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青城子礦集區(qū)中生代侵入巖體深部空間關系及控礦作用
發(fā)布時間:2021-10-20 00:15
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持續(xù)增長以及地表礦床資源的枯竭,挖掘深部礦產(chǎn)資源潛力是當前國內(nèi)外礦產(chǎn)資源勘查與成礦預測研究的重點。由于與眾多具有巨大經(jīng)濟潛力的金屬、非金屬礦產(chǎn)密切相關,侵入巖體在礦產(chǎn)資源開發(fā)研究中占據(jù)重要地位,也是人們研究與認識深部地質成礦作用過程和礦產(chǎn)預測的重要窗口。本文針對遼東青城子礦集區(qū)內(nèi)中生代侵入巖體深部空間關系及控礦作用這一問題,制定了基于基礎地質、地球化學、地球物理資料的綜合研究方法,進而研究巖體深部展布、產(chǎn)出方式及控礦作用。研究結果表明,巖漿和構造活動相對活躍的區(qū)域是找礦有利區(qū)域,據(jù)此提出將新嶺-雙頂溝巖體作為遠景找礦切入點,從而為成礦預測、深部找礦以及定量資源評價提供理論支撐。通過系統(tǒng)總結前人基礎地質研究成果,確定了研究區(qū)內(nèi)主要的鉛鋅礦床(喜鵲溝、甸南、榛子溝等)、中生代侵入巖體(新嶺巖體和雙頂溝巖體)、斷裂構造(于上溝、二道溝等)和地層的空間分布狀態(tài),并據(jù)此建立起描述區(qū)內(nèi)鉛鋅礦床形成-富集-演變過程的宏觀地質模型。由于區(qū)內(nèi)所有鉛鋅礦體均與斷裂和巖體存在空間上的依存關系,因此推測中生代巖體及其次生斷裂不僅參與了區(qū)內(nèi)鉛鋅礦化階段,也與礦體空間富集存在內(nèi)在關聯(lián)。收集并整理了青...
【文章來源】:吉林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8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選題依據(jù)與意義
1.1.1 選題依據(jù)
1.1.2 研究目的與意義
1.2 研究現(xiàn)狀和存在問題
1.2.1 鉛鋅礦控礦作用研究現(xiàn)狀
1.2.2 青城子鉛鋅礦研究現(xiàn)狀
1.2.3 存在的問題
1.3 研究內(nèi)容與方法
1.3.1 研究方法與技術路線
1.3.2 具體研究內(nèi)容
1.4 完成主要工作
1.5 創(chuàng)新點
第2章 區(qū)域地質概況
2.1 研究區(qū)位置
2.1.1 地理位置
2.1.2 構造位置
2.2 區(qū)域地層
2.2.1 高家峪組(Pt1g)
2.2.2 大石橋組(Pt1d)
2.2.3 蓋縣組(Pt1gx)
2.3 區(qū)域侵入巖
2.3.1 古元古代花崗巖
2.3.2 中生代印支期花崗巖
2.3.3 中生代侏羅紀花崗巖
2.4 區(qū)域構造
2.4.1 斷裂
2.4.2 褶皺
2.5 區(qū)域鉛鋅礦產(chǎn)
2.5.1 層狀礦體
2.5.2 脈狀礦體
2.5.3 羽狀礦體
第3章 區(qū)域地球化學特征分析
3.1 巖體地球化學特征
3.1.1 巖石學特征
3.1.2 主量元素
3.1.3 稀土元素
3.1.4 同位素特征
3.2 鉛鋅礦床地球化學特征
3.2.1 硫元素特征
3.2.2 鉛元素特征
3.2.3 氫氧同位素特征
3.2.4 流體包裹體特征
第4章 礦區(qū)深部地質特征
4.1 重力資料整理
4.2 巖石物性特征
4.3 重力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原理
4.3.1 向上延拓原理
4.3.2 求取剩余異常
4.3.3 垂向導數(shù)原理
4.4 重力數(shù)據(jù)處理結果分析
4.4.1 向上延拓
4.4.2 剩余異常
4.4.3 垂向導數(shù)
第5章 重力剖面反演
5.1 主干剖面特征
5.1.1 主干剖面Z-1
5.1.2 主干剖面Z-2
5.1.3 主干剖面Z-3
5.2 輔助剖面特征
5.2.1 輔助剖面F-1
5.2.2 輔助剖面F-2
5.2.3 輔助剖面F-3
5.2.4 輔助剖面F-4
5.3 重力反演剖面結果討論
第6章 巖體控礦作用研究
6.1 成礦作用
6.1.1 成礦物質來源
6.1.2 成礦期次
6.2 控礦作用
6.3 找礦靶區(qū)
6.3.1 找礦有利部位
6.3.2 遠景找礦
第7章 結論與展望
7.1 結論
7.2 展望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及在學期間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利用滑動窗口的多項式擬合算法進行重力位場區(qū)域-剩余異常分離[J]. 劉金釗,王同慶,陳兆輝,張品,朱傳東,張雙喜,王巖.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 2018(10)
