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連山老虎溝12號冰川度日因子特征與消融模擬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3-23 15:54
河西走廊是“新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的核心區(qū)域,祁連山是中國冰川最發(fā)育的地區(qū)之一,作為固態(tài)水體,冰川成為維系河西走廊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重要水資源,同樣也是祁連山生態(tài)健康發(fā)展的重要保障。冰川是氣候變化的指示器,通過消融模型可以建立兩者之間的關系,因此,開展冰川消融變化模擬研究,對于探討冰川對氣候變化響應機理以及冰川徑流變化,評估西北干旱區(qū)流域乃至區(qū)域水資源變化,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為評估祁連山西段典型冰川變化,以老虎溝12號冰川為研究對象,基于冰川海拔4200m、4550m、5040m處2012年1月1日-12月31日自動氣象站實測氣象數(shù)據(jù)以及2012年5月28日-9月6日各花桿點實測物質(zhì)平衡數(shù)據(jù),對老虎溝12號冰川氣象條件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根據(jù)度日因子定義結合能量平衡模型開展了12號冰川度日因子的時空變化特征研究,并構建三種度日模型在短時間尺度內(nèi)對夏季冰川消融進行模擬與評價,獲得以下主要結論:(1)老虎溝12號冰川氣象條件如下:氣溫具有明顯的季節(jié)變化規(guī)律,年變化幅度較大,年較差在23℃以上,日變化幅度相對較小,平均日較差小于6.1℃。降水集中在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63%。相對濕度的年...
【文章來源】:山東師范大學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8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老虎溝12號冰川自動氣象站圖片
山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5圖4.1老虎溝12號冰川4200m、4050m、5040m氣溫日平均變化根據(jù)老虎溝12號冰川考察期間氣溫平均日變化曲線來看(圖4.2),三處氣象站觀測氣溫均在12時出現(xiàn)最高值,最低值出現(xiàn)在5時-6時。平均日內(nèi)氣溫變化幅度小,5040m處氣溫日較差(6.1℃)高于4550m氣象站(4.8℃)高于4200m氣象站(4.3℃)。圖4.2老虎溝12號冰川4200m、4550m、5040m氣溫日變化
山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5圖4.1老虎溝12號冰川4200m、4050m、5040m氣溫日平均變化根據(jù)老虎溝12號冰川考察期間氣溫平均日變化曲線來看(圖4.2),三處氣象站觀測氣溫均在12時出現(xiàn)最高值,最低值出現(xiàn)在5時-6時。平均日內(nèi)氣溫變化幅度小,5040m處氣溫日較差(6.1℃)高于4550m氣象站(4.8℃)高于4200m氣象站(4.3℃)。圖4.2老虎溝12號冰川4200m、4550m、5040m氣溫日變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Spatial and temporal transferability of Degree-Day Model and Simplified Energy Balance Model:a case study[J]. HuiLin Li. Sciences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2020(02)
[2]青藏高原北部多溫型山谷冰川不同海拔處冰溫變化研究——以祁連山老虎溝12號冰川為例[J]. 朱榮,陳記祖,孫維君,秦翔,劉宇碩. 冰川凍土. 2019(06)
[3]印度河上游流域冰川度日因子變化及其影響因素[J]. 巫建逢,張寅生,高海峰,鄒小娟,Muhammad Atif Wazir. 干旱區(qū)研究. 2020(01)
[4]祁連山西段冰川區(qū)與非冰川區(qū)氣溫梯度年內(nèi)變化特征[J]. 晉子振,秦翔,孫維君,陳記祖,張曉鵬,劉宇碩,李延召. 冰川凍土. 2019(02)
[5]Study of thermal properties of supraglacial debris and degree-day factors on Lirung Glacier, Nepal[J]. Mohan Bahadur Chand,Rijan Bhakta Kayastha. Sciences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2018(05)
[6]雅魯藏布江流域度日因子空間變化(英文)[J]. 劉金平,張萬昌. 中國科學院大學學報. 2018(05)
[7]2000-2016年度日模型的主要研究進展及關鍵問題[J]. 劉潔,張偉,夏軍,沈永平,康世昌. 冰川凍土. 2017(04)
[8]祁連山老虎溝流域產(chǎn)匯流特征分析[J]. 張雪艷,秦翔,吳錦奎,張曉鵬. 冰川凍土. 2017(01)
