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態(tài)稀土元素在離子吸附型稀土礦區(qū)周邊地表水中的分布特征及影響因素
本文選題:稀土元素 + 稀土配分特征。 參考:《地學前緣》2017年05期
【摘要】:選擇贛南典型稀土礦區(qū),即尋烏(以輕稀土為代表)、安遠(以中稀土為代表)和龍南(以重稀土為代表)為研究區(qū)域,于生產(chǎn)期和停產(chǎn)期(停產(chǎn)后半年)分別采集了礦區(qū)上游、礦區(qū)淋濾廢水、礦區(qū)山泉水、生活用井水、近礦支流、礦區(qū)下游等地表水共90件,分析了溶解態(tài)稀土元素在離子吸附型稀土礦區(qū)周邊地表水中的含量、空間分布特征及影響因素。結果表明:稀土礦的開采對礦區(qū)周邊地表水中DREE含量影響較大。此外,水粒作用、區(qū)域地質背景與風化作用、水化學因素都是影響離子吸附型稀土礦區(qū)周邊水體DREE行為的主要因素。礦區(qū)周邊地表水中稀土含量高是我國離子吸附型稀土礦山開采引發(fā)的特殊問題。
[Abstract]:The typical rare earth mining areas in south Jiangxi, namely Xunwu (represented by light rare earths), Anyuan (represented by middle rare earth) and Longnan (represented by heavy rare earth),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areas. The upstream of the mining area was collected during the production period and the shutdown period (half a year after the shutdown), respectively. A total of 90 surface water samples, such as leaching wastewater, mountain spring water, living well water, near ore tributaries and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mining area,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content of dissolved rare earth elements in the surface water around the ion adsorbed rare earth mining area.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ining of rare earth ore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DREE content in the surface water around the mining area. In addition, water particle action, regional geological background, weathering and hydrochemical factors are 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DREE behavior of the water around the ion adsorbed rare earth mining area. High rare earth content in surface water around mining area is a special problem caused by ion adsorption rare earth mining in China.
【作者單位】: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chǎn)資源研究所;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江西省地質礦產(chǎn)勘查開發(fā)局贛南地質調查大隊;
【基金】: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大調查項目(DD20160056,DD20160055,121201112035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41202254) 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K1209)
【分類號】:X143;X75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奇;;管道效應各影響因素的綜合分析[J];陜西煤炭技術;1988年01期
2 路志和;;談煤礦事故的影響因素及其控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年06期
3 董未來;;井下氣溫影響因素的分析[J];采礦技術;2009年04期
4 肖磊;張培培;董旭;;楊柳煤礦地溫特征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能源技術與管理;2014年03期
5 王學海;;常福龍礦安全影響因素及相應對策分析[J];科技風;2013年16期
6 馬眸眸;;煤炭精細化安全管理的影響因素研究綜述[J];經(jīng)營管理者;2012年24期
7 蒙國輝;尚文;趙巖;;煤礦安全事故頻發(fā)的影響因素及對策分析[J];內蒙古煤炭經(jīng)濟;2013年12期
8 胡夫;;煤礦硫化氫治理關鍵影響因素的研究[J];煤礦安全;2014年05期
9 殷世文;刁雄;黃鵬;韓敬東;;超細分級機分級性能影響因素的研究[J];建材發(fā)展導向;2011年03期
10 牛全慶;;構建煤炭企業(yè)核心競爭力的影響因素與途徑[J];商場現(xiàn)代化;2010年3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王科舉;;降低礦山生產(chǎn)電耗的措施[A];第二十屆“冀魯川遼晉瓊粵”七省礦業(y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3年
2 朱懷志;安偉;張金鐘;;東大煤礦防治井下熱害的措施[A];山東煤炭學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暨煤礦地熱防治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3年
3 黃萬撫;許孫曲;;MHSJS的影響因素[A];中國有色金屬學會第三屆學術會議論文集——科學技術論文部分[C];199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馬云龍;礦工不良情緒影響因素及干預對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15年
2 王曉光;尾礦流變特性及影響因素的試驗研究[D];重慶大學;2016年
3 鄭聃;礦漿攪拌液固兩相流固體顆粒運動影響因素研究[D];沈陽工業(yè)大學;2017年
4 張孝如;雙視角下煤礦EAP實施—接納意愿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4年
5 冷秀月;KT工程設計可研項目進度影響因素層次分析研究[D];中國科學院大學(工程管理與信息技術學院);2015年
6 王芳;棄置債務披露的影響因素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96293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962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