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入口河段最近兩期古堰塞湖事件的年齡

發(fā)布時間:2017-06-05 04:04

  本文關鍵詞: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入口河段最近兩期古堰塞湖事件的年齡,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位于青藏高原南部的雅魯藏布江,在流經(jīng)喜馬拉雅東構造結時河道大拐彎,形成世界第一大峽谷。在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入口河段,分布著多期古堰塞湖沉積和多級湖積階地,在河床覆蓋層內(nèi)還埋藏有巨厚的河湖相沉積。目前,關于古堰塞湖沉積的期次、范圍和年齡等,存在很大的爭議。本文通過對河谷沉積的沉積學和年代學研究,首次對多個階地剖面和鉆探巖芯進行了沉積相劃分。同時,采用石英、鉀長石光釋光測年技術進行了系統(tǒng)測年,結合14C年齡,初步建立了河谷上部沉積的地層年代學框架,并對堰塞湖的期次、范圍和年齡進行了探討。這對于深入研究雅魯藏布江河谷地貌演化,氣候、構造與地表過程的關系,評估冰川壩潰壩產(chǎn)生的洪水對大峽谷下切的作用等,都具有重要意義。露頭剖面和鉆探巖芯的沉積相分析表明,大峽谷入口以上河段河谷沉積由多個河湖相沉積旋回構成,自下而上旋回層一般是從粘土與粉細砂的互層逐漸變?yōu)槠叫袑永砗透缓ê鄣慕诲e層理的細砂層甚至是河流砂礫層。湖相沉積廣泛出露于則隆弄冰川槽谷與雅魯藏布江相匯處的上游主河道及其支流階地剖面中,同時還埋藏于河床下數(shù)百米深度內(nèi)。通過階地沉積和河床覆蓋層淺部沉積的OSL和14C測年,取得了以下進展。1)光釋光測年:通過一系列條件測試分析,確定了適合本地區(qū)的樣品粒級和測試流程。2)古堰塞湖年齡:年齡結果揭示出了雅魯藏布江大峽谷以上河段在末次冰期以來至少發(fā)育了三期古堰塞湖事件(古堰塞湖Ⅰ、古堰塞湖Ⅱ和古堰塞湖Ⅲ),沉積年齡分別為7-9ka,20-30ka和40ka,古堰塞湖的發(fā)育與喜馬拉雅東構造結地區(qū)末次冰期早期、末次冰期冰盛期和全新世冰進相對應,是南迦巴瓦峰西坡的則隆弄冰川在末次冰期發(fā)生冰川堵江的結果。最近兩期堰塞湖構成了兩級海拔高程為2906~2956m和3100~3060m的湖積階地(T1,T2),形成年齡分別為7ka和20ka。3)古堰塞湖范圍:古堰塞湖Ⅰ分布范圍較小,在大渡卡一米瑞發(fā)育湖相沉積,湖尾大致在米林縣城以南,最大沉積厚度約5-8m。T1階地拔河高度20多米,主要由粘土層組成,后期覆蓋風成沙。古堰塞湖Ⅱ發(fā)育范圍廣闊,古堰塞湖沉積在大渡卡—臥龍均有出露,湖尾大致在朗縣附近。T2階地拔河高度200-250m,在大渡卡—臥龍河段為粘土層—砂層的旋回層,古堰塞湖Ⅱ沉積被后期河流沖刷切割,形成1-3級次級階地。古堰塞湖Ⅲ多被古堰塞湖Ⅱ和古堰塞湖Ⅰ沉積所覆蓋,在米瑞階地底部等地零星出露,大渡卡河床鉆孔(Z2)和米林河床鉆孔(Z3)中揭露其厚度100m。
【關鍵詞】:雅魯藏布江 階地 光釋光測年 古堰塞湖 冰川堵江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地震局地質(zhì)研究所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P531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緒論10-16
  • 1.1 選題依據(jù)10-11
  • 1.2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11-14
  • 1.3 研究思路與方法14
  • 1.4 技術路線14-15
  • 1.5 工作量15-16
  • 2 雅魯藏布江流域概況16-23
  • 2.1 區(qū)域構造16-17
  • 2.2 河流地貌17-20
  • 2.3 氣候特征20-23
  • 3 雅魯藏布江中游沉積特征23-32
  • 3.1 古堰塞湖沉積23-24
  • 3.2 湖積階地24-29
  • 3.2.1 大渡卡湖積階地25-26
  • 3.2.2 比日神山湖積階地26-27
  • 3.2.3 臥龍湖積階地27-28
  • 3.2.4 其他地區(qū)湖積階地28-29
  • 3.3 古堰塞湖空間分布29-30
  • 3.4 冰川堆積30-32
  • 4 光釋光測年32-58
  • 4.1 光釋光測年方法簡介32-37
  • 4.1.1 光釋光測年原理32-33
  • 4.1.2 光釋光測年技術33-35
  • 4.1.3 河湖相沉積物的測年問題35-36
  • 4.1.4 擬采用的技術途徑36-37
  • 4.2 樣品采集與前處理37-39
  • 4.3 環(huán)境劑量率測量39-40
  • 4.4 石英礦物光釋光測年40-54
  • 4.4.1 石英礦物釋光特性40-43
  • 4.4.2 預熱坪和劑量恢復實驗43-46
  • 4.4.3 石英釋光靈敏度的探討46-47
  • 4.4.5 等效劑量的測定47-48
  • 4.4.6 石英光釋光年齡48-54
  • 4.5 鉀長石光釋光測年54-57
  • 4.5.1 鉀長石劑量恢復實驗54-55
  • 4.5.2 等效劑量的測定55-56
  • 4.5.3 鉀長石光釋光年齡56-57
  • 4.6 本章小結57-58
  • 5 結果和討論58-60
  • 5.1 古堰塞湖的期次和年齡58
  • 5.2 堰塞湖發(fā)育與冰川的關系58-59
  • 5.3 存在問題59-60
  • 參考文獻60-66
  • 致謝66-67
  • 附錄67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盛華;光釋光信號靈敏度變化的模式、驗證和推論[J];核技術;1995年08期

