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吾爾族、漢族先天性心臟病患兒體外循環(huán)肝素及魚精蛋白用量差異的臨床探討
本文關鍵詞:維吾爾族、漢族先天性心臟病患兒體外循環(huán)肝素及魚精蛋白用量差異的臨床探討
更多相關文章: 先天性心臟病 體外循環(huán) 肝素 魚精蛋白
【摘要】:目的:探討維吾爾族(簡稱維族)、漢族先天性心臟病患兒體外循環(huán)(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肝素及魚精蛋白用量的差異。方法:選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0月期間新疆醫(y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yī)院收治的維族、漢族先天性心臟病患兒行心內(nèi)直視矯治術的患兒60例,其中維族患兒30例,漢族患兒30例,整理并收集兩組患兒術前一般資料、血常規(guī)、凝血功能指標。CPB前監(jiān)測并記錄兩組患兒生理激活全血凝固時間(Activated Clotting Time,ACT);兩組患兒各給予首劑量肝素2mg/kg靜脈注射并5min后監(jiān)測ACT值(若ACT480s則每次追加0.2mg/kg直至達轉機標準)并記錄此時的肝素總用量;CPB結束后按肝素與魚精蛋白1:1的比例經(jīng)中心靜脈輸注魚精蛋白以拮抗肝素的抗凝作用,并監(jiān)測拮抗后ACT值(維持60sACT160s,若不達標則每次追加魚精蛋白劑量為前一次的1/3)以及此時的魚精蛋白總用量;術中異體輸血量、CPB時間、術后6h胸腔引流量、12h胸腔引流量及24h胸腔引流量。結果:兩組患兒術前一般資料、凝血功能指標、CPB時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肝素總用量、魚精蛋白總用量、術中異體輸血、6h及24h術后胸腔引流量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維族、漢族先天性心臟病患兒肝素及魚精蛋白用量都存在差異。漢族患兒肝素總用量、術中異體輸血量及術后6h胸腔引流量都比維族少,魚精蛋白總用量及24h胸腔引流量都較維族患兒多。
【學位授予單位】:新疆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R726.1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肖祥勝,張躍民;魚精蛋白用于中和肝素時的副反應[J];醫(yī)學信息;2001年08期
2 邱立成,朱金如,李樹軍,陳歡;魚精蛋白毒性反應的臨床表現(xiàn)與機制[J];中華胸心血管外科雜志;2002年03期
3 蔡平,石仲歧,嚴煜;3例嚴重魚精蛋白過敏的搶救[J];中華胸心血管外科雜志;2002年06期
4 應奇才,韓志芳;二硝基苯-魚精蛋白制備的研究[J];杭州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年03期
5 楊天德,吳悅惟,黃河,史忠,陳祥瑞,李洪,鐘河江;魚精蛋白致嚴重冠狀動脈痙攣的處理[J];臨床麻醉學雜志;2002年03期
6 黃嬌,謝祝琴,蔡小慧;魚精蛋白中和肝素死亡原因分析及預防[J];現(xiàn)代醫(yī)院;2005年10期
7 熊紅燕;潘龍毅;馮關力;;體外循環(huán)心臟手術中注射魚精蛋白不良反應的臨床診斷和防治[J];實用醫(yī)技雜志;2007年15期
8 范衛(wèi)英;;體外循環(huán)心內(nèi)直視手術中魚精蛋白不良反應21例分析[J];海南醫(yī)學;2010年19期
9 浮志坤;谷小衛(wèi);杜虹;裴琳;馬琳;張帥;;魚精蛋白過敏導致肺水腫一例[J];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2010年06期
10 付博;董力;滕曉;趙樹林;;魚精蛋白過敏致急性肺水腫一例[J];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2010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唐佳麗;杜磊;劉進;;個體化使用魚精蛋白減少體外循環(huán)后出血量[A];2009年西部麻醉學術論壇論文匯編[C];2009年
2 謝小保;王春華;曾海燕;歐陽友生;陳儀本;;魚精蛋白的提取及抑菌活性研究[A];2006中國微生物學會第九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3 余波瀾;劉丹;袁靜茹;劉敏;孫筱放;;吸煙影響精子組蛋白到魚精蛋白的轉換[A];第十二次全國醫(yī)學遺傳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4年