[9]基于Sr-Nd同位素研究祁連山老虎溝冰川區(qū)冰塵和粒雪粉塵來源[J]. 魏婷,康世昌,郭治龍,董志文,秦翔. 地球化學. 2017(01)
[10]青藏高原東北部老虎溝流域強消融期冰川徑流及其溫度日變化特征研究[J]. 張曉鵬,秦翔,吳錦奎,王強,杜文濤,劉宇碩,陳記祖,張雪艷,謝小龍. 干旱區(qū)資源與環(huán)境. 2016(10)
碩士論文
[1]西北內(nèi)陸蘇干湖流域冰川變化規(guī)律及對徑流影響研究[D]. 韓寧.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2019
[2]祁連山老虎溝流域高寒草甸蒸散發(fā)研究[D]. 李念.山東師范大學 2017
[3]北極Svalbard地區(qū)冰川物質(zhì)平衡及其與氣候變化關系研究[D]. 徐明星.上海師范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096047
【文章來源】:山東師范大學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8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老虎溝12號冰川自動氣象站圖片
山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5圖4.1老虎溝12號冰川4200m、4050m、5040m氣溫日平均變化根據(jù)老虎溝12號冰川考察期間氣溫平均日變化曲線來看(圖4.2),三處氣象站觀測氣溫均在12時出現(xiàn)最高值,最低值出現(xiàn)在5時-6時。平均日內(nèi)氣溫變化幅度小,5040m處氣溫日較差(6.1℃)高于4550m氣象站(4.8℃)高于4200m氣象站(4.3℃)。圖4.2老虎溝12號冰川4200m、4550m、5040m氣溫日變化
山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5圖4.1老虎溝12號冰川4200m、4050m、5040m氣溫日平均變化根據(jù)老虎溝12號冰川考察期間氣溫平均日變化曲線來看(圖4.2),三處氣象站觀測氣溫均在12時出現(xiàn)最高值,最低值出現(xiàn)在5時-6時。平均日內(nèi)氣溫變化幅度小,5040m處氣溫日較差(6.1℃)高于4550m氣象站(4.8℃)高于4200m氣象站(4.3℃)。圖4.2老虎溝12號冰川4200m、4550m、5040m氣溫日變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Spatial and temporal transferability of Degree-Day Model and Simplified Energy Balance Model:a case study[J]. HuiLin Li. Sciences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2020(02)
[2]青藏高原北部多溫型山谷冰川不同海拔處冰溫變化研究——以祁連山老虎溝12號冰川為例[J]. 朱榮,陳記祖,孫維君,秦翔,劉宇碩. 冰川凍土. 2019(06)
[3]印度河上游流域冰川度日因子變化及其影響因素[J]. 巫建逢,張寅生,高海峰,鄒小娟,Muhammad Atif Wazir. 干旱區(qū)研究. 2020(01)
[4]祁連山西段冰川區(qū)與非冰川區(qū)氣溫梯度年內(nèi)變化特征[J]. 晉子振,秦翔,孫維君,陳記祖,張曉鵬,劉宇碩,李延召. 冰川凍土. 2019(02)
[5]Study of thermal properties of supraglacial debris and degree-day factors on Lirung Glacier, Nepal[J]. Mohan Bahadur Chand,Rijan Bhakta Kayastha. Sciences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2018(05)
[6]雅魯藏布江流域度日因子空間變化(英文)[J]. 劉金平,張萬昌. 中國科學院大學學報. 2018(05)
[7]2000-2016年度日模型的主要研究進展及關鍵問題[J]. 劉潔,張偉,夏軍,沈永平,康世昌. 冰川凍土. 2017(04)
[8]祁連山老虎溝流域產(chǎn)匯流特征分析[J]. 張雪艷,秦翔,吳錦奎,張曉鵬. 冰川凍土. 2017(01)
[9]基于Sr-Nd同位素研究祁連山老虎溝冰川區(qū)冰塵和粒雪粉塵來源[J]. 魏婷,康世昌,郭治龍,董志文,秦翔. 地球化學. 2017(01)
[10]青藏高原東北部老虎溝流域強消融期冰川徑流及其溫度日變化特征研究[J]. 張曉鵬,秦翔,吳錦奎,王強,杜文濤,劉宇碩,陳記祖,張雪艷,謝小龍. 干旱區(qū)資源與環(huán)境. 2016(10)
碩士論文
[1]西北內(nèi)陸蘇干湖流域冰川變化規(guī)律及對徑流影響研究[D]. 韓寧.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2019
[2]祁連山老虎溝流域高寒草甸蒸散發(fā)研究[D]. 李念.山東師范大學 2017
[3]北極Svalbard地區(qū)冰川物質(zhì)平衡及其與氣候變化關系研究[D]. 徐明星.上海師范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09604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309604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