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夏季黃河三角洲濕地土壤汞和甲基汞的變化
本文選題:黃河三角洲 切入點:汞 出處:《環(huán)境科學學報》2017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汞在濕地中的行為對濕地水生生物健康具有重要影響.于2011年和2012年分別采集干(夏初)濕(秋季)季節(jié)黃河三角洲濕地土壤樣品,分析不同季節(jié)汞與甲基汞的含量差異和垂直變化.秋季總汞平均含量為0.064 mg·kg-1;夏季為0.027 mg·kg-1,總汞含量平均減少57%,濕地由積水到干旱過程中導致汞的釋放.秋季各點位0~10 cm深甲基汞平均含量為0.28μg·kg-1,夏季甲基汞平均含量為0.066μg·kg-1,各點位含量平均減少76%.在秋季受濕地淹水影響,利于甲基汞的形成,水分減少和濕地干旱導致土壤中的甲基汞減少.在垂直方向上,夏季與秋季相比總汞在0~10 cm深度都有減少,土壤中的汞發(fā)生釋放,因此,濕地在秋季表現(xiàn)為匯,而在春夏季為大氣汞的源.硫酸鹽還原細菌的含量秋季遠高于夏季,在夏季硫酸鹽還原菌與甲基汞和甲基化率均顯著相關,硫酸鹽還原菌、淹水環(huán)境、有機物質都會影響甲基汞產(chǎn)生和分布.
[Abstract]:The behavior of mercury in wetlands has an important effect on the health of aquatic organisms in wetlands. 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dry (early summer) wet (autumn) seasons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on 2011 and 2012,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and vertical variation of mercury and methylmercury content in different seasons were analyzed. The average total mercury content in autumn was 0.064 mg 路kg-1, in summer 0.027 mg 路kg-1, the total mercury content was reduced by 57% on average, and mercury was released from water to drought in wetland. The average content of 10 cm deep methylmercury was 0.28 渭 g 路kg -1, and that of summer was 0.066 渭 g 路kg -1.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the total mercury in summer and autumn decreased in the depth of 0 ~ 10 cm, and the mercury release occurred in the soil. The concentration of sulfate reducing bacteria in autumn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in summer, 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sulfate reducing bacteria and methylmercury and methylation rate in summer. Organic matter affects the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methylmercury.
【作者單位】: 中國海洋大學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學院;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環(huán)境與生態(tài)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o.41506128) 海洋公益性項目(No.201105005)~~
【分類號】:X5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許志學,蔡成章;甲基汞的測定[J];環(huán)境科學;1979年04期
2 I.M.Davies ,W.C.Graham ,J.M.Pirie ,陳子強;海水中甲基汞的試驗性測定[J];海洋科學;1980年04期
3 程信良,張靜如;半胱氨棉吸附汞和甲基汞的研究[J];離子交換與吸附;1988年04期
4 王書海;王稔華;劉洋;劉景雙;宋德仁;黃國慶;杜振華;;貴州清鎮(zhèn)地區(qū)甲基汞污染現(xiàn)狀研究[J];地理科學;1990年02期
5 傅連進;;氣相色譜測定魚體的痕量甲基汞[J];今日科技;2006年02期
6 江英;;硫沉降促使土壤中甲基汞增加[J];中國環(huán)境科學;2006年06期
7 柯華;劉巧;鄭申西;陳柯星;林捷;;氣相色譜法測定海產(chǎn)食品中甲基汞的研究[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07年07期
8 劉慶陽;何濱;胡敬田;江桂斌;;高效液相色譜與原子熒光光譜聯(lián)用分析海產(chǎn)品中的甲基汞[J];分析試驗室;2009年05期
9 姚珩;馮新斌;郭艷娜;孟博;;烏江中上游新建水庫水體甲基汞的時空分布[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huán)境;2009年04期
10 童銀棟;郭明;胡丹;歐浪波;魏文;張巍;王學軍;;北京市場常見水產(chǎn)品中總汞、甲基汞分布特征及食用風險[J];生態(tài)環(huán)境學報;2010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孫維萍;;甲基汞檢測聯(lián)用技術綜述[A];第二屆重金屬污染監(jiān)測風險評價及修復技術高級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2 王麗;賈光;王翔;閆蕾;;低劑量甲基汞神經(jīng)發(fā)育的毒性[A];中國毒理學會第四屆全國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5年
3 李平;馮新斌;;食用大米甲基汞暴露人群日攝入量和身體負荷的關系[A];中國化學會第29屆學術年會摘要集——第20分會:環(huán)境與健康[C];2014年
4 李志超;畢曉穎;郭杰;雷翠萍;;氯化甲基汞對小鼠脾細胞線粒體功能的影響[A];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國科技工作者的歷史責任——中國科協(xié)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C];2003年
5 孟梅;史建波;江桂斌;;甲基汞在水稻中的累積及分布研究[A];第六屆全國環(huán)境化學大會暨環(huán)境科學儀器與分析儀器展覽會摘要集[C];2011年
6 周泳;洪漢烈;邊秋娟;;方解石吸附甲基汞的量子化學研究[A];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十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7 商立海;馮新斌;仇廣樂;閻海魚;李廣輝;;厭氧和有氧氛圍切割沉積物樣品中對甲基汞測定的影響[A];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11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8 張敬秀;高芳榮;付武;盧威;段樂;朱丹云;彭其根;;合肥市農貿市場三十份淡水魚甲基汞含量的調查監(jiān)測(摘要)[A];安徽省第二屆第二次食品衛(wèi)生與營養(yǎng)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1988年
9 馬旭;陰永光;劉景富;;同位素稀釋-GC-ICP-MS研究水體中汞的非生物甲基化過程[A];第七屆全國環(huán)境化學大會摘要集-S12 重金屬污染與修復[C];2013年
10 張巍;童銀棟;胡丹;歐浪波;王學軍;;甲苯二次萃取-直接測汞法快速測定環(huán)境樣品中的甲基汞[A];地理學核心問題與主線——中國地理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暨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tài)與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慶典論文摘要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鐘凱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風險交流部副研究員 博士;“嬰幼兒輔食汞超標”是怎么回事?[N];中國食品安全報;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王洋;朱砂與氯化汞和甲基汞轉運機制的比較研究[D];遵義醫(yī)學院;2016年
2 吳浩;中國主要紅樹林濕地中甲基汞的分布規(guī)律及其微生物甲基化作用[D];廈門大學;2009年
3 徐勤勤;三峽水庫魚體中汞和甲基汞的分布特征[D];西南大學;2014年
4 王瑜;中國林蛙生境環(huán)境樣品中汞及甲基汞的分析方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5 田文娟;珠江三角洲地區(qū)總汞和甲基汞人體暴露水平與風險評價[D];暨南大學;2011年
6 孫進哲;BSA-AuNCs對汞的檢測及汞與硒的拮抗作用的研究[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5805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1580538.html