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三角洲東部風塵堆積鐵氧化物含量及古氣候意義
發(fā)布時間:2022-07-11 11:58
中國東部風塵堆積是我國第四紀黃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蘊含的古環(huán)境信息,對揭示我國東部地區(qū)晚第四紀沉積環(huán)境演變和全球變化的區(qū)域響應具有重要意義。赤鐵礦(Hm)和針鐵礦(Gt)作為成土過程的重要產(chǎn)物,其含量變化與氣候干濕的變化有一定聯(lián)系,F(xiàn)代反射光譜技術的發(fā)展使基于漫反射光譜快速半定量反演鐵氧化物含量成為可能。以往的相關研究主要在我國西北地區(qū)全面開展,東部下蜀黃土雖然也開展了初步的工作,但研究的深度有待挖掘,同時也有待將相關研究向島嶼黃土、硬粘土中的Hm和Gt記錄的古環(huán)境意義方向拓展。本文選取島嶼黃土和硬粘土為研究對象,探究其漫反射光譜的影響因素,分析漫反射光譜特征,建立光譜參數(shù)與鐵氧化物含量之間的校準方程,反演相關剖面的Hm和Gt記錄。同時結合元素地球化學、磁學特征分析和光釋光建立的年代框架,探討島嶼黃土、硬粘土中蘊含的古氣候演變信息及其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響應。主要取得以下幾點認識:(1)青浦孔(QP)硬粘土光釋光年代測定的結果顯示:鉆孔深度25m、26m和27m處3個光釋光年代樣品,測試結果分別為25.5±1.6 ka、47.1±3.0 ka和107.0±4.9ka。由此,本文研究的QP...
【文章頁數(shù)】:10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
1.2 研究現(xiàn)狀
1.2.1 中國東部黃土研究現(xiàn)狀
1.2.2 島嶼黃土研究現(xiàn)狀
1.2.3 硬粘土研究現(xiàn)狀
1.2.4 基于漫反射光譜的Hm和 Gt定量研究
1.3 研究內(nèi)容與關鍵問題
1.4 論文工作量與技術路線
1.4.1 論文工作量
1.4.2 技術路線
第二章 研究區(qū)域與方法
2.1 研究區(qū)概況
2.1.1 氣候
2.1.2 地質(zhì)地貌
2.1.3 植被與土壤
2.2 剖面與鉆孔描述
2.3 光釋光年代分析
2.4 實驗測試方法
第三章 鐵氧化物的光譜鑒定和定量分析
3.1 鐵氧化物光譜特征
3.2 鐵氧化物混合梯度實驗
3.2.1 純Hm序列光譜
3.2.2 純Gt序列光譜
3.2.3 Hm、Gt混合序列
3.3 校準方程的建立
3.3.1 SSD黃土校準方程的建立
3.3.2 QP硬粘土校準方程的建立
3.4 校準方程的檢驗
3.4.1 標樣自檢驗
3.4.2 游離鐵檢驗
第四章 鐵氧化物含量及其他理化特征
4.1 漫反射光譜特征
4.2 鐵氧化物含量特征
4.2.1 Hm、Gt的古氣候意義
4.2.2 Hm、Gt含量階段性變化
4.2.3 小結
4.3 元素地球化學特征
4.3.1 地化指標環(huán)境意義
4.3.2 常量元素含量特征
4.3.3 微量元素含量特征
4.3.4 化學風化強度特征
4.3.5 元素遷移特征
4.3.6 小結
4.4 磁化率特征
4.4.1 磁化率環(huán)境意義
4.4.2 磁化率含量特征
4.4.3 小結
第五章 討論
5.1 漫反射光譜影響因素
5.2 硬粘土中Gt校準方程適用性差的原因分析
5.2.1 Hm干擾
5.2.2 基體效應影響
5.2.3 鋁替代作用影響
5.3 島嶼黃土和硬粘土沉積環(huán)境特征
5.3.1 鐵氧化物含量
5.3.2 常量元素組成及含量
5.3.3 磁化率特征
5.4 長江三角洲晚更新世古氣候演化特征
第六章 結論與展望
6.1 結論
6.2 不足與展望
參考文獻
研究生期間科研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長江三角洲東部島嶼風塵堆積赤鐵礦和針鐵礦含量及古氣候意義[J]. 劉力,程婷,吳超,任少芳,周立旻,鄭祥民. 沉積學報. 2020(03)
