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297井區(qū)延10 2 砂層組沉積微相及砂體刻畫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16 16:20
鄂爾多斯盆地西南部隴東地區(qū)Z297井區(qū)下侏羅統(tǒng)延安組延10油層組為其主要含油層系,開發(fā)潛力大,但沉積微相與砂體展布缺乏系統(tǒng)認識,砂體連通與注采對應的關系研究薄弱。論文以該區(qū)主力油層延102砂層組為研究對象,根據標志層法、沉積旋回、地層厚度控制等方法,對全區(qū)進行精細地層劃分與對比,建立地層對比骨架剖面網。在此基礎上,重點分析研究區(qū)延102砂層組的沉積微相類型及沉積微相平面展布規(guī)律,詳細刻畫研究區(qū)小層單砂體的空間展布特征,落實砂體連通與注采對應的關系。主要工作及認識如下:在隴東地區(qū)Z297井區(qū)延102砂層組辮狀河相中共識別出河道、河漫、河道間三類亞相,心灘、河道砂、河道邊緣、河漫灘、河道間泥五類微相。確定單砂體識別標志,搞清單砂體成因類型;認識單砂體垂向接觸關系主要為孤立型、疊加型、切疊型,側向接觸關系主要為對接式、側切式;分析單砂體平面展布規(guī)律。根據井網劃分注采井組,判斷注水井與油井的注采對應關系,識別井間砂體連通性,明確注采對應關系的類型主要有有注無采、有采無注、無采無注3種類型,分析吸水指數(shù)、吸水比例與油井日產量的關系...
【文章來源】: 楊路顏 西安石油大學
【文章頁數(shù)】:5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技術路線圖
璧卮踴?鋇靨ń馓澹?緯啥懶⒌畝??高西南低的湖泊盆地,區(qū)域整體地形不斷增大,地勢較為平緩,從東到西每公里傾角不足1°[16];由于溝壑河流的切割和長期的風化侵蝕,形成了起伏的丘陵、山脈和縱橫溝壑的古代地貌景觀。根據鄂爾多斯盆地目前的構造特征來看,盆地可劃分為六個一級構造單元:伊盟隆起、渭北隆起、晉西撓裙帶、陜北斜坡、天環(huán)坳陷和西緣逆沖構造帶[17]。Z297井區(qū)位于隴東地區(qū)的鎮(zhèn)北油田東部,甘肅省慶陽市鎮(zhèn)原縣境內,研究區(qū)總面積約11.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200~1600m,相對海拔高差約150~250m(圖2-1)。區(qū)域構造上屬于盆地陜北斜坡西南部,局布構造位于慶陽鼻褶皺地帶[18],該構造類型在西側為單斜型,區(qū)內無斷層、褶皺,構造類型簡單;谕砣B世構造運動的影響,Z297井區(qū)基于下侏羅系富縣組、延安組下部的延10河流沉積,整個油田沒有發(fā)現(xiàn)完整的構造圈閉,延10油藏是一個巖性油藏[19],具有豐富的油氣資源。根據前人的研究成果,結合現(xiàn)場的巖心觀察與描述以及野外露頭的觀察,認為Z297井區(qū)延10期沉積類型主要為河流相中的砂質辮狀河沉積,通過現(xiàn)圖2-1鄂爾多斯盆地構造單元劃分及研究區(qū)構造位置圖
11圖3-1Z302-3井延102砂層組小層劃分輔助標志層1:位于延101的底部,延102的頂部。測井曲線反應為高伽馬、高自然電位、高聲波時差、高電阻。深灰色泥巖,灰色、深灰色粉砂質泥巖,厚度約為1m。輔助標志層在大多數(shù)井中存在,成為地層對比的良好標志,這為劃分101和102提供了方便。輔助標志層2:位于延102的中部,為一套巖性為深灰色、黑色泥巖,厚度約為1m,測井曲線反應為比較明顯的高伽馬、高自然電位、高聲波時差、高電阻。為劃分延1021小層和延1022小層提供了方便。輔助標志層3:位于延102的底部,延103的頂部。為一套巖性為深灰色、黑色泥巖,厚度約為1m,在電性上表現(xiàn)比較明顯,測井曲線反應為比較明顯的高伽馬、高自然電位、高聲波時差、高電阻。成為地層對比的良好標志,這為劃分延102和延103提供了方便。對研究區(qū)進行分析,統(tǒng)計出其標志層特征(表3-1):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沉積相的一些術語定義的評論[J]. 馮增昭. 古地理學報. 2020(02)
[2]準噶爾盆地七中東區(qū)白堿灘組油藏單砂體刻畫[J]. 郭逸. 中國錳業(yè). 2019(02)
[3]七里村油田長6油層濁沸石膠結特征及其對物性影響[J]. 杜貴超,石立華,馬曉峰,曹青,丁超,沈振振. 新疆石油地質. 2019(02)
[4]饒陽凹陷蠡縣斜坡高43井區(qū)沙三上亞段沉積微相研究[J]. 劉金龍,李勝利,于仁江,呂俊平,曹斌. 中國科技論文. 2016(21)