4 劉美春;曹建萍;余翠蓮;余桂媛;萬蓉;王燕;;不同病種心臟手術時肝素、魚精蛋白的應用探討[A];全國心臟內(nèi)外科?谱o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5 劉宗貴;尹曉清;伍碩元;陳志錦;;心臟手術中魚精蛋白嚴重過敏致心臟停搏一例成功治驗[A];第三屆全國急診創(chuàng)傷學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1999年
6 楊在亮;;雙功能肽-魚精蛋白-寡核苷酸復合物轉染人臍靜脈內(nèi)皮細胞的實驗研究[A];第七屆全國創(chuàng)傷學術會議暨2009海峽兩岸創(chuàng)傷醫(yī)學論壇論文匯編[C];2009年
7 肖嘉;李勝云;;魚精蛋白引起的不良反應及診斷治療[A];2008年浙江省腎臟病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8年
8 龍倩;吳瓊瓊;張友玉;姚守拙;;基于上轉換納米粒子簡單靈敏的檢測魚精蛋白和肝素[A];中國化學會第29屆學術年會摘要集——第04分會:納米生物傳感新方法[C];2014年
9 張銘;陶國才;吳艷;王秀瓊;曾子洋;楊明友;黃鳳蓮;;用血栓彈力圖監(jiān)測調(diào)節(jié)體外循環(huán)后魚精蛋白的劑量[A];2009年西部麻醉學術論壇論文匯編[C];2009年
10 金海蓉;胡晉紅;;魚精蛋白凝聚法測定白藜蘆醇脂質體的包封率[A];2013年中國藥學大會暨第十三屆中國藥師周論文集[C];201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沈瑋 王卓銘;魚精蛋白斷貨起底:定價機制倒逼廉價藥“消失”[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11年
2 沈瑋 王卓銘;魚精蛋白斷貨起底: 定價機制倒逼廉價藥“消失”[N];中國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導報;2011年
3 記者 劉正午;魚精蛋白緊缺背后[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11年
4 劉國信;魚精蛋白的抗菌和保鮮作用[N];中國食品質量報;2003年
5 本報記者 韓馨儀;低價薄利魚精蛋白斷貨引發(fā)廉價藥尷尬[N];中國財經(jīng)報;2011年
6 鄧海建;“魚精蛋白”是低價藥命運的寓言[N];呼和浩特日報(漢);2011年
7 本報記者 唐婷 賈婧;利潤微薄讓廉價老藥漸行漸遠[N];科技日報;2011年
8 吳睿鶇;魚精蛋白稀缺不能怪藥企[N];中國消費者報;2011年
9 記者 俞麗虹 周琳;滬全力生產(chǎn),緩解“魚精蛋白”緊張[N];新華每日電訊;2011年
10 本報記者 車輝;“救命藥荒”的臺前幕后[N];工人日報;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燕妮;魚精蛋白的制備、純化及其絮凝和抑菌活性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5年
2 李通;魚精蛋白模擬肽成藥性評價[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6年
3 馮博;丹參酮Ⅱ_A魚精蛋白納米粒的制備及體外抗腫瘤特性的研究[D];錦州醫(yī)科大學;2016年
4 蘇少娟;維吾爾族、漢族先天性心臟病患兒體外循環(huán)肝素及魚精蛋白用量差異的臨床探討[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7年
5 婁凡麗;魚精蛋白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干預作用的初步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4年
6 劉琳;魚精蛋白提取工藝的研究[D];河北科技大學;2010年
7 楊彥博;不同途徑泵輸魚精蛋白對非紫紺型先天性心臟病合并肺動脈高壓患者體外循環(huán)術后血流動力學的影響[D];蘭州大學;2012年
8 尹超;低分子量魚精蛋白的制備與評價[D];西南交通大學;2012年
9 石燕紅;癌鈣調(diào)蛋白/魚精蛋白截短體融合蛋白的基因構建與表達[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0年
10 胡曉璐;柔魚魚精蛋白的提取純化及抑菌特性研究[D];福建農(nóng)林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28227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mpalunwen/1282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