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50ETF波動率的實證研究
本文關鍵詞:上證50ETF波動率的實證研究 出處:《北方工業(yè)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上證50ETF 歷史波動率 已實現波動率 隱含波動率 GARCH族模型 HAR-RV模型 B-S期權定價公式
【摘要】:快速發(fā)展的金融市場吸引了大量的投資者入市交易。投資者選擇交易時可能會有收益,同樣也存在著風險。波動率作為風險度量的重要指標,一直是金融領域研究的核心內容之一。2015年2月9日,我國金融市場首只期權產品——上證50ETF期權在上交所正式掛牌上市,這標志著我國金融市場正式進入期權時代。研究首只期權的標的資產上證50ETF波動率的變化規(guī)律,不僅對管理和規(guī)避市場風險有著重要的理論與現實意義,同時也對中國期權市場的發(fā)展有著深遠的影響。本文針對三種不同的數據,采用適當的波動率計算方法進行實證研究,分析上證50ETF波動率的市場特征。首先選取上證50ETF的日收益率序列,使用GARCH模型和EGARCH模型分別估計上證50ETF的歷史波動率,通過對模型結果和歷史波動率的時序圖,發(fā)現上證50ETF的波動率具有尖峰厚尾、波動聚集性以及杠桿效應;其次選取上證50ETF的5分鐘高頻價格數據,計算上證50ETF的已實現波動率,建立了HAR-RV模型,根據對模型結果的分析,發(fā)現上證50ETF的波動率也具有長記憶性;最后選取上證50ETF期權合約數據,通過B-S期權定價公式計算其隱含波動率,并使用Vega值進行加權處理得到上證50ETF期權的隱含波動率。期權的隱含波動率分析結果表明,與看漲期權相比,看跌期權的隱含波動率與執(zhí)行價格之間的關系表現出更明顯的"波動率微笑"現象。在分析隱含波動率與到期期限的關系時,發(fā)現到期期限越近,其隱含波動率的波動程度越大,表現得越分散。通過對比基于三種不同數據的波動率實證結果,發(fā)現他們在"尖峰厚尾"、波動聚集性、杠桿效應、長記憶性或"波動率微笑"等特征方面具有一致性,而且三種波動率的波動趨勢相似,并且十分符合金融市場所處的環(huán)境。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北方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F224;F832.5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董安琪;陳元;;基于B-S模型的上證50ETF期權定價研究[J];商;2015年20期
2 魏潔;韓立巖;;GARCH模型下基于偏最小二乘的歐式股指期權定價——來自香港恒生指數期權市場的證據[J];數理統(tǒng)計與管理;2015年03期
3 顧鋒娟;岑仲迪;;基于GARCH類模型和SV類模型的滬深兩市波動性研究[J];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11年01期
4 韓韜;陸超;;隱含波動率、GARCH模型對匯率的預測效果比較[J];中國經貿導刊;2010年16期
5 陳蓉;呂愷;;隱含波動率曲面:建模與實證[J];金融研究;2010年08期
6 鄭振龍;黃薏舟;;波動率預測:GARCH模型與隱含波動率[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10年01期
7 錢吉夫;;基于歷史和隱含波動率的權證定價效率研究[J];中國證券期貨;2009年12期
8 于亦文;;實際波動率與GARCH模型的特征比較分析[J];管理工程學報;2006年02期
9 宋琴;;期權波動率預測及評價[J];當代經理人;2006年01期
10 施紅俊,陳偉忠;股票月收益實際波動率的實證研究[J];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2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運娟;基于上證50ETF的已實現波動率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2 安婷婷;基于不同頻率數據的波動率模型的研究[D];湘潭大學;2014年
3 成城;基于GARCH模型的上證指數波動率特征分析[D];山東大學;2014年
4 陳雨童;基于波動率預測的期權定價研究[D];復旦大學;2013年
5 金丹;基于滬深300指數的波動率預測模型的實證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6 莫旭華;基于香港股票期權的隱含波動率建模[D];華南理工大學;2012年
7 李靜;中國股票市場波動率預測模型比較及應用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8 駱挺挺;基于S&P500指數期權隱含波動率預測的實證分析[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9 李慧;隱含波動率在預測波動率中的應用[D];西南財經大學;2011年
10 于曉蕾;基于HAR模型對中國股票市場已實現波動率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3549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1354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