[2]基于光釋光測年的東海嵊山島風塵黃土環(huán)境敏感粒度組分研究[J]. 任少芳,鄭祥民,周立旻,呂紅華,艾東升,玄曉娜,曹宏偉,吳超,趙慶. 第四紀研究. 2018 (03)
[3]下蜀黃土底界的年代及其對區(qū)域氣候變干的指示[J]. 李徐生,韓志勇,鹿化煜,陳英勇,李洋,苑曉康,周玉文,蔣夢瑤,呂存娟. 中國科學:地球科學. 2018(02)
[4]蘇州地區(qū)硬粘土粒度和元素地球化學特征及其環(huán)境意義[J]. 玄曉娜,趙慶,周立旻,楊華瑋,徐洪陽,任少芳,鄭祥民,劉峰,陳璞皎. 地球與環(huán)境. 2017(05)
[5]基于漫反射光譜的鐵氧化物定量分析在南方黃土中的適用性研究[J]. 苑曉康,李徐生,韓志勇,趙萬蒼,周玉文,吳雙殊,鄭延花,鹿化煜. 高校地質(zhì)學報. 2017(02)
[6]山東大黑山島北莊黃土沉積特征及其環(huán)境演變[J]. 賈廣菊,徐樹建,孔凡彪,Miao Xiaodong. 第四紀研究. 2017 (03)
[7]鄖西縣庹家灣黃土剖面色度參數(shù)特征及其古氣候重建[J]. 王海燕,龐獎勵,黃春長,周亞利,查小春,張文桐. 水土保持學報. 2017(02)
[8]山東砣磯島大口北黃土剖面的沉積特征及其古環(huán)境意義[J]. 丁新潮,曹文,徐樹建,倪志超. 干旱區(qū)資源與環(huán)境. 2016(10)
[9]天山北麓烏魯木齊河階地晚更新世黃土磁學特征及古氣候意義[J]. 邱思靜,陳一凡,王振,程璐,趙俊香,王輝,呂紅華,鄭祥民. 第四紀研究. 2016 (05)
[10]末次冰期以來鄱陽湖東北緣下蜀黃土常量元素地球化學特征及其物源指示[J]. 龍進,賈玉連,張智,彭學敏,凌超豪,王朋嶺. 沉積學報. 2015(05)
博士論文
[1]南通濱海地區(qū)全新世沉積物磁性特征及其古環(huán)境意義[D]. 董艷.華東師范大學 2014
[2]熱帶亞熱帶表生鐵氧化物的氣候響應研究[D]. 龍曉泳.南京大學 2011
[3]東海島嶼黃土與下蜀黃土古環(huán)境信息研究[D]. 劉飛.華東師范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長江三角洲南翼晚更新世硬粘土理化特征及其古環(huán)境意義[D]. 玄曉娜.華東師范大學 2018
[2]南京、鎮(zhèn)江下蜀黃土古環(huán)境信息研究[D]. 劉峰.華東師范大學 2016
[3]嵊山島黃土地層古環(huán)境信息研究[D]. 張巖.華東師范大學 2014
[4]蘇州澄湖地區(qū)晚更新世沉積記錄與環(huán)境變遷[D]. 付苗苗.華東師范大學 2009
本文編號:3658123
【文章頁數(shù)】:10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
1.2 研究現(xiàn)狀
1.2.1 中國東部黃土研究現(xiàn)狀
1.2.2 島嶼黃土研究現(xiàn)狀
1.2.3 硬粘土研究現(xiàn)狀
1.2.4 基于漫反射光譜的Hm和 Gt定量研究
1.3 研究內(nèi)容與關鍵問題
1.4 論文工作量與技術路線
1.4.1 論文工作量
1.4.2 技術路線
第二章 研究區(qū)域與方法
2.1 研究區(qū)概況
2.1.1 氣候
2.1.2 地質(zhì)地貌
2.1.3 植被與土壤
2.2 剖面與鉆孔描述
2.3 光釋光年代分析
2.4 實驗測試方法
第三章 鐵氧化物的光譜鑒定和定量分析
3.1 鐵氧化物光譜特征
3.2 鐵氧化物混合梯度實驗
3.2.1 純Hm序列光譜
3.2.2 純Gt序列光譜
3.2.3 Hm、Gt混合序列
3.3 校準方程的建立
3.3.1 SSD黃土校準方程的建立
3.3.2 QP硬粘土校準方程的建立
3.4 校準方程的檢驗
3.4.1 標樣自檢驗
3.4.2 游離鐵檢驗
第四章 鐵氧化物含量及其他理化特征
4.1 漫反射光譜特征
4.2 鐵氧化物含量特征
4.2.1 Hm、Gt的古氣候意義