[2]遼東青城子礦集區(qū)雙頂溝巖體年代學及地球化學研究[J]. 解洪晶,王玉往,李德東,石煜,周國超,龍靈利. 地質學報. 2018(06)
[3]優(yōu)選向上延拓技術在鞍山—本溪示范區(qū)航磁應用[J]. 張建兵,王明,趙百民,劉前坤. 物探與化探. 2017(05)
[4]麻爾峪滑石礦床地質特征及成礦條件分析[J]. 王東波. 吉林地質. 2017(02)
[5]華北克拉通太古宙TTG巖石的時空分布、組成特征及形成演化:綜述[J]. 萬渝生,董春艷,任鵬,白文倩,頡頏強,劉守偈,謝士穩(wěn),劉敦一. 巖石學報. 2017(05)
[6]遼寧青城子鉛鋅礦成礦流體特征和成礦物質來源示蹤[J]. 宋運紅,楊鳳超,閆國磊,魏明輝,石紹山. 地質與勘探. 2017(02)
[7]礦集區(qū)找礦預測研究——以遼東青城子鉛鋅-金-銀礦集區(qū)為例[J]. 王玉往,解洪晶,李德東,石煜,劉福興,孫國強,孫啟明,周國超. 礦床地質. 2017(01)
[8]遼東榛子溝鉛鋅礦煌斑巖鋯石U-Pb年代學、地球化學特征及其地質意義[J]. 張朋,陳冬,趙巖,寇林林,楊宏智,王希今,沙德銘. 中國有色金屬學報. 2016(03)
[9]遼寧榛子溝鉛鋅礦床熱液疊加成礦作用特征及成礦流體來源[J]. 王可勇,付麗娟,韋烈民,王志高. 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 2016(01)
[10]滇西地殼三維密度結構及其大地構造含義[J]. 楊文采,侯遵澤,于常青. 地球物理學報. 2015(11)
博士論文
[1]遼寧青城子礦集區(qū)金多金屬礦床成礦特征、礦床成因、成礦模式與成礦規(guī)律研究[D]. 楊鳳超.吉林大學 2019
[2]遼吉古元古裂谷帶構造演化的年代學制約[D]. 秦亞.吉林大學 2013
[3]青城子鉛鋅金銀多金屬礦田礦床地質特征及成礦系統(tǒng)分析[D]. 董存杰.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12
[4]遼寧青城子鉛鋅銀金礦集區(qū)成礦條件與成礦預測[D]. 李基宏.吉林大學 2005
碩士論文
[1]重力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的研究與應用[D]. 龍柯宏.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17
[2]遼寧青城子鉬—鉛鋅—銀礦床硫化物標型特征研究[D]. 王碧雪.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17
[3]遼東地區(qū)隆昌-青城子-劉家河三維地質結構特征[D]. 馬燕妮.吉林大學 2017
[4]遼東白云金礦床成因研究[D]. 周國超.昆明理工大學 2017
[5]佛子沖鉛鋅礦田構造控礦特征與成礦預測[D]. 張會瓊.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07
[6]遼寧青城子地區(qū)金、銀礦床成礦流體特征及成因探討[D]. 代軍治.吉林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445871
【文章來源】:吉林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8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選題依據(jù)與意義
1.1.1 選題依據(jù)
1.1.2 研究目的與意義
1.2 研究現(xiàn)狀和存在問題
1.2.1 鉛鋅礦控礦作用研究現(xiàn)狀
1.2.2 青城子鉛鋅礦研究現(xiàn)狀
1.2.3 存在的問題
1.3 研究內(nèi)容與方法
1.3.1 研究方法與技術路線
1.3.2 具體研究內(nèi)容
1.4 完成主要工作
1.5 創(chuàng)新點
第2章 區(qū)域地質概況
2.1 研究區(qū)位置
2.1.1 地理位置
2.1.2 構造位置
2.2 區(qū)域地層
2.2.1 高家峪組(Pt1g)
2.2.2 大石橋組(Pt1d)
2.2.3 蓋縣組(Pt1gx)
2.3 區(qū)域侵入巖
2.3.1 古元古代花崗巖
2.3.2 中生代印支期花崗巖
2.3.3 中生代侏羅紀花崗巖
2.4 區(qū)域構造
2.4.1 斷裂
2.4.2 褶皺
2.5 區(qū)域鉛鋅礦產(chǎn)
2.5.1 層狀礦體
2.5.2 脈狀礦體
2.5.3 羽狀礦體
第3章 區(qū)域地球化學特征分析
3.1 巖體地球化學特征
3.1.1 巖石學特征
3.1.2 主量元素
3.1.3 稀土元素
3.1.4 同位素特征
3.2 鉛鋅礦床地球化學特征
3.2.1 硫元素特征
3.2.2 鉛元素特征
3.2.3 氫氧同位素特征
3.2.4 流體包裹體特征
第4章 礦區(qū)深部地質特征
4.1 重力資料整理
4.2 巖石物性特征