[5]衛(wèi)22塊注采調整及挖潛研究[J]. 景永紅,崔海軍,孫劍波,郭明安,王永恒. 科技視界. 2016(20)
[6]靖安地區(qū)長2油層組砂巖粒度特征及沉積環(huán)境判別[J]. 張恒,趙永剛,劉濤,魏智遠,馮鑫. 中國西部科技. 2015(06)
[7]三角洲前緣水下分流河道單砂體疊置機理及對剩余油的控制——以扶余油田J19區(qū)塊泉頭組四段為例[J]. 封從軍,鮑志東,代春明,張兆謙.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 2015(01)
[8]潿洲10-3油田及圍區(qū)流三段Ⅳ油組沉積相特征[J]. 霍宇琦,何幼斌,孫芳,董桂玉. 石油天然氣學報. 2014(04)
[9]辮狀河砂體構型及定量參數(shù)研究——以阜康、柳林和延安地區(qū)辮狀河露頭為例[J]. 金振奎,楊有星,尚建林,王林生. 天然氣地球科學. 2014(03)
[10]姬塬油田X區(qū)長8油層組地層精細劃分與對比[J]. 李康,康勝松,尚婷,王俊超,李軍,羅寶莉. 石油地質與工程. 2013(04)
博士論文
[1]點壩砂體建筑結構對剩余油分布控制作用研究[D]. 翟志偉.東北石油大學 2011
[2]泌陽凹陷核三下段沉積相及有利砂體預測研究[D]. 余功銘.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08
[3]鄂爾多斯盆地侏羅系沉積體系和層序地層學研究[D]. 梁積偉.西北大學 2007
[4]鄂爾多斯盆地西緣前陸盆地構造特征和油氣成藏研究[D]. 李斌.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2006
碩士論文
[1]冀中坳陷蠡縣斜坡沙河街組油氣成藏模式研究[D]. 劉丹丹.東北石油大學 2017
[2]鄂爾多斯盆地馮18井區(qū)延長組長222小層沉積微相與砂體連通性分析[D]. 蘇超瓊.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16
[3]新立油田Ⅵ區(qū)塊測井資料單砂體刻畫研究[D]. 張磊.東北石油大學 2015
[4]衛(wèi)22塊沙三下亞段單砂體刻畫[D]. 胡志成.長江大學 2015
[5]川口東南區(qū)長6儲層特征及沉積微相特征研究[D]. 張凱.西安石油大學 2014
[6]鄂爾多斯盆地鎮(zhèn)原油田鎮(zhèn)250區(qū)延9有利區(qū)篩選及評價[D]. 吳超.長江大學 2013
[7]鄂爾多斯盆地鎮(zhèn)原油田鎮(zhèn)250區(qū)延10有利區(qū)篩選及評價[D]. 廖艷玲.長江大學 2013
[8]煙霧峁區(qū)塊長6儲層特征及有利區(qū)帶預測研究[D]. 趙進義.西北大學 2012
[9]九龍山地區(qū)飛仙關組儲層研究[D]. 朱競.西南石油大學 2012
[10]羅27井區(qū)長6油藏精細描述與地質建模[D]. 趙婷.西安石油大學 2011
本文編號:2920438
【文章來源】: 楊路顏 西安石油大學
【文章頁數(shù)】:5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技術路線圖
璧卮踴?鋇靨ń馓澹?緯啥懶⒌畝??高西南低的湖泊盆地,區(qū)域整體地形不斷增大,地勢較為平緩,從東到西每公里傾角不足1°[16];由于溝壑河流的切割和長期的風化侵蝕,形成了起伏的丘陵、山脈和縱橫溝壑的古代地貌景觀。根據鄂爾多斯盆地目前的構造特征來看,盆地可劃分為六個一級構造單元:伊盟隆起、渭北隆起、晉西撓裙帶、陜北斜坡、天環(huán)坳陷和西緣逆沖構造帶[17]。Z297井區(qū)位于隴東地區(qū)的鎮(zhèn)北油田東部,甘肅省慶陽市鎮(zhèn)原縣境內,研究區(qū)總面積約11.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200~1600m,相對海拔高差約150~250m(圖2-1)。區(qū)域構造上屬于盆地陜北斜坡西南部,局布構造位于慶陽鼻褶皺地帶[18],該構造類型在西側為單斜型,區(qū)內無斷層、褶皺,構造類型簡單;谕砣B世構造運動的影響,Z297井區(qū)基于下侏羅系富縣組、延安組下部的延10河流沉積,整個油田沒有發(fā)現(xiàn)完整的構造圈閉,延10油藏是一個巖性油藏[19],具有豐富的油氣資源。根據前人的研究成果,結合現(xiàn)場的巖心觀察與描述以及野外露頭的觀察,認為Z297井區(qū)延10期沉積類型主要為河流相中的砂質辮狀河沉積,通過現(xiàn)圖2-1鄂爾多斯盆地構造單元劃分及研究區(qū)構造位置圖
