壓力下下沉量減小,并能夠減輕近缺隙末端基牙的遠中向扭力,從而減輕基牙的損傷。目的:探討應用模型置換印模技術制作鑄造支架可摘局部義齒修復下頜游離端后牙缺失的臨床效果。材料和方法:選擇并收集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來大連醫(y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yī)院就診的下頜遠中游離端后牙缺失患者5例,男性3例,女性2例。其中4例為下頜雙側游離缺失,1例為單側游離缺失。詳細了解患者主訴,經(jīng)過臨床檢查,治療前口腔準備,以及與患者充分溝通治療計劃后,均采用模型置換印模技術制作義齒。隨訪3-8個月,通過臨床檢查以及患者戴用義齒滿意度調(diào)查評價其臨床修復效果。結果:5名患者初戴義齒時均固位較好、穩(wěn)定無明顯翹動、基托邊緣伸展合適,軟組織無明顯壓痛。一周內(nèi)僅有2例患者出現(xiàn)下頜舌側粘膜壓痛,經(jīng)調(diào)磨后戴用舒適。5名患者均對義齒修復效果表示滿意。結論:應用模型置換印模技術制作鑄造支架可摘局部義齒修復下頜游離端后牙缺失(特別是多數(shù)后牙缺失)可減少義齒戴用后的復診次數(shù),提高義齒修復的近遠期效果,患者滿意度高。
【關鍵詞】:模型置換印模技術 下頜游離端缺失 修復效果
【學位授予單位】:大連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783.4
【目錄】:
- 中文摘要6-8
- 英文摘要8-10
- 前言10-11
- 臨床病例資料11-20
- 1.病例一11-13
- 2.病例二13-15
- 3.病例三15-17
- 4.病例四17-18
- 5.病例五18-20
- 結果20-21
- 討論21-25
- 結論25-26
- 參考文獻26-28
- 附錄28-34
- 文獻綜述34-42
- 參考文獻40-42
- 致謝42-4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春風,王曉波;下頜雙側游離端不規(guī)則壓痛的修復治療[J];南京部隊醫(yī)藥;2002年06期
2 齊仕珍;游離端缺牙修復的幾個問題[J];口腔頜面修復學雜志;2000年01期
3 姜有生;孔德立;;用水車鏈條自勒死亡一例[J];中國法醫(yī)學雜志;1993年04期
4 黃田河;劉繼華;;軟襯材料用于下頜游離端缺失修復的臨床療效評價[J];廣西醫(yī)學;2011年06期
5 黃田河;劉繼華;;軟襯材料緩解下頜游離端缺失修復后疼痛的臨床應用[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0年01期
6 梁旭梅;李靖;王立志;;太極扣彈性附著義齒用于雙側游離端缺失的修復[J];實用醫(yī)藥雜志;2012年08期
7 張清磊;何艷;譚燕;;模型置換印模技術修復下頜游離端牙列缺損的臨床研究[J];口腔醫(yī)學研究;2009年04期
8 王勤波;張曉寧;;彈性鑲嵌技術在后牙游離端缺失修復中的應用[J];中華老年口腔醫(yī)學雜志;2005年04期
9 張潔;單側非游離端兩個后牙缺失的修復探討[J];江蘇醫(yī)藥;1995年02期
10 吳顯才;;種植牙技術在游離端缺失修復的臨床療效[J];當代醫(yī)學;2014年2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鄭淑珍;;卡環(huán)設計對遠中游離端缺失的影響[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屆全國放射學大會論文匯編(下冊)[C];2006年
2 鄭淑珍;尚君蘭;;卡環(huán)設計對遠中游離端缺失的影響[A];中華醫(yī)學會放射學分會第八屆全國心胸影像學術大會暨河南省第十二次放射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3 王若立;李恩東;;游離端可摘局部義齒固位形式的應用[A];FDI、CSA臨床口腔進展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1999年
4 王慧媛;陳吉華;;不同ERA義齒設計修復單側游離端缺牙的優(yōu)化設計分析[A];第六次全國口腔修復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9年
5 劉飛;宮蘋;毛祥彥;鮮蘇琴;謝肇欽;;天然牙——游離端葉狀種植體聯(lián)合固定義齒三維有限元研究Ⅱ.對集中載荷的應力分析[A];中華口腔醫(yī)學會第三次全國口腔修復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7年
6 韓曉莉;巢永烈;梁星;;不同種植基樁樁徑對游離端缺失種植固定橋支架的適合性影響的實驗研究[A];中華口腔醫(yī)學會第三次全國口腔修復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7年
7 姚其衛(wèi);牟月照;;下頜雙側游離端可摘義齒三維有限元模型的建立[A];浙江省口腔醫(yī)學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暨浙江省第二十三屆口腔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慧媛;附著體義齒修復游離端缺牙的生物力學分析[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王秋園;模型置換印模技術修復下頜游離端后牙缺失臨床病例報告[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5年
2 楊帆;個別托盤制取選擇性壓力印模修復游離端牙列缺損的臨床病例報告[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5年
3 潘潔;三種方法修復牙周病伴游離端缺失的比較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4 丁旭;有限元分析輔助單側后牙游離端缺失種植固定橋修復的設計[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8年
5 曹振;冠外精密附著體修復單側游離端缺失的臨床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本文關鍵詞:模型置換印模技術修復下頜游離端后牙缺失臨床病例報告,,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9347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mpalunwen/293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