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轉錄組學方法研究微囊藻毒素致白鰱肝損傷的作用機制
【學位授予單位】:河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X52;X171.5;S943
【圖文】:
1.2.1 MCs 的結構在結構上,MCs 屬于環(huán)七肽類的小分子,分子量在 800 到 1 100 Da 之間, 要在肝臟中富集而被公認為非核糖體肝毒素。微囊藻毒素的一般結構中包含7個氨具有 2 個末端氨基酸。目前統(tǒng)計共有 100 多種亞型,其中毒性最強的當屬微囊藻毒(Microcystin-LR, MC-LR),常見的主要有 MC-LR、微囊藻毒素-RR (MicrocysMC-RR ) 和微囊藻毒素-YR (Microcystin-YR, MC-YR) 3 類[27],其亞型由位于 R1可 變 氨 基 酸 變 化 而 產 生 ( 如 圖 1-1 )。 大 多 數 同 類 物 的 通 式 結 構 為 (D-alanine1-X2-D-MeAsp3-Z4 -Adda5-D-glutamate6-Mdha7),其中最具特殊性的Adda (3-amino-9-methoxy-2, 4, 6-trimethyl -10- phenyldeca -4, 6- dienoic acid),被MCs 產生毒性表達所必需的氨基酸[28]。一旦切斷 Adda 肽環(huán)側鏈,便不能抑制子蛋白磷酸酶的活性,即微囊藻毒性失活[29];且有研究指出通式結構中 D-glutam基酸在微囊藻毒素的肝毒性中可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30]。
與 12 年鉛轉錄組數據相比[129],后者的轉錄組顯示更少但更長的轉錄本。這原因可能是前者是由多個器官的混合文庫組成,比肝臟轉錄物更多的器官特異;另一個原因可能是由于技術相對成熟,測序深度更加理想。對于非模式動物來ovo 測序技術(如圖 1-1)能夠從頭測序,不需要任何基因序列信息即可對某行測序,然后用生物信息學的分析方法對序列進行拼接、組裝,從而獲得該物組序列圖譜。目前尚未報道有關 MC-LR 對白鰱肝毒性的轉錄組分析,因此本用 De novo 測序技術更好地理解 MC-LR 對白鰱肝臟的毒性機制。
圖 2-1 信息分析流程圖Fig. 2-1 The flow chart of information analysis2.2.4 原始數據的過濾最初獲取到的原始數據被稱為 Raw reads, 這些數據必須再次經過過濾處理,去掉質量 (自定義長度㩳15 個堿基且占該 reads 總體堿基數目的比例㧐20% 的 reads頭被污染以及堿基 N 含量過高的 reads(自定義㧐5% 的 reads),才能得到高質量據,稱為 Clean reads。將 Clean reads 保存為 FASTQ 格式用于后續(xù)操作。使用 Trinity 法對 Clean reads 進行 De novo 組裝。Trinity 的方法主要是通過nchworm、Chrysalis 和 Butterfly 三個獨立模塊按照順序以此對 Clean reads 進行處表 2-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航;岳秉飛;;近交系小鼠C57BL/6和C57BL/10的轉錄組差異研究[J];藥物分析雜志;2016年03期
2 韓知峽;何梅燕;崔琰;熊偉;張青碧;;谷胱甘肽對微囊藻毒素-LR所致小鼠腎臟氧化損傷的保護作用研究[J];重慶醫(yī)學;2016年03期
3 傅一鳴;李智;柳峰松;劉利平;;微囊藻毒素MC-LR對凡納濱對蝦細胞免疫相關基因表達水平的影響[J];上海海洋大學學報;2015年02期
4 Yanlong Wu;Lin Li;Nanqin Gan;Lingling Zheng;Haiyan Ma;Kun Shan;Jin Liu;Bangding Xiao;Lirong Song;;Seasonal dynamics of water bloom-forming Microcystis morphospecies and the associated extracellular microcystin concentrations in large,shallow,eutrophic Dianchi Lake[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4年09期
5 王超;彭濤;呂怡兵;滕恩江;邢冠華;;江南某城市飲用水及其水源水中微囊藻毒素調查及初步健康風險評價[J];環(huán)境化學;2014年07期
6 賈軍梅;羅維;呂永龍;;微囊藻毒素在太湖白鰱體內的累積規(guī)律及其影響因素[J];生態(tài)毒理學報;2014年02期
7 楊亞軍;崔燎;;FoxO/Wnt通路在氧化應激介導的骨質疏松中的調控機制[J];中國藥理學通報;2013年01期
8 應正宙;王志偉;;饑餓改變了大西洋鮭魚肝臟轉錄組的先天免疫反應[J];農業(yè)生物技術學報;2010年04期
9 云波;劉淑萍;王海生;李薇;;Wnt通路中β-catenin在惡性腫瘤中的異常表達[J];科學技術與工程;2010年20期
10 劉堂水;;藍藻水華的常見危害及防控措施[J];漁業(yè)致富指南;2009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張曉燕;溫海深;何峰;李吉方;王海亮;司玉鳳;任源遠;;不同鹽度條件下花鱸肝臟轉錄組學特性的初步研究[A];2015年中國水產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5年
2 劉希良;王開卓;李玉瓏;陳敦學;褚武英;張建社;;餌料中低聚糖添加對草魚肝臟組織基因轉錄組的影響[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動物營養(yǎng)學分會第十一次全國動物營養(yǎng)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3 徐昌志;孫韓艷;黃蓓;;低劑量藻毒素MC-LR促肝癌發(fā)生作用及機理探討[A];“細胞活動 生命活力”——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全體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十二次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何珊;鱖與草魚攝食調控轉錄組學比較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4年
2 陳鵬;2,4-二氯苯酚處理人肝細胞HL-7702轉錄組表達研究[D];蘭州大學;2014年
3 盧戌;基于第二代測序的轉錄組組裝軟件比較研究[D];蘭州大學;2013年
4 李后開;肥胖易感與肥胖抵抗大鼠的代謝組學與轉錄組學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梅金鑫;從轉錄組和蛋白組水平研究大鼠肝再生中肝細胞增殖的途徑和方式[D];河南師范大學;2014年
2 李潔;白鰱CYP2K基因cDNA克隆及微囊藻毒素對其表達的影響[D];河南師范大學;2014年
3 金媛;大黃魚感染刺激隱核蟲病前后肝臟轉錄組分析以及三種組蛋白的克隆與表達研究[D];廈門大學;2014年
4 許鵬飛;微囊藻毒素-LR通過PI3K/AKT信號通路促進黑色素瘤細胞侵襲和腫瘤轉移[D];南京醫(yī)科大學;2013年
5 全俊龍;日本七鰓鰻(Lampetra japonica)血液、肝臟組織的比較轉錄組學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3年
6 夏吉瀚;高脂高糖誘導巴馬小型豬2型糖尿病及肝臟轉錄組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2年
7 王偉;鰱和植物浮床(夏威夷草)對藍藻占優(yōu)勢的浮游植物群落的影響:圍隔實驗[D];暨南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74619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2746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