11圖3-1Z302-3井延102砂層組小層劃分輔助標志層1:位于延101的底部,延102的頂部。測井曲線反應為高伽馬、高自然電位、高聲波時差、高電阻。深灰色泥巖,灰色、深灰色粉砂質泥巖,厚度約為1m。輔助標志層在大多數(shù)井中存在,成為地層對比的良好標志,這為劃分101和102提供了方便。輔助標志層2:位于延102的中部,為一套巖性為深灰色、黑色泥巖,厚度約為1m,測井曲線反應為比較明顯的高伽馬、高自然電位、高聲波時差、高電阻。為劃分延1021小層和延1022小層提供了方便。輔助標志層3:位于延102的底部,延103的頂部。為一套巖性為深灰色、黑色泥巖,厚度約為1m,在電性上表現(xiàn)比較明顯,測井曲線反應為比較明顯的高伽馬、高自然電位、高聲波時差、高電阻。成為地層對比的良好標志,這為劃分延102和延103提供了方便。對研究區(qū)進行分析,統(tǒng)計出其標志層特征(表3-1):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沉積相的一些術語定義的評論[J]. 馮增昭. 古地理學報. 2020(02)
[2]準噶爾盆地七中東區(qū)白堿灘組油藏單砂體刻畫[J]. 郭逸. 中國錳業(yè). 2019(02)
[3]七里村油田長6油層濁沸石膠結特征及其對物性影響[J]. 杜貴超,石立華,馬曉峰,曹青,丁超,沈振振. 新疆石油地質. 2019(02)
[4]饒陽凹陷蠡縣斜坡高43井區(qū)沙三上亞段沉積微相研究[J]. 劉金龍,李勝利,于仁江,呂俊平,曹斌. 中國科技論文. 2016(21)
[5]衛(wèi)22塊注采調整及挖潛研究[J]. 景永紅,崔海軍,孫劍波,郭明安,王永恒. 科技視界. 2016(20)
[6]靖安地區(qū)長2油層組砂巖粒度特征及沉積環(huán)境判別[J]. 張恒,趙永剛,劉濤,魏智遠,馮鑫. 中國西部科技. 2015(06)
[7]三角洲前緣水下分流河道單砂體疊置機理及對剩余油的控制——以扶余油田J19區(qū)塊泉頭組四段為例[J]. 封從軍,鮑志東,代春明,張兆謙.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 2015(01)
[8]潿洲10-3油田及圍區(qū)流三段Ⅳ油組沉積相特征[J]. 霍宇琦,何幼斌,孫芳,董桂玉. 石油天然氣學報. 2014(04)
[9]辮狀河砂體構型及定量參數(shù)研究——以阜康、柳林和延安地區(qū)辮狀河露頭為例[J]. 金振奎,楊有星,尚建林,王林生. 天然氣地球科學. 2014(03)
[10]姬塬油田X區(qū)長8油層組地層精細劃分與對比[J]. 李康,康勝松,尚婷,王俊超,李軍,羅寶莉. 石油地質與工程. 2013(04)
博士論文
[1]點壩砂體建筑結構對剩余油分布控制作用研究[D]. 翟志偉.東北石油大學 2011
[2]泌陽凹陷核三下段沉積相及有利砂體預測研究[D]. 余功銘.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08
[3]鄂爾多斯盆地侏羅系沉積體系和層序地層學研究[D]. 梁積偉.西北大學 2007
[4]鄂爾多斯盆地西緣前陸盆地構造特征和油氣成藏研究[D]. 李斌.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2006
碩士論文
[1]冀中坳陷蠡縣斜坡沙河街組油氣成藏模式研究[D]. 劉丹丹.東北石油大學 2017
[2]鄂爾多斯盆地馮18井區(qū)延長組長222小層沉積微相與砂體連通性分析[D]. 蘇超瓊.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16
[3]新立油田Ⅵ區(qū)塊測井資料單砂體刻畫研究[D]. 張磊.東北石油大學 2015
[4]衛(wèi)22塊沙三下亞段單砂體刻畫[D]. 胡志成.長江大學 2015
[5]川口東南區(qū)長6儲層特征及沉積微相特征研究[D]. 張凱.西安石油大學 2014
[6]鄂爾多斯盆地鎮(zhèn)原油田鎮(zhèn)250區(qū)延9有利區(qū)篩選及評價[D]. 吳超.長江大學 2013
[7]鄂爾多斯盆地鎮(zhèn)原油田鎮(zhèn)250區(qū)延10有利區(qū)篩選及評價[D]. 廖艷玲.長江大學 2013
[8]煙霧峁區(qū)塊長6儲層特征及有利區(qū)帶預測研究[D]. 趙進義.西北大學 2012
[9]九龍山地區(qū)飛仙關組儲層研究[D]. 朱競.西南石油大學 2012
[10]羅27井區(qū)長6油藏精細描述與地質建模[D]. 趙婷.西安石油大學 2011
本文編號:29204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2920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