4.3 重力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原理
4.3.1 向上延拓原理
4.3.2 求取剩余異常
4.3.3 垂向導數(shù)原理
4.4 重力數(shù)據(jù)處理結果分析
4.4.1 向上延拓
4.4.2 剩余異常
4.4.3 垂向導數(shù)
第5章 重力剖面反演
5.1 主干剖面特征
5.1.1 主干剖面Z-1
5.1.2 主干剖面Z-2
5.1.3 主干剖面Z-3
5.2 輔助剖面特征
5.2.1 輔助剖面F-1
5.2.2 輔助剖面F-2
5.2.3 輔助剖面F-3
5.2.4 輔助剖面F-4
5.3 重力反演剖面結果討論
第6章 巖體控礦作用研究
6.1 成礦作用
6.1.1 成礦物質來源
6.1.2 成礦期次
6.2 控礦作用
6.3 找礦靶區(qū)
6.3.1 找礦有利部位
6.3.2 遠景找礦
第7章 結論與展望
7.1 結論
7.2 展望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及在學期間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利用滑動窗口的多項式擬合算法進行重力位場區(qū)域-剩余異常分離[J]. 劉金釗,王同慶,陳兆輝,張品,朱傳東,張雙喜,王巖.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 2018(10)
[2]遼東青城子礦集區(qū)雙頂溝巖體年代學及地球化學研究[J]. 解洪晶,王玉往,李德東,石煜,周國超,龍靈利. 地質學報. 2018(06)
[3]優(yōu)選向上延拓技術在鞍山—本溪示范區(qū)航磁應用[J]. 張建兵,王明,趙百民,劉前坤. 物探與化探. 2017(05)
[4]麻爾峪滑石礦床地質特征及成礦條件分析[J]. 王東波. 吉林地質. 2017(02)
[5]華北克拉通太古宙TTG巖石的時空分布、組成特征及形成演化:綜述[J]. 萬渝生,董春艷,任鵬,白文倩,頡頏強,劉守偈,謝士穩(wěn),劉敦一. 巖石學報. 2017(05)
[6]遼寧青城子鉛鋅礦成礦流體特征和成礦物質來源示蹤[J]. 宋運紅,楊鳳超,閆國磊,魏明輝,石紹山. 地質與勘探. 2017(02)
[7]礦集區(qū)找礦預測研究——以遼東青城子鉛鋅-金-銀礦集區(qū)為例[J]. 王玉往,解洪晶,李德東,石煜,劉福興,孫國強,孫啟明,周國超. 礦床地質. 2017(01)
[8]遼東榛子溝鉛鋅礦煌斑巖鋯石U-Pb年代學、地球化學特征及其地質意義[J]. 張朋,陳冬,趙巖,寇林林,楊宏智,王希今,沙德銘. 中國有色金屬學報. 2016(03)
[9]遼寧榛子溝鉛鋅礦床熱液疊加成礦作用特征及成礦流體來源[J]. 王可勇,付麗娟,韋烈民,王志高. 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 2016(01)
[10]滇西地殼三維密度結構及其大地構造含義[J]. 楊文采,侯遵澤,于常青. 地球物理學報. 2015(11)
博士論文
[1]遼寧青城子礦集區(qū)金多金屬礦床成礦特征、礦床成因、成礦模式與成礦規(guī)律研究[D]. 楊鳳超.吉林大學 2019
[2]遼吉古元古裂谷帶構造演化的年代學制約[D]. 秦亞.吉林大學 2013
[3]青城子鉛鋅金銀多金屬礦田礦床地質特征及成礦系統(tǒng)分析[D]. 董存杰.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12
[4]遼寧青城子鉛鋅銀金礦集區(qū)成礦條件與成礦預測[D]. 李基宏.吉林大學 2005
碩士論文
[1]重力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的研究與應用[D]. 龍柯宏.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17
[2]遼寧青城子鉬—鉛鋅—銀礦床硫化物標型特征研究[D]. 王碧雪.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17
[3]遼東地區(qū)隆昌-青城子-劉家河三維地質結構特征[D]. 馬燕妮.吉林大學 2017
[4]遼東白云金礦床成因研究[D]. 周國超.昆明理工大學 2017
[5]佛子沖鉛鋅礦田構造控礦特征與成礦預測[D]. 張會瓊.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07
[6]遼寧青城子地區(qū)金、銀礦床成礦流體特征及成因探討[D]. 代軍治.吉林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4458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344587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