2 李虎侯;光釋光斷代(續(xù))[J];核電子學與探測技術;2000年04期

3 謝焱石,譚凱旋,劉順生,Günther A. Wagner;石英光釋光譜的混沌特征[J];核技術;2003年01期

4 熊正燁,唐強,張純祥;Li_2B_4O_7:Cu,In的熱釋光和光釋光的關系研究[J];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4期

5 李虎侯,曹王敏賢;從熱釋光到光釋光[J];核技術;1995年08期

6 魏明建,朱風云;新一代光釋光儀在實驗室投入使用[J];地學前緣;2000年S2期

7 李虎侯;光釋光斷代[J];核電子學與探測技術;2000年03期

8 韓志勇,沈冠軍,張家富;光釋光單片技術及其在澳大利亞舊石器遺址上的應用[J];人類學學報;2004年03期

9 梁萍;張旭;文繼華;;便攜式光釋光儀光源[J];邢臺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10 覃金堂;周力平;;沙漠邊緣厚層黃土上部光釋光測年的初步研究[J];第四紀研究;2007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熊正燁;唐強;陳勁民;梁學敏;馬衛(wèi)江;;湖光巖砂石的釋光劑量研究[A];第二屆全國核技術及應用研究學術研討會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2 尹功明;盧演儔;;祁連山東段河流低級階地的光釋光年代學和構造信息[A];中國地震學會第八次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0年

3 陳華;穆龍;涂俊;袁永剛;趙林;趙敏智;魏番惠;;熱釋光和光釋光在個人劑量監(jiān)測中的比較[A];中國職業(yè)安全健康協(xié)會201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4 姜蓮婷;彭卓倫;王寧生;胡文燁;黃卉;張珂;陳國能;;長石、石英在第四紀沉積物光釋光測年中的對比[A];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12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5 張宗祜;;BG1999光釋光斷代儀[A];中國地質(zhì)科學院“九五”科技成果匯編[C];2001年

6 孫高元;龔志軍;;烏蘭巴托以西斷裂活動時代的光釋光年代學研究[A];中國科學院地質(zhì)與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屆)學術論文匯編——新生代地質(zhì)與環(huán)境研究室[C];2014年

7 唐強;張純祥;;熱釋光和光釋光發(fā)光譜的測量[A];第五屆全國稀土發(fā)光材料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8 李虎侯;劉兆文;李東旭;潘寶林;尹剛;;釋光斷代技術研究[A];第五屆北京核學會核技術應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8年

9 楊新波;李紅軍;徐軍;蘇良碧;;α-Al_2O_3:C晶體熱釋光和光釋光特性的數(shù)值模擬[A];中國晶體學會第四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會議學術論文摘要集[C];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趙俊香;恒山北麓晚第四紀地貌及相關沉積物光釋光定年[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13年

2 陳淑娥;渭河流域全新世黃土光釋光測年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安琪;基于虛擬儀器技術的脈沖光釋光測控系統(tǒng)[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2 馮玉靜;毛烏素沙地東南緣沉積物光釋光測年與環(huán)境變遷研究[D];蘭州大學;2015年

3 郭海婷;黃河上游戈龍布滑坡及其堰塞湖沉積物光釋光年代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5年

4 李翠平;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入口河段最近兩期古堰塞湖事件的年齡[D];中國地震局地質(zhì)研究所;2015年

5 李強;山東濰坊朱里黃土剖面光釋光年代及環(huán)境意義[D];山東師范大學;2014年

6 紀洪磊;滹沱河沖積扇沖洪積物光釋光測年及其晚更新世以來氣候演化釋光年代學[D];中國地質(zhì)科學院;2010年

7 雷生學;長江流域南京鉆孔年輕河流沉積物的光釋光測年研究[D];中國地震局地質(zhì)研究所;2008年

8 耿孝勇;柴達木盆地東部尕海湖DG02鉆孔光釋光年代學[D];青海師范大學;2014年

9 高磊;東北興凱湖岸堤沉積物光釋光測年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4年

10 楊傳成;現(xiàn)代沉積物釋光實驗的初步研究[D];中國地震局地質(zhì)研究所;2007年


  本文關鍵詞: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入口河段最近兩期古堰塞湖事件的年齡,,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2284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42284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209a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