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栽培植物對富營養(yǎng)化水體中磷的去除效應基因型差異及原因分析
【學位單位】:浙江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年份】:2008
【中圖分類】:X173
【部分圖文】:
圖2.4不同冬春季漂浮栽培植物(冬牧70、串葉松香草、多花黑麥草)對室內不同P污染水體中CODMn、BODS濃度的影響【(a)代表低P處理:0.01mg/L;(b)代表高P處理:0.5mg/L]Fig.2.4Effeetsofthreedifferentfloating一cultivatedPlantsPeciesontheehangeofmeanCODMnandBODseoncentrations(mg/L)inindoorP一PollutedeutroPhieatedwaterfor(a)lowP:0.01mg/L,and(b)highP:0.50mg/LtreatmentsoverthestudyPeriodresPectivelyinwinter.ErrorbarsrePresentonestandarderror.(3)不同處理中葉綠素a(Ch一a)、pH的變化圖2.5一(a)和圖2.6一(a)反映的是在低P(0.沮mg/L)污染水體中分別種植三種適合夏秋季生長的漂浮栽培植物(大漂、矮桿美人蕉、水鱉)和三種適合冬春季生長的漂浮栽培植物(冬牧70、串葉松香草、多花黑麥草)后水體Chla濃
據冬春季植物室內比較試驗結果表明,多花黑麥草無論在低P還是高P環(huán)境中對藻類的抑制效應都比串葉松香草要好,這可能與其十分茂密的根系有關,可以吸附部分藻類以降低水體中的Chla濃度。從圖2.5和圖2.6我們可以看出,無植物處理中chla濃度會隨著時間而逐漸增加,這可能是因為沒有植物的營養(yǎng)競爭和光照抑制作用,使得污水中的藻類大量繁衍,藻類濃度明顯增加,但是冬春季試驗中的藻類暴發(fā)程度要小于夏秋季試驗,這可能與試驗時候的溫度有關,高溫更易引起藻類暴發(fā)?傮w來說,植物修復對于富營養(yǎng)化水體中藻類的控制和抑制效應是十分顯著的。在湖泊水體中PH的平衡是維持湖泊生態(tài)系統(tǒng)良性循環(huán)的保障。大量污染物進入湖泊后造成湖水PH上升,如長江中下游湖水PH上升有利于水華藻類的生長,而藻類大量繁殖又進一步提高了湖水的PH
據冬春季植物室內比較試驗結果表明,多花黑麥草無論在低P還是高P環(huán)境中對藻類的抑制效應都比串葉松香草要好,這可能與其十分茂密的根系有關,可以吸附部分藻類以降低水體中的Chla濃度。從圖2.5和圖2.6我們可以看出,無植物處理中chla濃度會隨著時間而逐漸增加,這可能是因為沒有植物的營養(yǎng)競爭和光照抑制作用,使得污水中的藻類大量繁衍,藻類濃度明顯增加,但是冬春季試驗中的藻類暴發(fā)程度要小于夏秋季試驗,這可能與試驗時候的溫度有關,高溫更易引起藻類暴發(fā)。總體來說,植物修復對于富營養(yǎng)化水體中藻類的控制和抑制效應是十分顯著的。在湖泊水體中PH的平衡是維持湖泊生態(tài)系統(tǒng)良性循環(huán)的保障。大量污染物進入湖泊后造成湖水PH上升,如長江中下游湖水PH上升有利于水華藻類的生長,而藻類大量繁殖又進一步提高了湖水的PH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孟碟;葛曦;;密云水庫水體富營養(yǎng)化評價與防治[J];河北省科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2 薛凌展;陳小晨;黃種持;林學文;黃柳婷;賴明勇;;溫度和磷交互作用對銅綠微囊藻和小球藻生長的影響[J];安徽農學通報(上半月刊);2011年13期
3 周真明;沈春花;趙志領;涂帆;;山美水庫流域表層沉積物中總磷、總氮分布特征及污染評價[J];福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4期
4 黃萍;;水處理工藝對富營養(yǎng)化水體所含藍藻毒素的去除效果研究[J];科技致富向導;2011年23期
5 張超;李享;;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fā)射光譜法測定鎳礦石中鎳鋁磷鎂鈣[J];巖礦測試;2011年04期
6 黃中華;;淺談筼筜污水處理廠對海峽環(huán)境的貢獻[J];化學工程與裝備;2011年08期
7 ;《中國海洋湖沼學報》(英文版,SCI-E收錄)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2011年第4期論文導讀[J];海洋科學;2011年06期
8 蘇永慧;劉光明;趙國蓮;;云蒙湖水中營養(yǎng)物質現(xiàn)狀與治理措施探討[J];科技信息;2011年21期
9 任文君;田在鋒;胡曉波;劉霞;寧國輝;王小敏;謝建治;;白洋淀菹草不同生長期生物量與水質指標動態(tài)變化[J];河北農業(yè)大學學報;2011年04期
10 趙美風;席建超;葛全勝;;六盤山生態(tài)旅游區(qū)水質變化對人類旅游活動干擾的動態(tài)響應[J];資源科學;2011年09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湘;漂浮栽培植物對富營養(yǎng)化水體中磷的去除效應基因型差異及原因分析[D];浙江大學;2008年
2 黃利東;湖泊沉積物對磷吸附的影響因素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3 樊明壽;低磷脅迫條件下植物根內通氣組織的形成及其可能的生理作用[D];中國農業(yè)大學;2001年
4 許虹;礦物及爐渣在水體除磷中的作用及其機理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6年
5 胡俊;滇池的內源磷及其與藍藻水華的關系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5年
6 張繼宗;太湖水網地區(qū)不同類型農田氮磷流失特征[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06年
7 陳志斌;玉米新品種生理生態(tài)特性及優(yōu)化栽培措施研究[D];沈陽農業(yè)大學;2001年
8 戴紀翠;膠州灣百年來沉積環(huán)境演變與人類活動影響信息指標的提取[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7年
9 高雷;入侵植物鳳眼蓮克隆生長的營養(yǎng)控制及種群分布時空格局的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10 彭華喬;不同結構的雙環(huán)籠狀含磷阻燃劑的合成及其在聚丙烯阻燃改性中的應用[D];四川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靜;模擬水槽中磷吸附與釋放規(guī)律研究[D];河海大學;2006年
2 劉偉;上海市郊小城鎮(zhèn)河流沉積物營養(yǎng)鹽與重金屬污染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3 姚瑞清;植酸酶對奧尼羅非魚營養(yǎng)物質表觀消化率與消化酶活性的影響[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5年
4 姚芳;人工濕地候選植物對污水的凈化作用及其機理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5 王中敏;農林復合系統(tǒng)中綠籬與作物間磷素競爭特點試驗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05年
6 梅向陽;改性膨潤土制備吸附劑除磷除鉻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7年
7 邵晶;磷對庫拉索蘆薈海水脅迫的緩解效應及機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5年
8 行勇軍;牙菌斑中鈣、磷、氟的動態(tài)變化及其與齲病的相關性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5年
9 宋嫻麗;室內受控條件下櫛孔扇貝的氮、磷排泄特征及其對養(yǎng)殖環(huán)境的污染壓力[D];中國海洋大學;2005年
10 初漢平;奶牛鈣磷適宜供給量的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84860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848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