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尿酸水平和預后的關系

發(fā)布時間:2017-12-28 05:32

  本文關鍵詞: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尿酸水平和預后的關系 出處:《浙江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腎透析 終末期腎臟病 血尿酸 預后


【摘要】:目的:探討維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尿酸(SUA)水平和預后的關系。方法:納入2010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間,浙江省透析質量控制中心(ZDQM)新接收的診斷為終末期腎臟病(ESRD),維持性血透時間大于3個月的患者。通過構建Cox比例風險模型,分別從首次透析、透析3個月及透析12個月這3個時間點對SUA水平和預后的關系進行分析。結果:共納入13270例患者,至隨訪終點,中位隨訪時間為868(502-1375)天,死亡患者為2560例,死亡率為19.3%。3個透析時間點的SUA水平與年齡均呈負相關(均P0.01),與血肌酐、血尿素氮、白蛋白、磷均呈正相關(均P0.05)。透析3個月時,高尿酸水平和低死亡相關(HR=0.99,P=0.03)。結論:MHD患者在透析3個月時,高尿酸可能是死亡的保護因素,但長遠來看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這一結果需要通過前瞻性研究進一步證實。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vel of serum uric acid (SUA) and the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 Methods: from January 1, 2010 to December 31, 2014, the Zhejiang dialysis quality control center (ZDQM) was newly diagnosed with end-stage renal disease (ESRD) and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time was longer than 3 months. By constructing the Cox proportional hazard mode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UA level and the prognosis was analyzed from the first dialysis, 3 months of dialysis and 12 months of dialysis. Results: a total of 13270 patients were included, to the end point of follow-up, the median follow-up time was 868 (502-1375) days, and the death rate was 2560 cases, the mortality rate was 19.3%. The SUA level of 3 dialysis time points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age (all P0.01), and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erum creatinine, blood urea nitrogen, albumin and phosphorus (all P0.05). At 3 months of dialysis, the high uric acid level was associated with low mortality (HR=0.99, P=0.03). Conclusion: high uric acid may be a protective factor for death in MHD patients at 3 months of dialysis, but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long term. This result needs to be further confirmed through prospective studies.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R459.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樹錄,葉任高;終末期腎臟病貧血的治療[J];中國醫(yī)刊;2002年08期

2 戴勇,馬可夫;美國終末期腎臟病發(fā)生狀況[J];國外醫(yī)學.泌尿系統(tǒng)分冊;1996年05期

3 邊學燕,李漢潮,湯卓慶;透析中的終末期腎臟病可逆性探討[J];寧波醫(yī)學;2000年04期

4 陳江華;終末期腎臟病替代治療進展[J];現(xiàn)代實用醫(yī)學;2004年12期

5 高小玲;周玉福;;終末期腎臟病患者認知受損的現(xiàn)狀、風險因素、評估及改善措施[J];中國血液凈化;2011年08期

6 胡明昌,蔡毅;終末期腎臟病與貧血[J];國外醫(yī)學(兒科學分冊);1987年06期

7 黨勇;;終末期腎臟病人的鋁相關性腎病[J];國外醫(yī)學(內科學分冊);1992年10期

8 黃鋒先,劉健,馮小云,葉任高;終末期腎臟病可逆性的探討─—附534例病例分析[J];新醫(yī)學;1994年10期

9 王英,王梅;終末期腎臟病前的診治和適時透析的現(xiàn)狀[J];臨床內科雜志;2003年08期

10 馮志t@,蔡茜虹;終末期腎臟病患者心理分析與臨床治療研究[J];廣東醫(yī)學;2005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莊利民;王榮心;;終末期腎臟病患者并急性肺水腫的臨床治療[A];“中華醫(yī)學會腎臟病學分會2004年年會”暨“第二屆全國中青年腎臟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2 楊林;王璞;王小平;劉子棟;;醫(yī)療質控在終末期腎臟病人治療管理中的應用[A];中華醫(yī)院管理學會血液凈化中心管理分會2004年會論文匯編[C];2004年

3 孫魯英;王梅;楊莉;;終末期腎臟病患者鈣磷代謝及甲狀旁腺激素水平的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腎臟病學分會2004年年會”暨“第二屆全國中青年腎臟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4 王開;錢家麒;Bengt Lindholm;;終末期腎臟病患者中低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是臨床預后的危險因素-一年期縱向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腎臟病學分會2004年年會”暨“第二屆全國中青年腎臟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5 孫魯英;王耀獻;;鹽與慢性腎臟病關系的研究進展[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第二十一屆全國中醫(yī)腎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下)[C];2008年

6 樊曉紅;曾勇;陳麗萌;楊明;;終末期腎臟病患者動脈硬度、炎癥指標和心臟結構的關系[A];中華醫(yī)學會第11次心血管病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9年

7 高智;;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狼瘡性腎炎尿毒癥[A];第四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風濕類疾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0年

8 魏連波;黃麗雯;;中西醫(yī)結合防治慢性腎臟病的思路與方法[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第二十一屆全國中醫(yī)腎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下)[C];2008年

9 王璞;王小平;朱斌;任萬軍;劉子棟;;C-反應蛋白水平與EPO抵抗的研究[A];中華醫(yī)院管理學會血液凈化中心管理分會2004年會論文匯編[C];2004年

10 陳香美;;中國腎臟病面臨的挑戰(zhàn)與未來[A];中華醫(yī)學會腎臟病學分會2010學術年會專題講座匯編[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明;終末期腎臟病的血小板凋亡及多囊腎病DNA損傷的臨床與實驗研究[D];蘇州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羅麗花;國產OBERS-3000血液透析機治療終末期腎臟病的臨床療效觀察[D];暨南大學;2016年

2 張莉;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尿酸水平和預后的關系[D];浙江大學;2017年

3 李博;終末期腎臟病患者血清基質金屬蛋白酶10與動脈粥樣硬化的關系[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2年

4 董金山;終末期腎臟病患者甲狀腺激素變化及與動脈粥樣硬化的關系[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3年

5 郭曉超;黃芪總黃酮對終末期腎臟病患者血清誘導的血管內皮細胞凋亡的影響[D];蘭州大學;2014年

6 王科;終末期腎臟病患者血清ucMGP及PIVKA-Ⅱ與橈動脈鈣化的相關性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4年

7 金雪蓮;不同年代腎內科住院患者疾病構成及透析患者住院原因橫斷面分析[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3年

,

本文編號:134477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mpalunwen/134477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50e5d***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