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沿程河湖及城市內河水質評價與模擬研究
【學位單位】:北京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年份】:2000
【中圖分類】:X824
【部分圖文】:
于屏山站以下宜昌站以上有大支流眠江、沱江、嘉陵江、烏江的匯入,宜昌站的多年平均徑流量增加到12985億而。在宜昌和漢口之間由于有湘江、漢江等大支流的匯入,長江漢口站多年平均年徑流量增加到了22150億耐。長江干流多年平均年徑流量如圖1一3。
90牛氏泣十琉夏伏、亙昌、武漢和九江站性流量年內變化圖1.3.,.4土壤和植被不同類型的土壤,其物質組成存在差異,流經(jīng)不同類型土壤的徑流會溶蝕攜帶不同的成分,從而影響江河水質的差異。由于受海拔高度、氣候、緯度、巖性、土地使用狀況等的影響,長江流域的土壤類型及化學組分差異明顯。長江河源區(qū)即通天河流域,由于流域海拔高(在4000米以上),氣候寒冷(年均氣溫一3一+3℃),降水量較少(年均300~400毫米),主要發(fā)育草氈土;在南部氣溫較高地區(qū),土壤腐殖化程度高,發(fā)育有黑氈土。金沙江流域上游受地貌河氣候垂直帶的影響,從河谷到高山主要發(fā)育有褐土、棕壤,高原面上為棕褐、棕氈、黑氈、草氈土等;下游降水較上游豐沛,氣候冬季溫和,該區(qū)主要分布著紫色土、紫泥、紅壤、燥紅、紅黃壤、棕壤等。民江中游受巖性、氣候等的控制,土壤類型變化較大,主要土壤類型為黃壤、紅壤、黃棕壤、棕壤、暗棕壤、高山草甸土,在石灰?guī)r地區(qū)發(fā)育有黃色石灰土、黑色石灰土。長江下游氣候溫和,年降水量大都超過1000毫米
2.長江干流水質自上游向下游的變化長江干流自上游向下游25個代表性監(jiān)測站點1990年耗氧有機物、營養(yǎng)元素和石油類共8個污染指標的年均值列于圖2一ZA,圖2一ZB中。
【引證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趙靜;張桂玲;吳瑩;張經(jīng);;長江溶存氧化亞氮的分布與釋放[J];環(huán)境科學學報;2009年09期
2 林平;;Quantitative Analysis法在木蘭溪水質模型選擇中的應用[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1期
3 馬亞麗;敖天其;;瀨溪河瀘縣段水質評價與治理建議[J];四川環(huán)境;2012年05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維;基于GIS的遼河源頭區(qū)地表水評價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2 米武娟;區(qū)域地表水水環(huán)境質量評價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1年
3 朱修芳;第二松花江流域主要河湖污染的地域分異[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4 王冬云;流溪河小流域三種森林類型對水質的影響[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07年
5 張鳳鳳;亞熱帶地區(qū)不同林相對水質的影響及小流域水質預測模型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6 曹艷龍;基于BP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渭河水質評價方法[D];陜西師范大學;2008年
7 部雪嬌;吉林西部查干湖的生態(tài)地球化學評價[D];吉林大學;2009年
8 趙靜;長江和海南東部典型水體中溶存甲烷和氧化亞氮的分布與釋放[D];中國海洋大學;2009年
9 林平;莆田市木蘭溪水質污染控制管理初探[D];廈門大學;2008年
10 楊小梅;縉云山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水質效應及評價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8608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860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