4.2.2 Hm、Gt含量階段性變化
4.2.3 小結
4.3 元素地球化學特征
4.3.1 地化指標環(huán)境意義
4.3.2 常量元素含量特征
4.3.3 微量元素含量特征
4.3.4 化學風化強度特征
4.3.5 元素遷移特征
4.3.6 小結
4.4 磁化率特征
4.4.1 磁化率環(huán)境意義
4.4.2 磁化率含量特征
4.4.3 小結
第五章 討論
5.1 漫反射光譜影響因素
5.2 硬粘土中Gt校準方程適用性差的原因分析
5.2.1 Hm干擾
5.2.2 基體效應影響
5.2.3 鋁替代作用影響
5.3 島嶼黃土和硬粘土沉積環(huán)境特征
5.3.1 鐵氧化物含量
5.3.2 常量元素組成及含量
5.3.3 磁化率特征
5.4 長江三角洲晚更新世古氣候演化特征
第六章 結論與展望
6.1 結論
6.2 不足與展望
參考文獻
研究生期間科研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長江三角洲東部島嶼風塵堆積赤鐵礦和針鐵礦含量及古氣候意義[J]. 劉力,程婷,吳超,任少芳,周立旻,鄭祥民. 沉積學報. 2020(03)
[2]基于光釋光測年的東海嵊山島風塵黃土環(huán)境敏感粒度組分研究[J]. 任少芳,鄭祥民,周立旻,呂紅華,艾東升,玄曉娜,曹宏偉,吳超,趙慶. 第四紀研究. 2018 (03)
[3]下蜀黃土底界的年代及其對區(qū)域氣候變干的指示[J]. 李徐生,韓志勇,鹿化煜,陳英勇,李洋,苑曉康,周玉文,蔣夢瑤,呂存娟. 中國科學:地球科學. 2018(02)
[4]蘇州地區(qū)硬粘土粒度和元素地球化學特征及其環(huán)境意義[J]. 玄曉娜,趙慶,周立旻,楊華瑋,徐洪陽,任少芳,鄭祥民,劉峰,陳璞皎. 地球與環(huán)境. 2017(05)
[5]基于漫反射光譜的鐵氧化物定量分析在南方黃土中的適用性研究[J]. 苑曉康,李徐生,韓志勇,趙萬蒼,周玉文,吳雙殊,鄭延花,鹿化煜. 高校地質(zhì)學報. 2017(02)
[6]山東大黑山島北莊黃土沉積特征及其環(huán)境演變[J]. 賈廣菊,徐樹建,孔凡彪,Miao Xiaodong. 第四紀研究. 2017 (03)
[7]鄖西縣庹家灣黃土剖面色度參數(shù)特征及其古氣候重建[J]. 王海燕,龐獎勵,黃春長,周亞利,查小春,張文桐. 水土保持學報. 2017(02)
[8]山東砣磯島大口北黃土剖面的沉積特征及其古環(huán)境意義[J]. 丁新潮,曹文,徐樹建,倪志超. 干旱區(qū)資源與環(huán)境. 2016(10)
[9]天山北麓烏魯木齊河階地晚更新世黃土磁學特征及古氣候意義[J]. 邱思靜,陳一凡,王振,程璐,趙俊香,王輝,呂紅華,鄭祥民. 第四紀研究. 2016 (05)
[10]末次冰期以來鄱陽湖東北緣下蜀黃土常量元素地球化學特征及其物源指示[J]. 龍進,賈玉連,張智,彭學敏,凌超豪,王朋嶺. 沉積學報. 2015(05)
博士論文
[1]南通濱海地區(qū)全新世沉積物磁性特征及其古環(huán)境意義[D]. 董艷.華東師范大學 2014
[2]熱帶亞熱帶表生鐵氧化物的氣候響應研究[D]. 龍曉泳.南京大學 2011
[3]東海島嶼黃土與下蜀黃土古環(huán)境信息研究[D]. 劉飛.華東師范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長江三角洲南翼晚更新世硬粘土理化特征及其古環(huán)境意義[D]. 玄曉娜.華東師范大學 2018
[2]南京、鎮(zhèn)江下蜀黃土古環(huán)境信息研究[D]. 劉峰.華東師范大學 2016
[3]嵊山島黃土地層古環(huán)境信息研究[D]. 張巖.華東師范大學 2014
[4]蘇州澄湖地區(qū)晚更新世沉積記錄與環(huán)境變遷[D]. 付苗苗.華東師范大學 2009
本文編號:365812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365812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